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重载和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采用天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优选矿料级配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与系统评价,为天然岩沥青改性混合料用于沥青路面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岩沥青改性剂是天然的改性剂,加工合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岩沥青改性剂与普通的沥青改性剂相比造价低,因此岩沥青改性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岩沥青改性剂优点,并通过路面实体工程的分析,证明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和效益优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路面改性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国产70#沥青、进口70#沥青、BFL-RS01改性剂、SBS改性沥青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研究国产沥青和进口沥青分别与BFL-RS01改性剂复配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并与SBS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采用BFL-RS01改性OGFC混合料可以提高OGFC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耐高温性、抗水损害性要比SBS改性OGFC混合料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先改性后乳化、边乳化边改性和先乳化后改性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通过储存稳定性、蒸发残留物含量、粒度分析等试验确定三种不同制备方法对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适用性;选用最佳方法制备不同布敦岩沥青掺量的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通过沥青基本性质、布氏黏度、DSR试验对采用低温蒸残方式获取的蒸发残留物进行性能评价,探索布敦岩沥青对SBR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提升效果及其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边改性边乳化方法制备的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沥青含量高、储存稳定性好、颗粒均匀,加入布敦岩沥青的SBR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显著提升,3%掺量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依据沥青的改性机理,利用天然岩沥青对不同类型的道路沥青路用性能进行改性,研究不同岩沥青掺量对道路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同时推荐了岩沥青合理掺量范围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天然岩沥青改性后的道路沥青,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除了低温性能改善不大外,其他性能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利用天然岩沥青对道路石油沥青进行改性在实践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地沟油的资源化再利用,并为沥青改性技术提供新思路,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普通沥青路面病害问题,本文通过制备高性能环保型地沟油基生物油改性沥青,提出两种改性剂(聚合物改性剂和纳米改性剂)对地沟油基生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影响规律、改善效果和最佳掺量范围。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对地沟油基生物沥青复合改性效果明显,可实现地沟油的资源化再利用,并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传统橡胶粉进行物理降解处理得到深度降解胶粉,并采用不同类型聚乙烯改性剂对降解胶粉进行复配改性,得到不同类型聚乙烯橡胶沥青。通过对不同类型橡胶沥青和工厂化PR橡胶沥青、路耐特橡胶沥青进行常规性能指标检测和高温流变特性测试,研究得出:聚乙烯改性剂可有效提高橡胶沥青弹性恢复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由动态剪切流变温度扫描试验条件下的复数模量、相位角及抗车辙因子等指标得出3B型聚乙烯改性效果最佳;与工厂化橡胶沥青粘弹性能相比,单纯采用聚乙烯进行复配改性橡胶沥青尚不能满足推广应用需求,为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改性沥青形成的原因、途径,并通过对两种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分析和性能比较,证实了改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认为保证改性效果的首要条件是改性剂与基质沥青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为取得良好的改性效果,聚合物改性应充分保证以物理改性为主,以化学改性为辅.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的需要,利用70号A级石油沥青、岩沥青、湖沥青、SBS和添加剂A等材料进行复合改性来制备硬质改性沥青,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来检查各改性剂在硬质改性沥青中的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参数。同时利用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粘度等指标来评价硬质改性沥青性能,以此确定出各组成材料的最佳配合比,为钢桥面铺装修筑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水粘结层兼下面层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参考文献研究成果,就印尼产Buton岩沥青和新疆产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uton岩沥青能够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而新疆岩沥青改善作用甚微;可以通过与SBS复合改性、增加沥青用量、采用SMA级配类型等来综合改善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消石灰、矿渣两种材料作为改性剂,通过流变仪对改性的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进行流变性测试,研究改性剂对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同时对掺上述改性剂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水稳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掺加矿渣粉对阳离子乳化沥青的表观黏度提高不明显,消石灰-矿渣组合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胶浆表观黏度提高明显,且屈服强度也有提升;掺加消石灰-矿渣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性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纳米技术在材料改性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现在常用的沥青改性剂如何应用纳米技术进行进一步提高性能做了讨论,而且对国内有关研究部门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对纳米技术在沥青改性方面的应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改性沥青作为结合料在热拌沥青混合料中经过两次高温老化作用:改性过程以及拌合过程,改性过程中的改性工艺对沥青结合料性能影响显著。拌合过程中由于高温集料的研磨作用,一方面提高了改性剂分子与沥青结合,另一方面加速沥青老化。本文通过调节改性工艺获得不同性能改性沥青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由混合料耐高温、低温和水稳定性能选择合适的改性工艺。合理利用拌合过程中集料的高温研磨作用,对降低改性过程中能耗,节约能源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基质沥青和调和沥青作为对照组,通过室内路用性能试验对PPA改性生物沥青的高温、低温和抗水损害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沥青自身优异的抗高温性能能够增强基质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但会降低其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PPA改性剂能够明显提高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变性能和低温抗开裂能力,但同时也会削弱其抗水损害性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印尼产Buton岩沥青的特性,对不同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0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分别进行室内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岩沥青改性混合料和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都能改善明显,其中,以岩沥青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3%时,综合路用性能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Sasobit是温拌沥青改性技术中一种有效的改性剂,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拌合及压实温度低、和易性好、路用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和桥梁铺装工程中。文章主要研究Sasobit改性剂对温拌沥青拌合料的拌合及压实温度的影响,并选择不同的改性剂添加方式,探讨干拌合湿拌工艺对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sobit改性剂可使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降低10℃左右,并能够有效降低拌合料压实温度,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此外湿拌工艺相比干拌工艺对成型温度影响较大,但二者均可达到温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煤沥青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改性后煤沥青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改性剂后煤沥青中的多环芳烃物质有很大程度的降低,煤沥青的软化点特别是针入度和延度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8.
SBS改性沥青是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重要的改性形式,文章对比讨论了SBS改性剂种类、SBS改性剂结构以及原材料老化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某省90#进口沥青组分多年变化情况,说明了控制加工改性沥青原材料质量对确保改性沥青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显微镜手段和DSO微观表征手段分别对干法和湿法工艺的北美岩沥青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两种不同工艺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干法改性的沥青混合料有更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绿色耐久功能性路面对橡胶改性沥青材料提出了新要求,而改性机理关系着改性沥青材料根本品质。文章采用红外光谱法、DSC、荧光显微镜、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探究了基质沥青、SBS及废胎胶粉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及废胶粉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图像中,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中荧光粒径能表征胶粉和SBS颗粒发生溶胀效应后的粒径,且废胶粉和SBS颗粒的比表面积与其成反比,废胶粉和SBS改性剂粒径与沥青的溶胀反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比表面积越大改性效果越好;废胶粉及SBS改性剂在沥青中主要以物理变化为主,同时伴有少量的化学变化;在三种改性沥青当中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最好;相较于废胶粉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中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