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厂,繁重的批铲工作,基本上已由碳弧气刨所代替,但是,手工碳弧气刨仍然存在效率低,仰刨时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缺点。工人同志为实现碳弧气刨自动化,在有关技术人员协助下,设计并制造了这台全位置自动联弧气刨机(见图)。气刨机经有关方面鉴定。认为所加工刨槽平直光滑均匀,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气刨效率高、速度快,能对船底、船舷纵焊缝、舷部角焊缝及大接头进行气刨,可使70~80%的气刨工作实现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由以中船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为主、求新、芜湖、武昌造船厂参加的集编组编制的中、小型船舶船体建造精度标准于今年五月份在杭州市审查通过。本标准主要对钢材表面质量、放样、划线与号料、气割、加工、装配精度与修整、部件装配、船体焊缝碳弧气刨、焊接、分段装配、船台安装、船体主尺度及变形、吃水标志和于舷高度等十三大类做了规定。本标准按以下各项原则进行编制:(1)适用于船长小于90米的钢质船舶;(2)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合理性;(3)  相似文献   

3.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尤其是客渡船、交通艇之类的小型船舶,船体线型变化较大,且相对尺度小,在焊接时多为手工施焊。就是大型船舶建造中手弧焊亦占有很大比重。手弧焊焊缝质量与焊工的技术、设备、工作环境有关。本文仅就钢质船体手弧焊焊接质量检查中的常见缺陷,对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过程中,厚板焊接质量是全船建造质量和建造周期控制的关键。围绕船体建造阶段厚板焊接工作量大、厚板散热快、预热要求高等难点,通过对厚板区域焊缝产生的缺陷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及分析,对现场技术施工进行研究与改进,并结合超声探伤新技术的应用,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及指导焊接施工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了2.1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厚板区域焊缝超声探伤的一次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把握好船舶船体建造检验的重要节点,是提升检验质量及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船舶建造质量的前提保障。本文将对船舶船体建造检验节点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分析船舶船体建造前的检验检查工作要点,进而探讨建造过程中的检验节点控制策略,包括CM节点精度检验、船体结构骨架检验、船舶外板刨缝检验、焊接质量检验、船体密性试验检测、下水前检验和航行检验等,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全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大量的钢板通过电焊拼接起来组成了庞大的船体,还有无数的构件通过电焊连接起来,组成了船体的各个支撑部分。据统计,一艘16000吨货船焊缝长86700米,一艘27000吨货船焊缝长达191448.9米。每道焊缝焊接后都要除焊渣和飞溅,特别是板厚较大的多道焊焊缝,需要反复清除多次,如除不干净,就会影响焊缝质量。这种大量的除渣  相似文献   

7.
焊接工作之所以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船体焊接工作量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左右,焊接成本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50%。焊接生产效率和成本直接影响船舶建造周期和生产成本。同时焊接质量不仅与船体建造质量密切相关,而且最直观地反映船体建造质量。因此,凡造船工业发达的国家,尤其是日本各造船厂,都把降低焊接成本,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作为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曹廷 《江苏船舶》2011,(4):43-44
客渡船、交通船等小型船舶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由于其尺寸相对较小且船体线型变化较大,在焊接时多为手工施焊。沿江分布数量众多的中小型船厂,船舶手工焊仍是主要甚至惟一的焊接手段。本文对焊接工艺评定、焊缝缺陷及其修正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对手工焊接工艺、焊缝质量的检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厂同西江造船厂等单位协作,试制成功了一种TBJ型多向自动碳弧气刨机。TBJ型多向碳弧气刨机,借助柔性磁性轨道,可对工作进行平、竖、横、仰等各种位置的刨槽操作。这种碳弧气刨机可以自动替换和送给碳棒,并根据电弧电压自动调节送棒速度,小车在碳棒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垂直面横向对接埋弧自动焊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焊接工艺、焊剂的敷设、焊缝跟踪,以及焊接小车行走等技术问题。从装备和工艺技术上形成船体自动横焊新技术,实现船体垂直面横向对接焊缝的自动横焊技术突破。该技术将提高焊接生产质量和效率,缩短造船周期,改善焊接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产环境,并为今后新型、大型船舶的建造提供焊接工艺、装备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项国内领先的焊接技术——焊剂型双丝单面埋弧自动焊工艺技术签定会日前在上海通过鉴定。这项新工艺是沪东造船厂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艰苦攻关完成的。这项新工艺,经在平面分段流水线焊接工位上运用,效果显著。它与常用的埋弧焊法相比,焊接效率可提高3~4倍,而且无需翻板,也不需要进行碳弧气刨,具有减少工作场地、加快分段建造等优点。另外,这项新工艺在一些船舶上使用证明,焊缝正反而成形美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化学品船中不锈钢槽型舱壁焊接的现状,应用机器人焊接集成系统进行不锈钢槽型舱壁的焊接试验,通过试验方案的介绍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适用于不锈钢槽型舱壁机器人焊接的优选工艺参数,验证将机器人焊接集成系统应用于不锈钢槽型舱壁焊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手工焊接,机器人焊接快速、稳定、光顺的焊缝成形证明焊接机器人在槽型舱壁结构自动焊接方面的高效性,并且可实现槽型舱壁大跨度复杂轨迹路径的连续焊接,为机器人焊接集成系统在不锈钢船体建造过程中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视觉在船舶焊缝缺陷识别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会受到极端恶劣的气象条件影响(海浪、海风等),导致船体结构出故障。由于大型船舶的甲板、船体等壳状结构均采用焊接的方式组成整体,因此,船舶焊接的质量决定了船舶结构强度和防水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船舶的焊接质量,必须要进行焊缝的缺陷识别与检测。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船舶焊缝识别系统,对改善船舶焊缝的缺陷检测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船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降低船体结构的性能,还会使得建造精度难以控制,从而最终影响到船舶建造质量.本文以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利用ANSYS非线性分析有限元程序,对船体结构焊缝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焊接顺序、构件尺寸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分段焊接可以有效降低残余应力的峰值,尤其是对控制横向残余应力更为明显,焊缝方向上的残余应力会造成较大的残余变形.本文研究结果为优化生产工艺,控制残余应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光电自动碳刨机是在手工碳弧气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适用于以不大于15°的倾角对钢板进行平面刨槽。小车移动速度为0~1.2米/分,碳棒给送速度为0~0.25米/分,均采用可控硅无级调速。在进行自动碳刨时,小车的起步和停止由光电管控制,碳棒可以自动调换。碳棒直径为6~10毫米。碳刨电源用AB-500型直流弧焊机,亦可采用大容量的硅整流电源。刨槽时采用反极性,电弧电压为38~42伏,工作电流为350~600安,空气压力为4~5公斤/厘米~2。  相似文献   

16.
船体结构件在装焊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降低船体焊接结构件的性能,还会使船体的建造精度难以控制,从而影响了船舶的建造质量。本文阐述了在建造船体过程中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整体结构中,各个部件的尺寸不协调,强行装配而产生残余应力;另一类是材料内部产生各区域之间自平衡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7.
陈彤  陈岗军 《船海工程》2007,36(2):38-41
对中小型船舶建造中常用的船体总段大合拢方法,包括合拢前的工艺准备、合拢的工艺过程、防变形手段和质量控制以及环形焊缝的焊接等作了全面论述,提出在大接头焊接缝加马板;加放焊缝横向收缩补偿量等控制变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船体建造中,焊接工时约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焊接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50%。船舶焊接质量是评价船舶质量的重要指标,焊接的生产效率也是影响造船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舰船科学技术》2015,(3):222-225
焊接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促进船舶制造业的繁荣兴盛发挥了重要作用。焊接工件质量问题是船舶安全中的重点问题。在本文中,针对搅拌摩擦焊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介绍搅拌摩擦焊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分析搅拌摩擦焊的焊缝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基于搅拌摩擦焊的船体焊缝Matlab分析方法。首先使用Matlab的小波分析工具箱对焊缝缺陷图像进行降噪与特征提取;然后使用LS-SVMlab Toolbox进行分类识别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atlab相关工具箱可对焊缝缺陷进行有效分析,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为得出不锈钢螺母的合理焊接工艺,本文选取了两种不同规格的焊条,开展了典型船体钢骨架结构的螺母焊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哪种规格的焊条进行焊接,从宏观焊缝质量来看,绝大部分螺母四周的角焊缝成型良好;从焊接变形情况来看,整体上船体钢骨架结构的面板焊接变形不大;采用直径Φ2.5焊条焊接的焊缝质量优于直径Φ3.2焊条焊接的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