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胜伟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2):102-104,113
以研究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为基本出发点,进行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及抗水渗透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将机制砂种类、石粉含量、矿物掺合量设为研究变量,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研究变量变化对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抗水渗透性能影响程度.试验研究表明: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增大砂类的掺加量,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显著提高,天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强于机制砂混凝土;掺入石粉含量从0.5%增加至3.5%时,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加强,但石粉含量从3.5%增加至7.5%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反而弱化;同一种类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越大,其抗渗等级越高;水洗机制砂相对于原状机制砂的抗渗等级明显较低;掺加粉煤灰矿物掺合料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早期开裂性能;掺入矿物掺合料后,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等级显著高于未掺矿物掺合料的机制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分别对天然河砂和机制砂配制的C50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分析2种不同混凝土强度离散差异原因,设置4组不同配比的机制砂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砂种类、石粉含量、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配制的C50混凝土抗压强度离散性大于天然砂;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各龄期的轴心抗压强度值均小于原状机制砂混凝土及水洗机制砂;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先增大后降低,即存在一个最佳石粉含量值使得混凝土强度值达到最大值;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长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及轴心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机制砂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高机制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利用水平,立足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同时结合宏观性能测试和耐久性研究,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机制砂石粉含量、泥含量以及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混凝土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砂率,再次是泥含量;②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条件是石粉含量为12%、砂率为42%、泥含量为2.5%。冻融性研究表明:适量的石粉、泥含量、砂率可以优化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和空隙率,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鉴于机制砂与天然砂材料特性及在混凝土中应用的不同,对机制砂特性、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尤其是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及特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机制砂用作水泥混凝土细集料时,其与天然砂掺配比例及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通过不同机制砂掺量及不同石粉含量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的影响试验,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强度随机制砂掺量及石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效果,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设计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多组室内试验,研究了砂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等关键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其数值的选取除了需考虑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富余值较设计强度高出许多,可以通过提高用水量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用水量提高7~15 kg/m~3,其强度下降值仅3~5 MPa;机制砂混凝土须通过消泡剂、引气剂、降粘剂、保塑剂等小料复配技术优化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成果将明确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优化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设计理论,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石粉是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石质细小颗粒,研究了机制砂中不同石粉含量对C3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新拌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能,从而确定合理的石粉掺量。试验表明,当石粉含量在7%~13%时,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变形能力、抗冻性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石粉含量在7%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在5%时弹性模量最大,5%~10%左右时抗冻性能较好;抗拉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宋金辉 《交通标准化》2013,(16):148-151
分析我国机制砂生产与应用中的难题,较为全面地介绍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以及高含石粉机制砂混凝土配制技术与方法。研究表明,高石粉机制砂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且大大扩大了机制砂的应用范围,可降低机制砂生产成本,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
利用机制砂部分或全部取代河砂作为细集料配制混凝土,通过开展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徐变试验,研究了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对各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徐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均随着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石粉含量为5%时,上述力学性能最优;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在7%以内时,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徐变度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机制砂对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多增加了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趋势,要加强早期养护;机制砂对于混凝土的收缩具有正负效应:当石粉含量较小时,负效应占主导,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粉含量超过一定值时,正效应占主导,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可以提高其强度,但需严格控制机制砂的石粉含量。  相似文献   

11.
机制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机制砂的一般性能,并根据机制砂石粉含量的不同,分别对比试验,最终确定适合的高标号混凝土施工的最佳石粉含量,再根据石粉的最佳含量的机制砂与天然河砂的比较,阐述了机制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工程施工中需要采用很多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材料,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混凝土采用河砂已经很难满足逐渐增长的需求,为处理河砂供应紧缺的现象,我国有些省份已经开始采用机制砂来取代河砂,但是因为项目技术人员没有深入研究机制砂内石粉对水泥混凝土的作用,以及行业标准严格限制了机制砂内的石粉含量,极大限制着机制砂的推广使用。文章通过介绍机制砂内石粉性质与作用机理,详细阐述了机制砂内石粉含量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细度(比表面积150m~2/kg、350m~2/kg、550m~2/kg)的石灰岩机制砂石粉对C60机制砂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细度的变化对C6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石粉细度的减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C60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但是对混凝土抗冻性无显著影响。C60机制砂混凝土的干缩随着石粉比表面积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贵州地区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机制砂中石粉的极限掺量,采用添加引气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从而达到扩展石粉含量上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的修建已经从平原微丘区域向山岭重丘区域全面推进。桥隧在建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施工中混凝土的用量也越来越多,但是混凝土用河沙运距太远造成施工成本很高,且影响工程进度,因此用机制砂代替河砂势在必行。通过试验对含有一定量石粉的机制砂,掺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配制的高标号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成果在汝郴高速公路15标桥梁上部构造中进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泌水是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一个重要特征,必要的、适量的泌水会补充混凝土拌合物表面蒸发的水分,降低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工作性差的混凝土拌和物,大量泌水是常见现象之一。通常通过多种措施限制混凝土的大量泌水。主要从机制砂砂率和石粉含量以及混凝土坍落度、水灰比等方面对机制砂混凝土泌水率进行了研究,提出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机制砂在重庆以及周边地区得到有效的利用,机制砂混凝土的研制、应用及推广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对重庆地区的机制砂进行技术性能检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各厂家的机制砂基本属于粗砂范围,石粉含量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砂的性能优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验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地区由于缺乏优质天然河砂资源,为了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利用石灰岩等石材生产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成为解决这一瓶颈的有效途径。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入大量石粉,本文通过开展石粉对胶砂流动度及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适当超出国标规定的石粉含量限值,在能够保证工作性及强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机制砂的生产效率,避免原材料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只要加强试验检测手段,严格控制机制砂的质量并把石粉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其质量稳定,即可满足混凝土用砂的各种技术要求,同时还可降低工程成本,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技术性质影响应当以混凝土的不同强度等级区别处理,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石粉掺量在16%以内时,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强度、工作性、抗渗能力都逐渐提高,当含量为16%时效果达到最佳,中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4%~12%的石粉含量使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呈最佳,对抗渗性能影响不大,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的最佳石粉含量为3%~4%,石粉含量超过7%时,工作性和强度性能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