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奕  陈建利  赵阳  许思传 《上海汽车》2010,(1):19-20,48
以某型燃料电池客车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量进行设计计算。根据已有的冷却风扇的性能曲线以及散热器的管路阻力曲线确定风扇的工作点,从而确定流通风速。根据已编制的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计算程序计算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为改进目前的客车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重型汽车动力装置(发动机附件)冷却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成就:散热器、中冷器、膨胀箱、护风罩、导风环等的设计与经验数据,通过对散热器的计算分析,认为增加散热器的正面面积和散热片(带)散热管的数量来提高散热能力,比增加散热器厚度来提高散热能力的效果好得多,为此本文提出了提高空气散热效率,提高空气对流传热系数,增加空气传热面积的措施,可供这方面的设计人员、应用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提高后置发动机客车冷却系的散热能力出发,分析了影响散热器散热量的诸多因素,明确了提高散热量的途径,介绍了提高冷却系散热能力的八项措施,可供后置客车冷却系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装甲车辆动力舱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到GT-Cool 3D软件中转化为障碍物。利用GT-Cool 3D软件建立散热器和风扇模型并建立动力舱流动区域,然后将三维模型离散得到一维仿真模型。对标定工况下动力舱空气流动和散热器传热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散热器位置高度对动力舱空气流动与传热的影响。结果显示:动力舱内空气流动不均匀,进气百叶窗、散热器、变速箱等部件对空气流动影响较大;散热器冷却散热能力分布不均匀,前两个流程冷却散热效果较好,第3个流程冷却散热效果较差;散热器高度每增加20 mm,流进散热器的空气流量平均增加0.523 m~3/s,平均增幅为7.32%,散热器的散热量平均增加11.43 kW,平均增幅为3.69%。  相似文献   

5.
BJ136型汽车散热器的比散热面积 S 比为0.1436m~2/kW,达与通常的比散热面积(0.194~0.272m~2/kW)相比是偏小的。该散热器气流通道阻力过大,护风圈的形状及风扇与护风圈的相互位置不合理,造成冷却系散热能力不足,在汽车道路试验中出现了散热器“开锅”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对 BJ136型汽车冷却系  相似文献   

6.
鉴于由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组成的汽车散热组件的布置直接影响整车的散热性能,本文中以提升进风量为目标,对某车型的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三者间的距离关系进行优化。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比较了冷凝器单独前移和冷凝器与散热器一同前移两种方案,发现后一种方案能更好地提升散热组件的进风量。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的间距进行优化,获得散热组件的最佳布置方案。最后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车相比,优化后工况Ⅰ和工况Ⅱ下的散热器进风量分别提高了29.95%和4.54%,改善了整车的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后置发动机商用车的多风扇-冷却模块匹配问题,以路试满足散热要求的中冷器、散热器和单个风扇串联布置的冷却模块为基础,利用散热器和风扇的风洞测试数据,对中冷器、散热器和多个风扇组成的不同冷却模块方案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中冷器-散热器串联布置方案中,依靠增加电动风扇数量对散热性能提升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散热需求;中冷器-多风扇,散热器-多风扇的分布式布置方案满足发动机标定转矩点的散热需求;在标定功率工况时,中冷器-风扇模块能满足散热需求;而通过进一步改进散热器和增加电动风扇的数量,散热器-风扇模块也可以满足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后置发动机商用车的多风扇-冷却模块匹配问题,以路试满足散热要求的中冷器、散热器和单个风扇串联布置的冷却模块为基础,利用散热器和风扇的风洞测试数据,对中冷器、散热器和多个风扇组成的不同冷却模块方案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中冷器-散热器串联布置方案中,依靠增加电动风扇数量对散热性能提升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散热需求;中冷器-多风扇,散热器-多风扇的分布式布置方案满足发动机标定转矩点的散热需求;在标定功率工况时,中冷器-风扇模块能满足散热需求;而通过进一步改进散热器和增加电动风扇的数量,散热器-风扇模块也可以满足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9.
结合振动压路机水油组合散热器的选型设计过程,提出散热器的选型原则及设计要点。并且探讨了水油组合散热器和风扇的最佳匹配原理,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综合冷却能力分析方法,解决了大吨位压路机发动机散热不良引起高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冷却系的作用是冷却发动机,并保持发动机适当的工作温度。富康轿车发动机采用高压密封强制循环水冷式冷却系,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水泵、散热器、节温器、双速温控电子冷却风扇、发动机水套及进气歧管水室等组成。冷却系工作原理是:由水泵将冷却液压入气缸体、气缸盖的水套内,水套中已受热的冷却液送向散热器进行散热,并经过进气歧管水室对进入燃油供给系的空气进行预热。在散热器表面设置风扇,强制空气通过散热器,从而取得较好的散热效果。另外,在发动机水套与散热器之间设置了节温器,当发动机内的冷却温度低于  相似文献   

11.
散热器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在设计散热器时,对于经常在额定工况下工作的发动机,应将该工况点作为散热器的设计工况点,而将最大扭矩工况作为校核点,对于经常在最大扭矩工况下工作的发动机,情况正好相反。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散热器的最大散热能力,散热器正面面积、散热面积和散热器芯厚度等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斯太尔水泥搅拌车,为了方便地直接从发动机取力,采用了从发动机前端取力的方式。为此,需要将发动机前端的散热器开一个小口,以便取力轴穿过。而散热器开口后,损失了一部分散热面积,使得散热量减少。为了满足汽车发动机的散热需求,需要对开口散热器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并从冷却风量方面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开口散热器是在原来散热器的中下部开一个110×110的小口,这部分的迎风面积虽然仅为整个散热器迎风  相似文献   

13.
混合动力客车配置电子风扇是发展趋势,但电子风扇的转速、扇叶直径、整车电流对冷却效果有较大影响。用传统方法匹配散热器,很难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要。本文提出一种针对于电子风扇控制冷却的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校核车辆在热带地区适应性而进行发动机冷却系散热性能计算分析是新产品适应性开发中必须进行的项目。本文通过对某重型越野汽车冷却系计算,并对风扇及散热器等部件能力进行校核,为同类车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安装参数影响散热器模块性能的风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车辆冷却系统中多散热器模块的匹配问题,在风洞试验台上研究了间距和热介质进出口位置对某散热器模块性能的影响。试验散热器模块的第1排为中冷器和液压油冷却器,第2排为冷却水箱,第3排是变矩器油冷器。试验结果表明,增大间距可以提高散热器模块总的散热量,但对模块中单个散热器的影响差异很大;调换散热进出口位置有利于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性能;调整以上两结构参数对模块的总压差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以侧置式重型柴油发动机舱内的冷却模块(中冷器和散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发动机舱及冷却模块的内部三维流动与传热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舱内冷却空气流动与冷却模块的传热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了中冷器和散热器在前后布置与上下布置两种形式下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与中冷器和散热器的前后布置形式相比,采用上下布置形式时,散热器冷却液出口温度基本不变,中冷器热侧出口温度降低了24%。中冷器和散热器上下布置形式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热负荷,减小发动机冷却模块尺寸,节约材料,优化发动机舱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7.
鉴于汽车冷却风扇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舱的散热性能,本研究以全面提升散热器入口进风量和冷却风扇有效功率为优化目标,以实车为例,进行了冷却风扇轴向伸入距离、风扇与风扇罩径向间隙和风扇旋转中心偏移距离三个设计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单因素分析各个设计参数对散热器入口进风量和冷却风扇有效功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发动机舱散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风扇与风扇罩径向间隙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因素对发动机舱散热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并获得了风扇设计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最后经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原车模型相比,优化后在爬坡工况下散热器进风量提升了10.90%,风扇进风量提升了8.81%,风扇有效功率提升了12.22%,发动机表面温度降低了1.23℃,其结果有效地改善了发动机舱的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型汽车的发展,发动机功率也越来越大,随之匹配的变速器输入扭矩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问题经常出现——因为油温过高而使变速器工作失效。主要表现为机械直接损坏,如橡胶密封件的老化和同步器摩擦片的烧蚀等,造成泄漏、润滑不良、脱挡或卡挡。重型汽车变速器对散热器散热功能虽不像发动机对散热器散热功能要求那么高,但是在一些特殊工况和一些大功率变速器上采用散热器已变得非常紧迫和必要。一、散热器的构造散热器是由冷却用的散热器芯  相似文献   

19.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内部的冷却液和通过其表面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降低冷却液温度,防止发动机过热而损坏,文章主要在整车环境条件下研究散热器在不同转速和不同迎面风速时的散热能力大小,并构建冷却液流量、散热器表面风速场及散热器散热系数的整车散热器散热模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用于校核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发动机工作所需的散热量,进而推算所需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然后通过数据比较选择合适的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