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控机床作直线、圆弧插补运动时产生轮廓跟随误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实际测量得到的ΔR是由许多单一误差源产生的误差叠加而成, 它是各种单一误差源造成影响的综合反映,同时各种单一误差源对综合运动误差的影响不同 ,分析研究单一误差源可对减小综合误差,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首先分析了轮廓跟随误差的来源,建立起误差来源数学模型,分析误差各参数量对轮廓跟随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误差特征曲线.  相似文献   

2.
单片机串行通信波特率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计算机异步串行通信中因波特率误差产生错码传输进行分析、计算,总结出波特率误差允许范围。分析了整位误差对波特率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冷成形加工中因为工件和模具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而使工件的成形误差也随之变化,以前的成形误差分析仅涉及单个工件加工循环.同时考虑机械效应和热力效应对成形误差的影响,对批量生产多循环闭式冷锻铝材成形过程中工件的成形误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给出了一个包含成形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成形误差的误差分析公式.该公式可用于诸如挤压成形等其他成形工艺.这一分析工作为高精密成形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ASDC1型数字航向系统的量化误差特性,给出了量化误差的均方根值;分析了实测数据中所含的误差成分,给出了实例误差分布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轮对安装误差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轮对安装误差的车辆动力学模型.以某高速车辆在直线上运行为例,用此模型分析各种安装误差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轮轴平行度误差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对角线误差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张华丽  李国银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1):151+153-151,153
运用施工控制误差分析原理及修正方法,结合上海市北横引桥施工控制实例,对其主梁标高、轴线几何测量理论值与实测值产生的偏差拟合分析调整及误差修正方法进行分析,并探索及提出较科学的方法进行误差控制。对于我国桥梁挂篮施工中的误差控制和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运用Mathematica软件对乘用车塑料燃油箱的高度—容积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并用不同的误差评价方法比较了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的误差,找出了误差最小的方法。在某新型号乘用车塑料燃油箱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Mathematica软件的相关计算功能、图形功能,实现了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和对回归分析结果的误差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冷成形加工中因为工件和模具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而使工件的成形误差也随之变化,以前的成形误差分析仅涉及单个工件加工循环。同时考虑机械效应和热力效应对成形误差的影响,对批量生产多循环闭式冷锻铝材成形过程中工件的成形误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给出了一个包含成形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成形误差的误差分析公式。该公式可用于诸如挤压成形等其他成形工艺。这一分析工作为高精密成形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以及分析其杂散误差,对相位截断误差和幅度量化误差进行了傅立叶级数分析研究。文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几种改善杂散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机床夹具设计中,通常要进行一些诸如定位误差、对刀误差或导向误差等误差分析计算,借以判断夹具精度对零件加工精度的保证情况.然而,由于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较多,这种局部误差分析计算,往往很难做到对整台夹具设计精度作出可靠的判断.尤其难以验证夹具对加工零件位置精度的保证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了机床夹具设计精度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动检测系统非线性误差的神经网络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动检测系统中,由于传感器、放大器、A/D转换电路等存在非线性误差,使得检测系统存在非线性误差.非线性误差是系统误差,属于静态误差.为减少检测系统的测量误差,在自动检测系统中需要对非线性误差进行校正.讨论了一种采用FLANN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误差的校正方法.这种方法比采用整段校正、平方插值校正等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螺旋线误差检测及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加工精度, 提出了环面螺旋线误差检测、加工误差溯源及修正加工方法. 以微分几何和啮合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齿面方程、环面螺旋线数学模型及带误差的环面螺旋线数学模型, 分析了测头半径补偿原理及误差评定方法. 利用研制的环面蜗杆检测仪检测了样件齿面螺旋线误差, 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误差溯源分析, 并以溯源结果为基础, 修正加工了样件齿面. 结果表明, 修正加工后的样件齿面螺旋线误差从0.140 mm降至0.025 mm.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计算汽车碰撞事故碰撞前车速,基于动量守恒定理的汽车碰撞事故模型,在事故分析中采用反推法求解. 根据事故现场勘查信息,应用运动学公式计算碰撞后车速,再将碰撞后车速代入模型计算碰撞前车速. 以实车碰撞试验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用模型计算的碰撞前车速存在误差. 为此以实车碰撞试验为对象,根据模型的求解过程和误差的传递过程,研究了碰撞前车速误差的成因和处理方法,以提高交通事故分析的准确性. 首先,应用矩阵理论研究了碰撞前车速误差的形成原因;其次,应用反推迭代算法建立了碰撞前车速误差的处理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和实例应用表明:用运动学公式计算碰撞后车速所产生的误差是造成碰撞前车速误差的决定性原因,只需对碰撞后车速误差进行简单的1次处理就能使应用该模型计算碰撞前车速所产生的误差归0.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DEM粗差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误差的空间分布特性对数宁高程模型(DEM)粗差检测率的影响,建立了独立粗差模型和相关粗差模型,并模拟了不同粗差率(0.2%~3.0%)的数据.将随机分布的粗差加入DEM中,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粗差检测算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粗差是否空间相关,随粗差率增大,检测率均下降.对于独立分布的粗差,当粗差率小于1.0%时,基本可以定位所有污染数据;而对于空间相关的粗差,当粗差率等于1.0%时,检测率不足50%.可见,粗差的空间相关性及较大的粗差率均会降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粗差检测算法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制造误差效应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传播问题,对全过程控制条件下超大跨度钢斜拉桥关键构件制造误差效应的效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由几何非线性平衡方程推导并建立了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效应传播方程.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苏通大桥为研究对象,就构件制造误差效应的形成过程、效应特性及其传播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误差传播方程应用和求解方便,适用于大跨度斜拉桥全过程施工控制误差效应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分析;不同类型构件制造误差的传播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随悬臂长度增大,主梁节段间制造角度的误差效应表现出典型的自收敛特性,而主梁节段制造长度的误差效应不具备自收敛特性,施工控制实施时应根据误差效应特性确定科学、合理的误差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6.
结合苏通大桥曲线段承台钢套箱的检测,对全站仪的三维坐标法测量点位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就全站仪的视准差、横轴的倾斜误差及后视已知点的定向误差对测量点位平面位置的影响和指标差对测量高程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在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功能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时,对仪器进行视准差、横轴的倾斜误差进行设置及高程值用盘左、盘右测量取均值可以取得较好的测量效果.对苏通大桥曲线段承台钢套箱的角点坐标放样数据进行计算,并建立了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在非线性滤波系统中,线性化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影响滤波精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提出联合粒子滤波方法,在减少线性化误差的同时,能够实时估计系统误差的大小并自适应地消除其影响.说话人跟踪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Partial safety factors must be evaluated precisely for the given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to ensure the certain level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due to uncertain factors. The current studies of partial safety factors do not consider human error in construction for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 mathematically model should be improved to simulate the partial safety coefficient concerned uncertainty factors which concern the effect of human error in construction. We employ the contaminated distribution to obtain the realistic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variance of variabl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which coexist with random error human error. The reasonable partial safety coefficient can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realistic valu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concerned the effects of random error and gross error.  相似文献   

19.
Partial safety factors must be evaluated precisely for the given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to ensure the certain level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due to uncertain factors. The current studies of partial safety factors do not consider human error in construction for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 mathematically model should be improved to simulate the partial safety coefficient concerned uncertainty factors which concern the effect of human error in construction. We employ the contaminated distribution to obtain the realistic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variance of variabl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which coexist with random error human error. The reasonable partial safety coefficient can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realistic value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concerned the effects of random error and gross err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