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公路桥梁养护质量评价是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该文构建了农村公路桥梁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群体集成赋权的模糊可拓评价模型。结合实例,对农村公路桥梁的养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且有效,为农村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的各要素,构建了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评价的结构模型和方法,实现对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综合评价。通过实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5,(10)
近几年我国农村公路得到较快发展,但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为了有效衡量区域农村公路发展均衡状况,为政府农村公路财政资金分配提供依据,论文提出了一种选取多因素指标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区域农村公路发展均衡状况进行评价。论文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既包括了农村公路网的基本建设现状指标,也包括农村公路网运行与经济发展指标,并采用基于gλ模糊测度与Choquet模糊积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作为定量评价手段。最后利用全国各省的相关农村统计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及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农村公路均等化发展的情况,可为农村路网发展战略规划与相关资金分配计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从自然条件、路线条件、路侧条件、交通安全设施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方法对农村公路安全规划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现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基于属性测度和客观性权重计算的路面使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阐述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重点分析了单因素属性测度和客观性权重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权重调整的基本原则,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将实例分析计算的结果与PSI、MCI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人员、道路、车辆、管理四方面对咸阳市农村公路旅客运输安全进行评价,选取16个因素指标建立咸阳市农村公路旅客运输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值,建立基于物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得出评价结果咸阳市农村旅客运输安全等级为Ⅱ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元法的安全评价模型用来研究农村公路客运安全是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的判别实践,提出了基于属性数学理论的膨胀土属性测度评判模型。首先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膨胀土评判要求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用于膨胀土判别的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属性数学的基本理论构造属性测度函数,以属性测度函数计算单指标的属性测度和不考虑指标权重的综合属性测度,以该综合属性测度对膨胀土的膨胀等级进行判别,最后以置信度准则进行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属性识别。研究中,以客观性权重和相似权分别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计算赋权后的评价指标的综合属性测度,从而对不考虑指标权重的综合属性测度评判模型进行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三者评价结果相同,且评价结果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农村道路交通现状,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建立基于综合测度模型的模糊评判,并给出实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能很好地体现新农村道路交通的实际水平,并能体现新农村道路交通与政府政策和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为新农村道路交通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形势较严峻,而且影响农村公路安全问题的因素很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又很难完全被确定。根据模糊理论,确定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浙江省义乌市农村公路的实际交通情况,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对交通安全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浦东新区县乡公路现状适应性的模糊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采用系统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浦东新区农村公路的现状适用性进行评价,针对农村公路现状的不足之处,结合浦东新区特殊的社会经济地位,提出了未来的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通达和通畅指标的农村公路网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农村公路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有别于干线公路网评价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考查节点连接程度的通达性指标,另一类是考查路网道路交通条件的通畅性指标。在指标的具体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农村公路的基础数据相对缺乏的实际情况,从定性的视角出发,基于统计思想提出了如村镇通达方向、农村公路的经济吸引半径等技术指标,反映农村公路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最后结合保定市农村公路网建设的现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并指出了评价路网中现存的问题,为农村公路网的进一步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农村公路养护预算定额原始数据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原始数据的特点并提出处理方法,构建了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公路工程定额数据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所建模型计算所得的代表全省综合值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决策的依据。针对农村公路施工水平较差,路面性能变异性大的特点,根据现有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从指标数据代表的可靠性出发,建立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区间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江苏省4条农村公路测试数据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影响农村公路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村公路多层次分析模糊评判模型,解决了选择农村公路多样化典型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纯电动网约车电机性能状态实时评价的问题,文章建立了电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电机的运行特性以及模糊评价输入集的要求,提出了评价模型输入参数选取的两个原则,并选取电机温度、电机控制器温度和电机转速作为评价参数。基于电机性能的状态评价,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详细阐述了模糊关系矩阵与模糊输入集的建立,求得目标模糊关系矩阵以及隶属度函数,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电机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电机实际性能相符,验证了文章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路建设用地的有效控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合理使用公路建设用地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农村公路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并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用地控制的综合评价模型,同时,设置了农村公路建设用地控制检查表,从定性的角度评价农村公路建设用地,为农村公路建设方案评价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高速公路路面现有的使用性能状况,便于对其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提出一种基于属性测度和熵值法计算客观权重的路面使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重点分析单因素属性测度和熵值法计算客观权重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别模型基于静态的单因素位移量或位移速率的现状,提出根据监控量测设计、地质情况及隧道开挖实际形成多断面的监控量测划分单元,将公路隧道围岩稳定状况按照位移量及位移速率共同判定。位移量采用模糊概率的方式表示,而位移速率采用基于时序的动态测度模型,从而建立基于位移量及位移速率的划分单元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从而为根据位移量及速率综合判定公路隧道稳定性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系统评价的需求和主体内容进行分析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流程,以及基于聚类分析原理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并以甘肃省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系统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晋  张建光  陈富泽  杨圣文 《公路》2023,(6):434-440
为科学衡量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研判发展形势,通过分析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领域分布,并基于促发展、重要性、潜力度和可考核的原则从低碳运输系统、低碳交通设施和低碳能力建设三大方面构建了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测度模型,重点对区域低碳交通水平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运输系统的贡献度最高,对促进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作用;二级指标中的关键因素为城市低碳出行、低碳公路网和低碳铁路网三项指标。最后以云南省2020年各指标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测度模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测度模型能够较好表征云南省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该测度模型可为省级行政区域或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的监测和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