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钟卫兵 《公路》2006,(Z2):352-355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监控系统工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在大尖岭、鸡心岭2条相邻仅有600m的隧道之间,通过PLC实现常规隧道监控与电力监控合二为一,通过集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监控摄像机、环境监测器和隧道电力系统等提供的信息,对该2条隧道的车流量、洞内外的环境和机电设备、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 rogramm ab le Log ic Con tro ller)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监控系统工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在大尖岭、鸡心岭2条相邻仅有600 m的隧道之间,通过PLC实现常规隧道监控与电力监控合二为一,通过集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监控摄像机、环境监测器和隧道电力系统等提供的信息,对该2条隧道的车流量、洞内外的环境和机电设备、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汽车行驶状态参数和位置信息的远程监控,设计一套基于第二代车载诊断系统(OBDⅡ)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汽车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以KEAZ128单片机为核心的车载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LabVIEW的监控中心,车载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GPRS/GPS模块、OBDⅡ诊断模块和相应程序,它通过GPRS技术将各项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行人隧道与公路隧道、交通隧道、地铁隧道在运营管理上的差异,从设计目标、监控策略和设计方案等3个方面对重庆市朝天门至江北嘴过江行人隧道(正在规划)监控系统方案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日益发展,为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地下车库联络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城市中。地下车库联络道相关的设计标准少之又少,目前只有行业标准,且对于综合监控系统的论述较少,对于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不便。对已设计的地下车库联络道综合监控系统项目进行总结,并从系统管理模式、分期建设以及系统关键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以后此类的项目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其东段(宜昌至恩施段)和西段(恩施至利川段)分别采用了电力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和基于PLC综合电力监控系统两种方案。将两种实施方案进行比较,说明各自优势,并着重介绍了电力监控系统中通信协议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数字地图作为地理信息技术发展成果之一,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以上海地铁建设远程监控系统为例,从需求分析和实施过程两个方面,将数字地图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完成开发后的系统功能展示,充分说明了数字地图在各类位置相关的地铁建设信息展示方面和应急指挥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切实满足远程监控系统需求,为其他类似系统在开发思路上带来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视频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说明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必要性.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基于视频数字技术和IP技术,提供全数字切换内核,将监控系统视频切换/通讯控制完全建立在TCP/IP协议上,为监控系统未来的级联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突破传统模拟监控的局限性,兼容性差等问题,是信息时代视频监控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9.
GM(1,3)模型在交通系统公路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系统公路客运量预测不仅具有模糊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而且受多个因素影响。许多交通研究人员只根据客运量一个因素,用GM(1,1)模型预测。文章运用GM(1,N)系统综合预测模型,考虑系统中多个相关因素,并结合GM(1,1)模型,以原始离散的公路客运量、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三组数据数列为基础,建立GM(1,3)模型来预测公路客运量。在详细论述了系统综合预测模型GM(1,3)的建立过程后,用后验差检验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预测精度较好,表明此模型对公路客运量预测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监控系统的后台机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希望能对改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于BIM的地铁综合运营管理平台采集数据,采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方法,对地铁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行了预测。结果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BN模型可以为BIM技术支持下的地铁设备风险分析提供新的视角,帮助提高地铁设备各子系统的安全性和地铁运营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地铁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能够有效地管理地铁系统的各个运行设备,提前预防故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悬索桥梁安全监测中各子系统分散的现状,构建一种涵盖结构、交通、环境等信息的桥梁安全综合监测系统框架,并提出系统功能及数据集成与挖掘关键技术,该综合监测系统通过统一平台集成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主缆除湿监测、供电设施电力监测、交通运行监测、外界环境监测等子系统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3.
将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应用于电动车窗,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智能电动车窗系统,从功能方案、软硬件设计和防夹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该系统基于集成CAN控制器的P8xC591单片机和电机驱动芯片BTS7960设计为分布式结构,采用监测电机电流无传感器的防夹算法,还具有电机保护和智能升窗等功能。与传统点对点通信相比,该系统减少线束、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移植性,能实现智能控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推进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保障桥梁运营安全,依据近20年国内外桥梁健康监测(BHM)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总结了BHM在系统及适用性、结构损伤监测算法、监测数据预处理、损伤结构安全预警及数字孪生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确定BHM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综合分析表明:在BHM系统及适用性方面,研究结构响应参数与健康指标的关联机制,研发长寿命非接触自动采集的智能传感装置,建立针对多源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评价、预警于一体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系统是重点研发方向;在结构损伤监测算法方面,设置针对异质场景的不同人工神经网络及修正方法选择建议集,针对多源信息流构建基于数据驱动与模型修正实时交互的多层级耦合智能算法是主要研究热点;在监测数据预处理方面,进一步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建立复杂环境影响下的损伤结构动态信号提取算法,实现结构监测数据的精准分离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在损伤结构安全预警方面,研究重心集中于预警指标和预警体系的建立以及基于可靠度理论与监测数据的常规损伤安全评估,以结构监测数据反映总体力学行为并结合局部损伤的智能检测信息进行服役性能评价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数字孪生技术在BHM中尚属起步,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入多层级复合算法,建立结构多源异构大数据智能融合机制,形成数字联通、实时互动的智能化桥梁运维监测体系是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城市地下道路运营管控和安全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智慧化工具,新技术和新手段可以更好地赋能智慧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通过分析常规地下道路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现状和技术架构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一套新一代城市地下道路综合管控平台架构,旨在有效地推动地下道路运营安全和通行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传统抑尘车由于各部件控制系统相对独立,无法实现集成式监控与操作,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如何将诸多系统一一融合汇总控制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公司开发的集成式控制的抑尘车为例介绍了一种创新型智能化控制多功能抑尘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于全胜 《隧道建设》2015,35(Z1):35-40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精细化智能管理水平,结合地铁施工现场实际,提出应当建设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远程网络系统。分析该系统功能需求,系统应实现人员、机械设备、环境、监测等信息的管理功能,以及不安全行为与状态评判、冲突风险分析、特殊天气风险分析、预测预警、隐患辨识与管理等功能。经分析,得出系统宜采用3D 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设计系统总体结构,探讨各项功能的实现方法,与现有可视化监控系统相比,其功能进一步拓展,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18.
从利用轮胎下沉量表征轮胎承载状态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款智能轮胎下沉量实时监测系统,利用单片机处理模块实现对气压、温度、激光测距传感器的集成控制,并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各传感器采集获取的数据传送至上位机显示。经测试,系统工作稳定,满足基本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益民  杨帆 《交通科技》2011,(4):113-115,121
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施工实际,对与之空间垂直相交的地铁4号线实施动态变形监测。论述了隧道变形的影响及实施动态监测的原则,探讨了隧道变形监测的布点方案及动态监测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轨道交通的与日俱新,越来越多的地下项目尤其是基坑项目无可避免地会靠近既有或新建地铁区域.这就对有关地铁保护的监测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现以杭州地区某基坑为例,重点介绍该项目施工期间,对地铁保护区范围内的隧道、车站等进行监测设计,以通过严密的监测,自动监测与人工复测表明方案的可靠,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