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针对地铁司机在开车前无法独自完成曲线站台车门与屏蔽门间空隙异物检测而存在运营安全的隐患,提出一套地铁曲线站台空隙异物自动检测预警系统。通过在站台每扇屏蔽门上方安装微型摄像机来拍摄站台屏蔽门与车门间空隙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车门检测并确定车门在图像中的区域(即感兴趣区域),在乘客上下车完成后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异物检测,并在存在异物的情况下发出预警,提醒司机延迟开车。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准确检测出空隙中存在的异物,可以辅助列车司机完成开车前对地铁曲线站台空隙异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Hough变换算法的视频检测技术,研究一种高可靠性的地铁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异物自动检测方法,并形成一个系统。该系统能够辅助或代替列车司机检测地铁屏蔽门与列车之间是否存在异物,用以保障行车安全、缩短列车停站时间、提高检测率和列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地铁异物影响乘客出行安全和列车行车安全,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采用先进技术检测地铁异物风险是保障地铁安全的重要途径.深度传感器广泛应用在目标检测等领域,弥补彩色信息不足.因此本文采集地铁列车门及屏蔽门间风险区域的RGB-D视频,设计融合深度和颜色信息的异物风险检测算法.首先,提出RGB-D+背景建模(ViBe)算法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地铁大都由司机瞭望车尾处光带是否完整来判断车门与屏蔽门之间空隙是否存在异物,该方法误检率高。本文结合地铁车门与屏蔽门之间空隙的特点,从系统性能、安装维护等方面详细比较了目前可能用于地铁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异物自动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铁屏蔽门与车门间异物自动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率高、设备体积小、安装维护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为了规范地铁风险空间异物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切合未来地铁无人驾驶的需求,首先分析地铁站台屏蔽门与列车门之间风险空间的风险特性与异物事件的发生原因,对比现有防夹装置和风险空间异物检测技术的优缺点,然后根据异物事件的异物体积、风险性与危害程度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对现有异物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水平评估,最后总结未来地铁无人驾驶环境下的异物检测系统必须达到理想化人工瞭望灯带技术及其以上的检测水平,本研究为未来地铁无人驾驶技术和异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海地铁屏蔽门夹人事件,分析北京地铁5号线雍和宫站屏蔽门和车门的开闭情况,建立安全联动下的乘客危险倾向性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计算两者影响下的危险倾向性,为车门和屏蔽门开闭方案的评价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1):51-51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针对屏蔽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表示,今后所有新建地铁都将安装保障安全的“活动门”。所谓安全隐患,就是地铁轨道区间一旦起火,乘客无法快速疏散。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在每个对应车门的屏蔽门处安装紧急按钮外,又在每个车站的两端各增加一个“活动门”。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铁2号线实现了信号系统对屏蔽门的状态监督与开/关控制。重点描述了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接口的设计原则、功能以及信号系统(CBTC)与站台屏蔽门系统之间的安全控制与联锁关系。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接口的合理设计与运用,确保了列车在站台精确停车,实现了屏蔽门、车门的联动。对于实现行车与乘客乘降的安全,提高地铁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更正启事     
正本刊2016年第11期目次页中,《基于改进Hough算法的地铁屏蔽门异物检测技术》一文所在页的起始页码应为81,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屏蔽门与车门的联动原理,以广州地铁APM线为现有条件,重点阐述了屏蔽门与车门无法联动开关故障中的主电源不稳定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等级,站台门是全自动运行系统中与乘客直接接触的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目前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新增功能需求与实施方案尚无规范标准可循。通过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运营场景需求分析,得出站台门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下间隙异物探测、车辆与站台门故障对位隔离和多就地控制盘(PSL)控制功能需求;针对传统的车辆与站台门间隙异物探测方案进行全自动运行系统适用性分析与比选,提出全自动运行系统站台门间隙异物探测技术要求及发展方向;对实现列车门与滑动门故障对位隔离控制功能的信息传输通道和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此运营场景的客流引导播报方案提出新的思路。同时,确定了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PSL位置和数量的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夹人、夹物事件偶有发生,对间隙探测装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有效降低全自动运行线路中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间隙引发的安全问题,分析全自动运行线路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之间的联动方式,结合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线路工程实践,提出了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联动方式优化方案。采用该方案对原有接口电路进行优化,增加“车门状态”硬线信号,改进控制流程并优化间隙探测启动时间,为全自动运行线路安全运营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屏蔽门系统是保障乘客安全和地铁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安全装置.因地铁列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列车与站台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时有乘客被夹和踏空等安全事故出现.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解决办法:在站台屏蔽门和列车门之间加装激光传感器阵列和自动伸缩踏板.该解决方案对于现有系统的改造较为简单.在实验室做出了模拟样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与运营,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沿线的应用规模越来越庞大,产生的视频数据爆炸性增长。基于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能及时发现监控画面中入侵高铁周界的异物,对保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高铁周界入侵视频图像样本库,利用统一的高铁场景视频图像数据、目标检测算法、算法运行环境和算法评价标准,测试不同场景、天气下目标检测算法的功能有效性和现场适用性,为相关部门提供智能分析算法的标准化测试,以推动铁路视频图像分析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铁十号线屏蔽门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铁十号线是全国第一条按全自动无人驾驶设计的线路。在该线路中屏蔽门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全自动驾驶的下可靠安全运营的需求。该接口含有两个创新的设计。增加了列车在占道情况下才能允许操作就地控制盘打开屏蔽门的功能以及与列车门间的"门对门"的功能。使得线路在全自动运营的情况下能更加安全可靠的为乘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铁车站站台门与车门之间空隙存在夹人夹物的安全问题,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只适合于直线站台的通过司机瞭望检测方式的瞭望灯带,以及受限界尺寸影响的激光对射探测方式存在检测盲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顶置式防夹人夹物的自动探测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安装不受限界尺寸影响,探测范围广,盲区小,实现了对乘客及行车运营更为可靠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7.
屏蔽门系统的控制需要信号提供相应的接口。结合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接口功能定义,介绍广州地铁1号线既有信号系统与后加装的屏蔽门系统的接口关系,以及TKCG-06型屏蔽门联动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结构和工作模式,描述联动系统与车门回路、信号紧停回路、信号车载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屏蔽门系统之间的电气接口内容,并分析了屏蔽门联动系统的常见故障类型以及在日常维护中故障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8.
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的运营期间在线高效维修要求越来越高。分析了常见地铁站台屏蔽门设备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及门锁安全回路设计的缺点,并针对缺点提出了优化建议。建议中央控制单元分为监视与控制2块电路板,并增加冗余设计;提出门锁安全回路的优化方案,并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