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利用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广泛的实例举证,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设计风格的不同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总结出东西方设计的差异主要源于文化差异这一结论,进而提出发展设计的新建议:发展多元化设计首先要发展多元化文化。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幽冥录》中《刘晨阮肇》的故事与美国小说家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的主题不谋而合。本文从二者同一遁世主题下作者对女性的不同态度入手,分析了女性在两者中的形象和她们所代表的事物。  相似文献   

3.
软实力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24(5):I0001-I0001
熟悉西方文化的人都知道,在西方人的家居中,最重要的地方不是客厅,而是厨房和洗手间;而在西方文明中,别的地方可以味道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7,(8)
正Tips:女性车厢,顾名思义就是只有女性乘坐的车厢。女性车厢一词来源于日本,指在地铁和列车中设置的只限女性乘坐的车厢,目的是解决骚扰和女性乘车困难等问题。目前为止,女性车厢在世界多地都有应用。相信不少将地铁作为日常出行工具的上班族们都体验过早晚高峰期的恐怖。人潮汹涌,人山人海,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出现不想下车的被挤下来、不想上车的被挤上去的情况。任你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众多的文明中,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相互冲突又相互吸引。当我们静下来阅读它们的时候,那些经典之作总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这思考最终让我们相信,东方文明中包涵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中的西方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同,它们走出了决然不同的两条路径,但同时它们又具有惊人的互补性。矛盾之中有和谐, 迥异之中有互补,成为这两大文明的宝贵交融。雕塑是一种物化了的文明实体,它记载下的文明的印痕或许比文字留下的更为客观。鉴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雕塑和西方  相似文献   

6.
串谋问题是委托代理理论的最新研究领域。通过文献分析,国内学者对串谋与防范串谋的理论及其应用,做了比较广泛地分析研究,提出了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防范串谋的差异性及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防范串谋问题开始超越经济管理领域向社会以及文化等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7.
平衡计分卡是上世界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企业战略管理工具和绩效评价体系,西方很多跨国企业都采用这种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重要手段。近些年,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中也逐渐盛行起来。本文对平衡记分卡的内容做了简短的介绍,并分析了它的价值角度,指出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4):74-81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女性车主的数量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所有购车的消费者中,女性的比例达到了23.7%;在所有购车的家庭中,22.1%的女主人有驾照。同时,中国市场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在家庭购车时,女性的意见往往影响着最终的购买意向。“虽然男性比例目前仍大于女性,但是考虑到许多帮妻子买车的男性消费者的存在,女性在汽车市场上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汽车业内人士如是说。汽车进入家庭的脚步日趋加速,女性用车的话题渐渐被提及。女性购车族在短短几年已经迅速成为国内市场一股中坚力量,POLO、雪佛兰、威姿……应该说,与以往相比目前车市中可供女性选择的车型越来越多。人有个性,车也有个性,都说不同的女人喜欢不同的车,亦如她们喜欢不同的化妆品、服饰一样,体现各自不同的性格魅力。人车般配就会相得益彰。不同气质的人喜欢开的车不同,从一辆车上甚至可以判断出车主人的品位。女性喜欢买什么车?她们选车的标准是什么?千娇百媚的女人们又各自心仪哪些车型呢?《世界汽车》杂志社联合天津空港汽车园共同举办了一场大型试乘试驾活动,让更多的女性离自己的爱车更近一些。此次活动我们精选了国内外20余款颇受女性青睐的车辆,让大家尽情试驾,同时,借此良机我们编辑部与部分《世界汽车》读者俱乐部的会员进行了很好的沟通。  相似文献   

9.
颜色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颜色打交道.人类对颜色的认知与运用既有很明显的共同处,又存在着一些差异.这表明社会文化对颜色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颜色词词义都有巨大的影响.反过来,颜色在中西方应用与翻译方面的不同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存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药驾(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rugs,DUID)中的女性,由于受用药特殊性及女性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特殊性的影响,具有与男性药驾不同的特点。近年来,女性药驾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逐渐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为促进相关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从三方面介绍了女性驾驶能力受药物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了该类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并对该类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碰撞试验中,后排女性假人评价得分普遍偏低.文章依据2012版新车评价规程(C-NCAP),通过对12款不同类型轿车(小型轿车、中型轿车及SUV)完全正面碰撞和正面偏置碰撞的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后排女性假人伤害原因,总结出2种正面碰撞试验中后排女性假人颈部和胸部是主要失分部位;假人下潜现象或趋势的发生是后排女性假人得分率低的主因;碰撞试验中后排乘员伤害性很大,此规律并没有因为车型大小及星级高低的不同而改变.该研究对后排女性假人约束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华信调查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家用轿车拥有者中,女性占51.4%,男性占48.6%,女性车主比例首次超过男性。女性驾驶者虽然比较细心,开车时大多数也都小心谨慎,但还是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往往都是司机本身的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如今,汽车已成为现代白领女性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女性与生俱来的感性特征让她们更挑剔汽车的内外之美,更看重与车相处所产生种种感觉和彼此的相互认同。而现实中,放在现代白领女性面前的是,同一车型而不同品牌的国产或是进口汽车差距并不大,又或是同一系列品牌的车型在中国同时有国产和进口两个版本,究竟选择国产车还是进口车成了她们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一份国际性的调查曾显示,有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的汽车看做朋友来拟人化对待,无论男性或女性,都有可能把自己的车当成同性或异性朋友,并在心理上和口头上给爱车冠以相应的呢称。这种现象,发生在分布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总体看来比例不低的人群身上。可以看出,不同性格、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以不同的视角观察,对车有不同的感知。  相似文献   

15.
陈岚  刘建 《轿车情报》2008,(3):196-199
汽车向来视男性为绝对的消费主导力量,但今时不同往日,汽车不再是男性的专属品,越来越多的女性需要购车。 女性选车时,往往会觉得一筹莫展。动力数据和一大堆看不懂的汽车名词,实在很让人头疼。 女性容易对外观漂亮的车型一见倾心,却忽视了车辆的内在。不仅如此,因为不了解,她们会受到销售人员的鼓吹而买下不实用的东西。 在三八妇女节及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本刊针对女性消费者买车时容易碰到的一些常见问题予以分析,希望能对准备购车的女性消费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吕焜  吴翘旋 《中国电动车》2006,(11):349-350
本文站在美术史学的高度,从东西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内在审美的诉求及不同艺术表现风格等角度切入,对中西写意雕塑的历史、现状、作品内涵、文化意义等层面进行比较,旨在从中挖掘出东方意象雕塑与西方抽象雕塑各自独立并彼此呼应的文化存在根源与价值基础,使我们在西风东渐、以西方雕塑潮流为体为用的中国当代雕塑文化语境中,认清我们民族传统雕塑精髓的价值,在我国丰富的传统雕塑文化中找到当代文化基因,借此确立我们自身的雕塑话语坐标,并在加强雕塑基础理论建设的基础上,以别具一格的意象特色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14,(7):36-42
<正>"风情"的书面意思是指人的仪表举止,多指女性。而"风情千万种"现在大多说的是女性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面貌,使人百看不厌的意思。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女性和驾驶、机械这些名词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接触并爱上了汽车、摩托车这些冰冷的机器。尤其是摩托车,当代表了柔美、内敛的女性,与硬朗、张扬外露的摩托车相结合,带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相似文献   

18.
“中产阶级”论是当今中西方国家社会阶级结构问题研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中西“中产阶级”论在其共同性基础上亦有所差别。这一概念被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从政治方面夸大化,而在中国却仅仅是一个社会概念。由于中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而界定标准及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西方“,中产阶级”人数众多,是其民主政体的支柱,但却难于掌权,人数明显在缩小。在中国,这一阶层呈过渡状,人数不算多,但在各阶层人数中的比重将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9.
理性的回归     
<正>"理性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家在做经济分析时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意思是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充满理性,即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认为:人只要做"理性经济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他就好像被一只无形之手引领,在不自觉中对社会的改进尽力而为。在一般的情形下,一个人为求私利而无心对社会做出贡献,其对社会的贡献远比有意图做出的大。汽车是个多变的行业。这个诞生于德国、壮大于美国的产业,其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20.
信息     
伊朗女性专用公交上路在伊朗,德黑兰市也允许男人和女人一起乘坐公交车,但必须要站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这给很多女性的出行造成了不便。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