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业辉 《水运工程》2023,(7):169-173
连江现存界滩等10座航运枢纽大都已超过使用年限,建筑物在平面布置、主体结构、地基处理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均存在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提出枢纽报废拆除、除险重建和梯级统一调整布局等安全隐患处置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梯级统一调整布局方案,该方案将建设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灌溉、供水、防洪、城市景观等功能的综合枢纽,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可为今后类似河流上的枢纽安全隐患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运工程》2004,(3):20-20
作为粤北山区水上交通动脉的连江的11座航运枢纽改建工程,近日通过了广东省交通厅组织的竣工验收。连江是北江最大的支流,也是粤北山区水上交通的主动脉。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航道部门先后在连州至英德133公里的航道上建起了11座航运枢纽,实现了连江全线渠化,大大改善了连江航运条件。但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转,枢纽的技术状况不断恶化,船闸通过能力也有所下降。从1996年开始,省航道局投资8000多万元对连江11座枢纽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连江11座航运枢纽,过船建筑物、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良好,对改善连江航运条件、促进沿江山区县市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韩安定 《珠江水运》2004,(11):26-28
航运枢纽具有通航、发电、防洪的功能,枢纽的安全监测是保证枢纽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连江航运枢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连江渠化过程历史悠久,西牛航运枢纽是连江全线渠化工程规划中的最后一座未建航运梯级,其建设条件优越,建成后综合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跨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描述连江梯级渠化河段的11座航运枢纽现状,并计算枢纽的最低通航水位,提出枢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季强 《珠江水运》2001,(6):34-35
连江,又名小北江,是珠江水系北江最大的支流。1959年至1976年间,从连州至133km航道上先后建成了11座航运枢纽,它是我国最早连续渠化的航道之一,为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11座航运枢纽都是在国家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建成的,由于资金和建材严重缺乏,建设标准不高。到1995年为止,运转了二三十年的各级枢纽,因维护经费紧缺,枢纽长期带病运转。1996年连江11座航运枢纽改建工程开始实施,至2001年工程完工。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20,(1):28-29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通航建筑物和航运枢纽大坝运行安全管理的意见》(交水规〔2019〕19号)(以下简称《意见》),现将相关政策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通航建筑物和航运枢纽是航道的关键节点,其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航道畅通。目前我国共有902座通航建筑物(含水利、水电、航运枢纽中的船闸、升船机)和44座航运枢纽大坝,运行状况总体平稳,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通航建筑物和航运枢纽大坝运行单位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二是一些地方负责航道管理的部门落实《航道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不到位,存在职责不明、思路不清的现象;三是部分建设时间较早的航运枢纽大坝存在安全隐患,需进行除险加固。  相似文献   

8.
适江又名小北江,于1959年至1975年间先后建成11座航运枢纽.连江枢纽地质为石灰岩和砂卵石地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绝大部分是石灰岩喀斯特地形,溶洞溶沟较发育.  相似文献   

9.
吴超梅 《珠江水运》2014,(15):61-62
本文结合连江西牛航运枢纽工程护岸工程采用了的雷诺石笼新材料,介绍了雷诺石笼的施工新工艺,在该工程实际应用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枢纽整体水工模型试验,从多方面对连江西牛枢纽工程的平面总体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比选,从而选出通航条件好、工程量小、河道演变较稳定的左岸方案Ⅱ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潘永纯 《珠江水运》2002,(10):36-37
架桥石航运枢纽位于广东省英德市洸镇,建于1971年,为连江11座航运枢纽中的最末级,现已是集航运、发电、灌溉于一体的综合利用枢纽。枢纽拦河坝左、右坝段均被地方政府改为电站,中间坝段为23跨旋倒门,用于正常挡水和排洪。2001年11月20日,航道维护人员发现下游消能部分大面积明显下沉,经潜水员进一步测探,发现中间坝段左起第一至第五跨25米坝段坝底基础被淘空1.5~2.0米深,范围延伸至上游端,下游消力池、护坦、海漫破损下沉至标高22.5米,但上游粘土铺盖保存完好未被击穿。 成因分析及技术方案 根据原有地质及设计资料,该段坝基座落在砂卵石上,坝体按软基结构设计,岩面标高在1.0~20米之间,截面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2.
内河航电枢纽工程是以航运为主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工程,正确分析和计算内河航电枢纽工程航运经济效益是项目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航运经济效益概念,根据内河航电枢纽工程特点,建立了航运经济效益计算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各项效益的计算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量化计算公式,供项目决策或评价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建设问题,基于通过能力分析、运量预测、过闸规划船型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和排队论方法分别对枢纽上下游待闸锚地所需泊位数进行分析测算,同时研究分析两坝间待闸锚地容量需求。三峡坝上、葛洲坝坝下锚地需满足96艘船舶待闸,两坝间上下行待闸锚地均需满足28艘船舶待闸。结合三峡枢纽河段锚地设置现状、未来通航交通组织需求,研究提出了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旨在为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提供方案参考,更好满足船舶待闸需求,发挥枢纽航运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刘劲 《水运工程》2011,(10):78-82
老口航运枢纽是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枢纽选定坝址位于左右江汇合口下游的反S形河道之间,通航条件及船闸布置是枢纽总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老口航运枢纽船闸建设规模、坝址特点及总平面布置、输水系统、水工结构及特点、金属结构等方面的论述,概括了本船闸的主要技术特征,为航运枢纽船闸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9月25日,渝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联合行文批复了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该枢纽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枢纽坝址位于合川区利泽场,上游与武胜县桐子壕航电枢纽衔接,下游与草街航电枢纽相连。项目开发以航运为主、航电结合、以电促航,航道按照四级航道标准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6.
顾荏朝 《珠江水运》2011,(23):10-10
12月3日18时,随着最后一车土石倒入右江鱼梁航运枢纽工程二期围堰龙口,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核心项目之一的——鱼梁航运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17.
王道航运枢纽是小清河航道复航的关键性工程。通过分析王道航运枢纽的平面制约因素,提出3个总体布置方案,并从河流弯道、桥梁改建方案、船闸平面布置、对沿河设施的影响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左岸、右岸方案桥梁跨径大,工程投资高,移闸方案桥梁跨径最小,工程投资最低,船闸布置更为合理,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奎章 《中国水运》2000,(10):15-16
1998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在视察桂平航运枢纽时说:"桂平航运枢纽以电养航,发挥了综合效益,达到防洪、灌溉、发电、通航的目的,是我国内河航运建设滚动发展的典型,很有新意."桂平航运枢纽是广西为了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作用"的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珠江流域综合规划》作为西江内河航运建设的龙头工程修建的,是西江航运建设第一期的主干项目.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低水头航运枢纽工程施工导流的特点,分析了影响低水头航运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优选的6个主要指标,建立了导流方案风险决策模型。模型中以区间数的形式来表示决策信息,运用了区间数相离度概念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大小,并采用多属性决策模型的投影排序方法进行优选。株洲航电枢纽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可以为导流方案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水道港口》2017,(2):156-161
在梯级航运枢纽运行中,需要通过枢纽联合调度系统协调好各项任务,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针对汉江崔家营枢纽和雅口枢纽的运行目标,通过分析发电效益和通航基流保障率之间的制约关系,基于FPGA对其开展联合优化调度研究。文中建立了以周为计算时段的调度模型,提出了以综合考虑航运与发电两种情况为目标的枢纽联合优化调度方案及优化调度准则,并对提高汉江襄阳以下梯级枢纽通航基流保障率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