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基于J2EE架构的高可用性地铁运营服务热线系统,将交换机技术、计算机集成(CTI)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管理科学等融于一体,实现地铁运营服务热线经济、高效、全面的用户接入服务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介绍J2EE平台架构和地铁运营服务热线的需求,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关键体系架构的设计及实现过程,通过实际应用验证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维护性和实用性.该系统对今后同类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期服务窗由铁科院电子所市场部协办,连载该单位开发研制的列车移动补票系统、小站售票系统和铁路专用售票机等系列产品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疑难解答和典型故障分析等解决方案。本期服务热线:021-49230、49206(路)  010-51849230、51849206(市)E-mail:liujin76@rails.com.cn    联系人:方 凯、刘 进技术服务之窗连载(14)  相似文献   

3.
<正>股票代码:300711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州科学城南云一路16号邮编:510663网址:www.ghtchina.com传真:020-35812868公司总机:020-35812888市场热线:020-35812828服务热线:020-35812999数调系统(FAS系统)2014年数调系统获得CRCC认证证书与既有数调系统和MSC系统均实现互联互通拥有多条数调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4.
本期服务窗由铁科院电子所市场部协办,连载该单位开发研制的列车移动补票系统、小站售票系统和铁路专用统、小站售票系统和铁路专用售票机等系列产品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疑难解答和典型故障分析等解决方案。本期服务热线:021-49230、49206(路)010-51849230、51849206(市)E-mai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轨道交通形成网络后,乘客对导乘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和多元化。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已有多种形式的导乘系统为乘客提供多方位的导乘信息服务。介绍了运营服务标识系统、广播系统、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客服中心技术支持系统、智能查询系统、网络运营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等,以及上海地铁服务监督热线、运营便民信息(印刷品)、上海地铁网等,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导乘系统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期服务窗由铁科院电子所市场部协办,连载该单位开发研制的列车移动补票系统、小站售票系统和铁路专用售票机等系列产品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疑难解答和典型故障分析等信息。本期服务热线:021-49230、49206(路) 010-51849230、51849206(市)E-mail:liujin76@rails.com.cn 联系人:方 凯、刘 进列车移动补票系统(地面管理部分)系统参数设置:(1)系统参数设置文件:系统参数设置文件放在c:\smart目录下, 文件名为para.ini。(2)各参数含义:[PARA]belong_unit=列车段 补票系统安装地点(例:列车段为XX客运分公司,在地面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仍以人工现场操作为主,存在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内容重复率高、工作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中,可以取代部分人工服务的工作内容,从而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梳理了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客运服务方面的应用情况.以上海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技术在车站客运服务和热线服务中的功能需求.介绍了车站语音购票机、车站智能服务终端、智能语音热线系统等示范项目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仍以人工现场操作为主,存在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内容重复率高、工作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服务中,可以取代部分人工服务的工作内容,从而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梳理了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客运服务方面的应用情况.以上海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技术在车站客运服务和热线服务中的功能需求.介绍了车站语音购票机、车站智能服务终端、智能语音热线系统等示范项目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南京地铁运营的特点,分析系统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南京地铁运营服务热线系统.系统采用J2EE平台的体系架构,以基于MVC的B/S模式实现.并且运用多种设计模式,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减少模块间的耦合度.经实际运行表明:系统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呼叫中心(Call Center)又称为"客户服务中心",是指以电话接入为主的呼叫响应中心,它为用户提供各种电话响应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增强企业的服务增值能力.完整的呼叫中心系统主要由:交换机(PBX)、自动呼叫分配(ACD)、交互式语音应答(IVR)、计算机语音集成(CTI)、客户关系管理(CRM)、在线录音系统(Call Logging)等组成,而对电信和银行这类拥有大量终端消费群体的企业来说,利用呼叫中心外呼系统主动服务和营销则是挽留客户,推广新产品及服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科院现有数字资源系统的不足、图书馆用户到馆量不断减少,以及新形势下用户对数据资源、服务的新需求等情况,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多源情报信息计算机辅助获取技术、多源异构资源整合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综合应用,构建了具有海量资源的铁路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了网络化、个性化、精准化情报专题服务体系,该平台的建立将为我院科技创新提供切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研究虚拟化技术在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简称:旅服平台)的应用,解决旅服平台基础架构无法满足平台快速部署等问题,实现7×24 h不间断稳定运行,故障及时处理,提高物理服务器利用率。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旅服平台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虚拟化旅服平台已经在多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机场自动旅客输送系统规划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机场自动旅客输送系统的一般规划技术.规划技术涉及交通规划、运输组织、线路设计、车站布局以及辅助设施规划等内容.该技术方法已应用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自动旅客输送系统的前期规划阶段.本项研究有助于今后国内机场自动旅客输送系统实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分析传统客运乘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引入互联网思维,在敏捷开发框架下,借助微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乘务管理移动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乘务管理围绕“生产、服务、管理”三大核心业务需求,通过集成既有信息系统、拓展研发新应用等方式构建乘务信息化平台,运用移动互联等科技手段辅助生产作业、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能,大力推进客运乘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步实现了“智慧乘务”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自动票务设备种类繁多、不能及时获得人工服务的问题,应用音视频远程交互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铁路智能可视化交互自助票务系统,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服的质量和效率。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旅客去多台设备办理不同业务的困扰,并可及时得到人工帮助,较为便捷,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企业中多个应用系统造成的数据不能共享及需要多次身份认证和用户信息独立管理的问题,提出采用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单点登录技术,设计了铁路企业单点登录平台,实现了统—的身份认证和用户管理,系统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授权,方便用户进行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铁路施工作业中遇到的安全管理问题,设计并开发了营业线施工作业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人脸识别、射频识别(RFID)、移动APP和数据驱动文档(D3)矢量图形等技术,实现了作业人员身份智能化认证、小型机具出入网电子化管理、现场关键信息采集、干部履职盯控和各类图表的电子化绘制。满足了业务部门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需求,解决了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升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铁路私有云监控系统的部署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监控项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abbix软件的监控系统的实现方式。利用Docker技术和AnsibLe技术,实现监控系统的自动化部署到快速启动。操作人员只需在部署服务器上执行一条命令,就可以在云计算平台上将整个监控系统快速地搭建起来。实现的监控系统不仅可以监控底层基础设备的性能信息还可以监控云平台中容器服务的状态和性能信息。通过自动化部署的方式提高了整个平台服务的部署效率,同时,实现的监控系统从不同角度完成了对平台的全方位监控,保证铁路业务系统在云上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9.
使用铁路进行运输的企业对铁路运输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从现实需求出发,研究基于MQ中间件的铁路运输信息对外交换方案,运用MQ、Oracle数据库、网络安全平台、数据加解密等技术,以规范铁路运输信息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出口。提出铁路运输信息对外交换应用的总体架构、物理架构及数据服务架构,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并以自备车企业为例详细介绍数据传输流程,实现了铁路运输信息在企业间规范、安全、高效的传输,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十三五”期间信息系统运行“可视、可信、可管、可控”,解决国网陕西电力信息通信运维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结合公司现状,从人员、流程、技术等运维要素出发,开展SG-ITOM 3.0运维体系建设研究和试点实践工作,积极优化运维模式,完善运维业务,提升运维能力,初步实现了SG-ITOM 3.0运维体系管理集约化,运行精益化,作业智能化,服务敏捷化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