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筒盖的开盖动力学模型和电液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基于Simulink仿真技术搭建了筒盖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跟随筒盖角速度/时间曲线与角度/时间曲线的反步控制器,经过仿真与试验验证,筒盖角速度跟踪误差明显减小,说明了反步控制算法在筒盖控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某型弹道导弹发射装置筒盖系统开盖过程入手,分析了现有筒盖系绩的开盖平稳性,并给出了一套提高开盖平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力式垂直升船机具有大载荷、大行程、变载荷的特点,它要求系统能够可靠、平稳、安全运行,因而需解决负载变化状态下的阀控系统流量稳定性以及变流量状态下的压力稳定性等技术难题。采用比例换向阀+压力补偿器、比例流量阀+压力补偿器的模式实现了变负载状态下调平、均衡油缸的速度稳定可调,以及流量变化状态下夹紧系统卸荷压力可控,使系统运行平稳、可靠。  相似文献   

4.
陈燕平  汪华  李杨 《机电设备》2010,27(4):32-35
针对某船用主推进调距桨装置液压系统,建立了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在AMES-im液压系统专用仿真软件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分析与优化研究.即在液压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选用不同额定流量的电液比例换向阀,仿真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实现与螺旋桨调距液压油缸的最优匹配,并通过对螺旋桨负荷工况下的螺距比采用PID控制,实现桨叶螺距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使油缸在上端或处于行程中间位置时与自重等达到平衡而停止动作,可使用背压阀,不过这种平衡回路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由于各个背压阀的特性不同,要使几个油缸同步动作是困难的。另外,如果油缸和背压阀之间的液压元件因破损等而漏油,油缸就会快速动怍,产生危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如图2那样的液压回路装置。当油缸上升时,液压油由四通阀的 A 口通过背压阀、先导式二通阀流入油缸下侧油腔。这时,油缸上侧油腔的液压油,经油路2,通过四通换向阀的 B 口、R 口回到油箱。油缸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筒盖系统模态和筒口压力场规律,得出筒盖系统最大载荷是由耦合共振引起的结论。根据该结论,提出了在筒盖锁定器与其连接支撑之间增加阻尼器的降载方案。经理论分析,该方案可大大降低筒盖系统在筒口压力场作用下的最大载荷。  相似文献   

7.
应用AMESim软件对自行设计的双向液压锁进行了建模仿真,具体分析了阀口的流量压差特性和启闭特性,得到双向液压锁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双向液压锁在阀控缸系统中应用的仿真,系统运行良好.最后,利用AMESim进行了同一系列双向液压锁的结构参数设计,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潜艇通气管进气阀结构优化,减小进气阻力,对潜艇的节能降耗和工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进气阀的阻力特性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阀盘行程和进气角度这2项参数进行调节与分析,得到进气阀阻力及结构的相关规律。[结果]结果显示:进气阀压力损失随阀盘行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在阀盘行程h244 mm之后继续增大阀盘行程对降低压力损失的贡献不大;当进气角度θ65°时,进气阀压力损失会急剧上升,而当进气角度θ65°时,角度变化对进气阀压力损失的影响不大。[结论]研究表明,阀盘行程和进气角度对进气阀阻力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结构优化,可显著降低进气阀的进气阻力,所得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原海洋石油161平台液压升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主液压系统流量不能适应负载的变化,平台升降过程中易发生倾斜,液压系统冷却不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在主液压系统中增加压差控制阀组,在单桩提升油缸液压系统中增加负载平衡阀组、油缸同步元件及电磁控制阀,在主液压系统回油管路上增设冷却器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货油蒸汽供给阀开度的自动控制,设计蒸汽供给阀动作的液动控制方案,通过主动油缸和从动油缸的运动关系,实现对蒸汽供给阀开度的远距离控制。确定以液压为动力源的计算机控制比例溢流阀,搭建主动油缸和从动油缸带动蒸汽供给阀系统实验平台,先对主动油缸和从动油缸跟随性、偏差性、可控性进行系统测试,再进行阀门开度PID控制的测试。结果表明,蒸汽供给阀的液动控制方案实现对蒸汽供给阀阀门开度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