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规程》(TBl0103-2008)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执行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执行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修订原则及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1999年颁发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已不能完全适应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而且其中某些条款还限制一些先进技术的推广,为此对其进行修订.就新修订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阐述,以便在工程测量中采用先进技术.研究结论:以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对新修订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新增加的工程控制网体系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GPS-RTK中线测量、地形测量、航测法测绘路基横断面,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山区进行三等高程控制测量等测量新技术在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侵蚀性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铁路工程环境水是否具有侵蚀性,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为此,铁路工程建设活动各方人员需正确理解和执行<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统一铁路工程水质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提供准确可靠的水质分析技术参数,准确判定环境水的侵蚀类型和侵蚀等级.研究结论:为提高环境水侵蚀性分析判定准确度,首先应保证采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有的水质具有动态性,应及时分析;其次环境水的侵蚀性主要与pH值以及SO2-4、Cl-、侵蚀性CO2、Mg2+浓度和总矿化度(溶解盐类)有关,针对不同的水质成分和浓度范围,选取相应的分析方法、仪器设备、配制溶液,采取一些特殊处理措施,选定水质分析技术参数,把握好化学反应关键点,才能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铁路工程环境水侵蚀性判定标准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执行,对于特殊工程除按上述规定判定外,还需按国家标准判定,以防漏掉侵蚀类型或降低侵蚀等级.  相似文献   

5.
铁建设[2004]148号各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经规院,工程、建设开发中心,集装箱公司,高速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客运专线筹备组,各合资铁路公司:现发布《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两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原《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两项标准中的相应条文及相关内容同时作废。《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两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本文就<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中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指导施工实际. 研究结论:准确掌握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要重视现场的实施操作细则,方法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地基承载力满足地基压应力,所用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基准梁一端固定、一端简支,最大有效加载量应不小于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每级荷载施加时间不小于2 h、且达到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是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一半;全过程达到规范化、程序化,即可检测得到准确的单桩竖向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  李高明  高伟 《铁道勘察》2006,32(1):59-61
论述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建设、监理和勘察三方对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认识过程,阐明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各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经规院,工程、建设开发中心,集装箱公司,高速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客运专线筹备组,各 合资铁路公司: 现发布《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两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自发布之日起实 行。原《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  相似文献   

9.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宣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介绍新《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 413— 2 0 0 3 ,J2 84— 2 0 0 4) (以下简称《验标》)的编制原则、特点 ,主要修订和新增加的内容 ,论述轨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和在执行验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专业标准的全面复审,阐述目前执行的部分规范(规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标准体系中的定位不够准确;与相关规范之间需要协调;局部条文与国标或上一层次规范不一致,需要修改;个别条文(或条文说明)中词语不准确和印刷错误。提出了调整、完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标准体系和有关规范(规程)章节调节的建议,列出了有关规范(规程)要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及部分规范(规程)勘误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资源视角,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可持续性上寻求支撑。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困境提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当构建市场化经营理念,将建设、运营和物业发展融为一体,促进资源实现可持续性的内生性循环和增长,保障运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2000,(12):1-5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是铁路技术发展的纲要文件,1983年首次公布实行;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和科技进步,1988年、1993年两次对技术政策进行了修订.17年来,技术政策对加速铁路科技进步,对铁路运输、生产、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污物收集系统的常见故障,列出了检修流程图,提出了检查方法和检修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为破解轨道交通行业普遍存在的建设筹资难题,减轻传统“财政资本金+企业融资”模式下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筹资压力,广州地铁积极对标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兄弟企业,谋划提出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创新的“广州思路”和“广州方案”。  相似文献   

15.
“警惕装置”是为防止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的意外事件而设置.阐述了“警惕装置”的功能,以及老式“警惕装置”存在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故障.介绍了为解决此类问题进行设计优化的难点以及难点的处理方法、新式“警惕装置”的优点.新式“警惕装置”经过各类测试,功能良好,已应用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司机控制器上.  相似文献   

16.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与有独立运行空间的地铁不同,其线路常与道路交通交叉,通行需求经常发生冲突。通过建模计算,设定相应路口信号周期、绿信比及相位差,铺画特定的有轨电车运行图,使得有轨电车控制与道路交通控制相协同、适应。同时,结合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的信号及通信技术,实现道路交通车辆"绿波"并实现有轨电车"绿波",确保有轨电车旅行速度,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能,增加准点率和兑现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投入-产出"评价系统对项目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划分,采用一定的评价程序进行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可帮助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评价方法、评价模型、评价标准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综合交通网络采用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票制,分别由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铁路客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系统提供功能服务。“四网融合”中城市群内轨道交通公交化运营时,铁路客票系统难以提供快速便捷的通勤服务,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又无法满足实名认证、席位管理的铁路运营需求。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根据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票制模式和技术体系,重点分析不同票制的优缺点和运营组织关键点,结合现行已实施案例提供一体化融合技术方案,探讨并提出铁路和城市轨道不同票制的融合技术思路、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铁设计规范》中部分条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地铁工程设计实际,对《地铁设计规范》中限界、线路、路基、轨道的部分条文,如:圆曲线内外侧的加宽计算,缓和曲线地段限界及加宽计算,区间最小线间距的确定, 曲线地段线间距的加宽,机械化养路平台的设置,曲线地段路基加宽的界定,路基支档结构物的设置,欠超高的取值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管天保 《中国铁路》2000,(1):19-20,24
总结了京沪线提速是市场需求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动力,采用适用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是可行和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市场是检验企业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尺等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