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适用性,从而提高英语应用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应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开展思维培养工作,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课堂讨论和小组式学习为主,激发学生探究英语的热情。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培养的方法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与“学”失衡,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文对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理论力学》课堂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建立了《理论力学》深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的教学设计突出趣味性,强调知识性,激发学习兴趣;课中教学设计,确定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有效探讨,完成知识内化,提升所学知识的留存率;课后巩固拓展阶段,布置开放性练习,实现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最后,针对《理论力学》翻转课堂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度翻转。  相似文献   

3.
针对图学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和“形体想不出、抽象难理解”两方面问题,从师生课堂角色转换、课程变革、课堂革命等方面开展了创新与实践。一是系统设计了“做中学、学中品、品中悟、悟而行”四层递进式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将思政育人元素“隐”于各教学环节,推进课堂变革;二是建立“MOOC+SPOC+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深度”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了平台,创新了多角度、多主体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推动课堂革命;三是构建了多维度互动的教与学新关系,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课堂革命,有效达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实现了主流价值观有效植入,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和工匠精神显著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习内驱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调查分析某高等职业学院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发起的“课程思政”提问话语,归纳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特点。高职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提问频率比较高,但提问类型存在比例失衡现象,削弱了课程思政教学和学生外语习得的效果。高职英语教师应该调整其提问类型的分布比重:提高开放性问题尤其是参考性问题的比重,降低封闭性问题的比重,在师生问答过程中尽量多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输出,进行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介绍了"开放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在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内部心里表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领悟--拓展应用"的教学设计,巧妙地把课堂变成了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开放式的过程考核,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6.
说课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本文主要介绍高职“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说课设计,阐述了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团队、课程应用与特色八个方面,以期促进专业课程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在于教学。传统课堂教育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所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力不强,创新能力弱等,有着低效教学之称的尬境。"对分课堂"是基于我国教学环境的现实诉求而产生的,是一种创新的且简明易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有利于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应用实践能力。基于我国培养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放眼未来人才的需求导向,审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解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深度思考、高效课堂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并指导未来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提问式学习、师生角色互换、产学结合等教学理念,针对当前微电子学概论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研究发现,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明显,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如何充分发挥微课视频的优势来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是我国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人工智能为学习中心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时空发展、学习资源以及学生个性发展三个方面审视人工智能下学习中心课堂的价值。揭示目前人工智能下学习中心课堂的困境,包括“工具价值大于教育价值——明显的技术主义倾向”、“学生主体大于教师主导——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被轻视”以及“盲动学习大于能动学习——学生学习自由过度”。在此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学习中心课堂的突破路径;首先要合理审视人工智能的工具价值,实现学习中心课堂的教育价值;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顺应学生成长的规律;最后要遵循学习中心课堂的基本规律,构建学习自由的理性围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高职招生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生源结构越来越复杂,不同生源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能力、素质等差异大,如何培养教育,这给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带来一系列新课题。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施“扬长教育”,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智慧课堂中学生学习表情的精准识别对于提升课堂效率,掌握学生实时学习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单一性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对学生学习表情的特征抓取精度不够,尤其是学生微表情状态下的抓取效果更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基于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混合表情特征提取识别算法,充分利用CNN提取学生学习表情中的空域特征并存储,对应的时域特征提取层面充分利用LSTM对学生学习表情视频序列特征进行挖掘抓取,将学生学习表情的时域特征与空域特征进行平均化处理,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表情识别算法,最后基于该算法网络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基于本文的实验结果,对应的愉悦、困惑、惊讶、中性和疲倦这五种学习情感状态识别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对应的识别准确率最高可达71.9%,识别性能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以知识、教师、学生为中心的讲授课不能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以武汉大学彭富春的讲授课为个案分析看,他的“运思”式的讲授课能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这在于,这种讲授课不断让学习者回到已思考中,从而思考已思考中未思考的,最终为未思考的寻求基础。因此,“去思”式的讲授课是在中断自然思维、进行系统训练、达到宁静的境界中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过分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忽视对综合、创新和探究能力的考察,与素质教育相违背。所以,要建构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而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进行双向交流。在任务教学法的指导下,通过课堂交际实现教学目标,从“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层面,整体地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开展调查研究是推动高校1“两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提高学习邓小平同志理论的自觉性,能帮助教师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能为生活泼的课堂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本科文科教学中,课堂教学仍以满堂讲授为主。这种“满堂灌”式教学方法信息量少,形式呆板。教师和学生都很被动,还出现了严重的“混课堂”、“混毕业”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提出集灌输式、讨论式、提问式、对抗式于一体的答辩式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英语合班教学环境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解决合班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近年来外语教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从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协作性的培养、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课下自主学习资源的利用等几个方面探索了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职生“软技能”是一种相对隐性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既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也包含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普适性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所有职业。加强“软技能”培养,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内涵提升,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机制创新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产教深度融合为特色,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保障,达到培养出高素质高级技能性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听力教学与自主学习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媒体进行听力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资源,发挥教师的指挥者角色,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管理策略的意识,促进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最终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