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铁隧道的特殊环境给火灾探测装置选型带来很多困难,光纤测温系统的出现为解决地铁隧道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的原因、特点,针对地铁隧道的环境特点,对火灾探测器的功能、作用和选型进行分析,给出地铁隧道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地铁区间隧道安装火灾监测系统对于监测地铁火灾、消灭地铁的安全死角至关重要.结合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及延伸线工程区间分布式感温光纤火灾监测系统情况,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探讨了地铁区间隧道另一种光纤火灾监测系统--光纤光栅火灾监测系统设置的可行性,以期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电气火灾监测系统作为火灾早期预报警系统,能够有效消除配电系统中的火灾隐患,但目前该系统尚未在国内各城市地铁中应用实施。通过电气火灾原因、车站配电系统特点、规范标准等几个角度的分析,阐述了在车站中设置电气火灾监测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有条件时应在地铁车站中设置电气火灾监测系统。还就地铁车站的特点介绍了适合的系统方案,并在系统组成、设备选型、投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原理,详细描述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主要组成结构和各模块的功能特点.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火源位置以及不同的火源功率,在模拟地铁区间隧道中开展全尺寸火灾试验,研究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在地铁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的温度响应性能,测量隧道拱顶处最高温度分布,并根据温度变化情况来讨论火灾发生的规模和火灾探测器的报警阈值.研究发现,在隧道内纵向风速较大时,火焰及烟气会发生倾斜,导致分布式感温火灾探测器报警位置发生变化.最后,对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中感温光纤在地铁区间隧道内敷设高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的实施对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设计影响比较大,结合地铁设计情况,对GB 50116—2013新规范引起的地铁FAS系统的保护对象等级、列车火灾信息上传方式、消防控制室、消火栓按钮启泵、电梯联动、防火门联动、可燃气体报警接入方式、区间隧道保护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为地铁项目的 FAS设计提供借鉴。新规范对地铁的保护更加全面可靠,同时也增加了地铁FAS造价,地铁FAS应综合考虑地铁的维修维护、造价、实用性和有效性综合考虑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光纤光栅测温系统,为了验证其在地铁区间隧道内的适用性,在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足尺模拟地铁区间隧道内,使用93号汽油进行了模拟火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隧道纵向风的影响下,能触发传感器报警的位置发生了偏移;火源移动时,至少有2个传感器分别发生了报警,表明该型光纤光栅测温系统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报警系统的"感觉器官",不同场合或保护区域适合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分析探测原理及应用特点,解决地铁站厅、站台、区间隧道、设备房等保护区域传感器的合理选用问题,同时为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维护人员及城轨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地铁区间隧道所用独立光纤光栅火灾报警系统在风速分别为0、3m/s、6m/s等3种工况下的温度响应和温度梯度响应。试验证实,在有风条件下,隧道顶部温度分布明显偏离对称型且温升速度缓慢,在规定的60s内很难达到定温报警阈值;改用温升梯度作为有风工况下的火灾识别参数可同时优化火灾响应速度和火灾虚警抑制。在试验条件下,温升梯度在火灾发生后30s内即可达到火灾差温报警阈值12℃/min,启动差温火灾报警。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地铁车辆火灾发生原因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天津地铁2号线车辆火灾报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通过采用一系列措施,防止地铁车辆火灾报警系统误报现象,不仅提高了地铁车辆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还保证了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0.
地铁电客车内火灾报警系统是报警控制器通过前端探测器监测被检测区域火情,提早告知司乘人员的火情预警系统。分析火灾报警系统典型故障,为故障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点式感烟探测器、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地铁电缆夹层、高大的车库空间、装修方案复杂的车站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等场合应用的不足,通过对吸气式烟雾探测技术与传统的火灾探测器在地铁环境中的应用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吸气式烟雾探测系统具有安装灵活、易维护等特点,推荐在地铁上述重要或特殊场所采用吸气式烟雾探测报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北京地铁各种换乘车站进行分析,着重从换乘形式、运营管理、开通时序等角度,对换乘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方案进行阐述;借鉴上海、广州的调研结果,通过对北京地铁实际工程方案的对比,得出适合北京地铁换乘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资源共享的最优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3.
阐述地铁车站消火栓系统的控制模式,并分析消火栓系统的操作模式,对手动启泵控制模式和自动启泵控制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从启动时间、运营管理、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手动控制模式在启动时间上具有优势,但存在人为误操作的可能;自动控制模式比手动操作模式增加了压力开关(流量开关)控制系统,投资会有所增加。优化两种控制模式,在设计手动启泵控制模式时增加自动巡检或其他线路故障报警功能,在设计自动启泵控制模式时,增设低流量或者低压力报警的流量开关或者压力开关,在消火栓系统出现小流量泄漏时,能及时报警,及时维修,避免消防泵在非消防状态下的错误启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所获地铁形变监测数据的海量点云特性,提出隧道形变分析新方法。详细阐述了建立参考系、点云分割、格网化、差值计算、形变分析等步骤,并以正在监测的地铁隧道为例进行试验分析。试验分析结果发现:隧道形变分析新方法能确定隧道形变位置和形变大小,并将结果直观显示出来,能有效地衡量隧道形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地铁站通风排烟系统的有效性,以某地铁站为原型,利用FDS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与站台火灾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站点内烟气温度、有毒气体浓度(以CO为主)、能见度,烟气层高度等特征参数的分布规律,分析深埋地铁站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安全目标,探索有效性评估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对地铁区间的事故工况(阻塞工况和火灾工况)下列车周围的气流分布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定义,核算出两种工况下的列车局部阻力系数;通过对比火灾和阻塞工况下沿程阻力损失差,核算出火灾工况下对应的摩擦阻力系数,为地铁区间通风网络法模拟提供重要依据。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计算流体力学(CFD)和网络法联合模拟在区间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论述气体灭火系统对保护重要设备财产发挥的巨大作用,说明它主要用于贵重设备、精密电子仪器、计算机房、档案库等不宜用水进行灭火的场所.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气体灭火报警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特点,阐述本工程气体灭火报警及控制系统组成、设计原则、系统功能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系统也称为吸气式烟雾探测器,是一种基于光学空气监控技术和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的烟雾探测装置。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从等待烟雾的被动方式变为主动对空气进行采样探测。对传统火灾探测器和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器在地铁环境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在地铁特定区域内应采用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器进行探测保护。  相似文献   

19.
论述可有效分析地铁空气环境的软件SES(Subway Environmentall Simulation),对其中的火源模型进行详细介绍.利用该软件,对北京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广安门站内区间火灾工况下的不同通风方案进行模拟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可知:开启着火区间两端车站隧道风机以及在区间渡线位置增加射流风机,均不能保证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