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AIS采用自组织时分多址通信方式,AIS终端加入网络时,当工作在基站服务区内的船载AIS或航标AIS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候选时隙重叠,造成时隙冲突。此文通过实时采集AIS基站数据,获得时隙占用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在线监测与评估,给出了各种时隙数占用概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并对AIS时隙占用进行初步评估。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船舶交通密度比较大、AIS航标大量布设时,时隙冲突必然存在,将影响AIS信息的播发和接收,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2.
徐建德 《航海》2011,(1):76-78
AIS是Automatic ldentification System(自动识别系统)的缩写。AIS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船舶之间相互自动识别的一种通信系统。AIS工作基于TDMA(时分多制)技术,该技术与目前个人移动电话(手机)工作原理相似。AIS系统利用甚高频波段的两个频率进行工作,将一分钟(一帧)划分成2250个时间段(时隙),这样两个频率上一分钟共有4500个时隙,供系统中的各种终端设备交替发射  相似文献   

3.
SOTDMA在船载AIS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自组织时分多址接续(SOTDMA)技术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中的应用。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了SOTDMA的时隙划分、时隙同步和访问。  相似文献   

4.
通用自动识别系统的SOTDMA通信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来船舶通信导航系统中(AIS)采用的SOTDMA数字通信技术为基础,介绍了SOTDMA时隙预约算法和帧结构图谱,简化了SOTDMA数据链系统协议,提出了PC机运行环境下的时隙预约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Winsock的AIS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如何应用Winsock对AIS系统进行仿真的具体实现进行了阐述,且对实现过程中如何解决时隙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的这套仿真系统可以为今后AIS相关技术研究提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6.
本附件介绍采用CSTDMA(载波检测时分多址)技术的B类AIS,又称B类“CS”AIS。B类“CS”设备用CSTDMA技术侦测AIS网络,检查AIS网络是否空闲,只有当AIS网络空闲时,B类设备才能发射。B类“CS”设备同时需要侦测有否设置时隙保留的电,B类设备应遵守有关时隙保留的规定。这种“礼让”的接入方式可确保B类“CS”AIS设备的工作与遵守附件2规则的设备的工作有互操作性,且不会对后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IALA AIS委员会颁布了IALAA-124建议-自动识别系统(AIS)岸站与联网服务的1.2版本,对1.1版本(2003年)有所增补,其中,原来空缺的第3篇-B第45章-AIS物理岸站FATDMA配置,作为附件F补写了部分内容。附件F主要以ITU—RM,1371—1有关FATDMA的原则规定为基本依据,考虑到基站以FATDMA时隙保留发射各种类型电文的特性,提出了主管部门为指定区域的AIS物理岸站进行FATDMA时隙配置的方法。A-124建议尚未最后定稿,初步修订的第45章及附件F,目前可作为世界各地区基站制定FATDMA时隙配置方案的指南。  相似文献   

8.
AIS通信协议的DSP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IS的通信协议,研究了采用高性能的DSP实现该协议的具体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DSP的AIS系统的组成,采用软件实现HDLC协议的CRC校验、数据组帧、解包,数据发送,数据接收,时隙分配与管理,UTC定时等的实现方法。系统调试结果表明这些实现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AIS技术在航标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就Ais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和主要作用进行简要概述,然后从构建航标Ais台站、传输航标Ais信息、Ais航标应用的实现方式几方面阐述AIS技术的具体应用,最后对航标Ais分配时隙系统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渔网AIS示位标作为我国应用数量最多的海上自主无线电设备(AMRD),能使过往船舶通过AIS船台了解渔网位置,有效减少了船舶与渔网相撞事故的发生,但渔网AIS示位标对船舶避碰、海事监管和AIS系统造成了较大影响。文中在分析相关国际组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渔网AIS示位标采用主从模式,一张渔网安装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解决渔网AIS示位识别和显示问题,减少渔网AIS示位标的时隙占用,并能够清晰显示渔网的位置和范围,保障船舶航行安全。这种主-从模式也可在其他类型的AMRD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江华  郑道昌 《中国航海》2003,(3):43-45,60
提出1种船舶航行自动避让系统的组成方式,利用AIS或ARPA获得相关避让数据,根据不同的航行区域与条件,通过对来船的方位、来船与本船的相对距离、DCPA(最近会遇点距离)和TCPA(最近会遇点时间)数据的评价,给出相应的合理避让依据,供系统进行决策和采取自动避让措施,以达到船舶航行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Link16时隙选择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中心节点的组网方式是link16的一个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自主预约时隙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link16的动态网络管理,发挥link16更灵活的作用。针对此算法,分析了多个用户下的时隙冲突概率,并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时隙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AIS系统作为新兴的海事管理技术,在当今的海事管理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中从AIS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技术特点、AIS对航行安全的影响和AIS前景展望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AIS系统在海事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船舶碰撞过程中,被撞船的刚体运动较之碰撞区的局部损伤变形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效应。本文从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两个方面对该滞后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被撞船的运动滞后与撞击速度有重要关系;在高速撞击时,船舶碰撞的内、外部机理计算可相对独立地进行,而不会引起明显的分析误差。  相似文献   

15.
撞击参数对双层舷侧结构碰撞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深入了解船体结构碰撞损伤特性和能量吸收机制是开展船舶耐撞性优化设计的前提。文章利用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对不同撞击条件下的双层舷侧结构碰撞响应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撞击位置、撞击角度和撞击速度的改变可能导致不同的碰撞损伤过程或结构损伤变形。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Even if the same two ships operate in the same encountering situation, the actual strategies and timing of operations may be different. Therefore, the fixed collision avoidance trajectory and ship movements are no longer suitable for simulating the real ship behaviour. This paper tries to develop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t system that fully sensitive to the local circumstances and command a ship in virtual environment. Based on 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data, this study has developed artificial forces which help decision makings on-board independently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catching the stochastic nature of ship behaviours during collision avoidances manoeuvring. Actual ship tracks are helpful for ascertaining the parameters that contribute to artificial forces in collision avoidances, whil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is helpful to distinguish the parameters. This study will help to develop a navigation traffic simulation to reflect the realistic ship behaviour and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for port and waterway planning, risk analysis,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The method can be used in developing algorithms for autonomous ships. The method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lays a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artificial forces at intersections or bends, although the model is only applicable in straight channels at the moment.  相似文献   

17.
谈AIS对船舶操纵和避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海会 《中国水运》2006,6(11):27-28
根据AIS的主要功能和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AIS对船舶操纵和船舶避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动识别系统(AIS)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动识别系统(AIS)将为船舶交通服务提供新的船舶动态监测与识别手段。文章以通信协议为脉络,全面地比较评估了最具代表性的两种AIS系统在信道利用率、差错控制性能、吞吐率以及监测容量等方面的优劣,进而提出改进AIS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The Universa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provides a huge variety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which exceed the well known ship-to-ship data exchang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ddress the most important AIS services, in particular the AIS position report and the AIS safety-related and binary messages (“AIS telegrams”). The main issue is the impact of this new technology on the on-board use of AIS in collision avoidance (and its limitation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shore-based services such as Vessel Traffic Service (VTS), port management and the need of an effective AIS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