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别对天然河砂和机制砂配制的C50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分析2种不同混凝土强度离散差异原因,设置4组不同配比的机制砂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砂种类、石粉含量、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配制的C50混凝土抗压强度离散性大于天然砂;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各龄期的轴心抗压强度值均小于原状机制砂混凝土及水洗机制砂;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先增大后降低,即存在一个最佳石粉含量值使得混凝土强度值达到最大值;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长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及轴心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机制砂对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多增加了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趋势,要加强早期养护;机制砂对于混凝土的收缩具有正负效应:当石粉含量较小时,负效应占主导,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粉含量超过一定值时,正效应占主导,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可以提高其强度,但需严格控制机制砂的石粉含量。  相似文献   

3.
余胜伟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2):102-104,113
以研究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为基本出发点,进行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及抗水渗透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将机制砂种类、石粉含量、矿物掺合量设为研究变量,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研究变量变化对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抗水渗透性能影响程度.试验研究表明: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增大砂类的掺加量,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显著提高,天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强于机制砂混凝土;掺入石粉含量从0.5%增加至3.5%时,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加强,但石粉含量从3.5%增加至7.5%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反而弱化;同一种类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越大,其抗渗等级越高;水洗机制砂相对于原状机制砂的抗渗等级明显较低;掺加粉煤灰矿物掺合料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早期开裂性能;掺入矿物掺合料后,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等级显著高于未掺矿物掺合料的机制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工程施工中需要采用很多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材料,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混凝土采用河砂已经很难满足逐渐增长的需求,为处理河砂供应紧缺的现象,我国有些省份已经开始采用机制砂来取代河砂,但是因为项目技术人员没有深入研究机制砂内石粉对水泥混凝土的作用,以及行业标准严格限制了机制砂内的石粉含量,极大限制着机制砂的推广使用。文章通过介绍机制砂内石粉性质与作用机理,详细阐述了机制砂内石粉含量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石粉是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石质细小颗粒,研究了机制砂中不同石粉含量对C3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新拌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能,从而确定合理的石粉掺量。试验表明,当石粉含量在7%~13%时,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变形能力、抗冻性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石粉含量在7%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在5%时弹性模量最大,5%~10%左右时抗冻性能较好;抗拉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机制砂部分或全部取代河砂作为细集料配制混凝土,通过开展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徐变试验,研究了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对各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徐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均随着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石粉含量为5%时,上述力学性能最优;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在7%以内时,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徐变度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
机制砂用作水泥混凝土细集料时,其与天然砂掺配比例及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通过不同机制砂掺量及不同石粉含量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的影响试验,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强度随机制砂掺量及石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州地区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机制砂中石粉的极限掺量,采用添加引气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从而达到扩展石粉含量上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贵州茅台酒扩建工程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是等量取代石粉的掺量,影响劈裂抗拉强度的关键因素是石粉含量。只要充分发挥石粉的作用,机制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机制砂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高机制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利用水平,立足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同时结合宏观性能测试和耐久性研究,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机制砂石粉含量、泥含量以及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混凝土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砂率,再次是泥含量;②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条件是石粉含量为12%、砂率为42%、泥含量为2.5%。冻融性研究表明:适量的石粉、泥含量、砂率可以优化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和空隙率,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