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在现代交通物流运输方式中,船舶航运占有非常大的份额,是社会生产和商品交流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善船舶航运中的交通问题,提高海上航线的利用率,降低海上航运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海上航运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船联网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被开发出来的,船联网与VANET网络可以显著改善船舶的通信能力,促进导航信息、航迹数据等传递。本文重点研究了船联网中VANET网络的路由协议和优化算法,并对VANET网络中的路由数据传输进行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船舶互联网络成为研究的热点,船联网将船舶之间、船舶与岸基之间互联互通,有效地促进了海上航运物流、海上军事侦察,以及其他作业的效率。本文研究船联网的信道抗干扰技术,重点针对船联网中的水声信道通信网络中多径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多径效应是降低船联网中水声通信系统信息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对于改善船联网中水声通信的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海上航运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海上运输的航运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海上运输事故的预测模型是指基于一定的数据基础,结合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对一段时间内的船舶运输事故进行预测,并指导海上交通管理。本文结合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法,同时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分类技术,建立海上运输的事故预测模型,并详细介绍该预测模型的事故预测步骤。  相似文献   

4.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与其他船舶及基站的通信方式以无线通信为主,其中,VHF超高频无线通信的通信效果最好,应用也最为广泛。与此同时,VHF通信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通信带宽相对较窄,同一时间段可传递的数据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等。船联网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式的新型通信网络,充分结合了物联网技术,对实现海上航运智能化、人性化等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船联网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了船联网中的异构网络信号变换技术和信号预测技术,对改善船联网的通信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船舶的定位和调度系统包含船舶位置、航行状态、航线交通状况和船舶通信等信息,对提高航运物流水平、应对海上突发事故和船舶导航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随着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船舶调度系统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本文主要结合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和AIS技术,对传统的船舶调度系统进行优化,提高了船舶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局域网和卫星通信的工业网络获得了迅速发展。船联网是一种将物联网和船舶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船舶网络,这种网络的设计目标在于优化船舶之间、船舶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水平,提高船舶调度和物流管理。本文分析了新型船联网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开发了船联网数据存储与信号切换的硬件系统,并重点研究了船联网跨区域的数据关联与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马六甲海峡(见图1)和新加坡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东连中国南海,西接安达曼海,扼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航运咽喉,通航历史悠久,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堪称"战略走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宗商品如石油、矿石等原材料进口猛增,推动海上运输船舶大型化、密集化发展,这些商品大多经由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这一"海上生命线"运抵中国。  相似文献   

8.
海上航运公司为了降低航运成本,提高航运效率,必须对集装箱运输船的航线进行高效的管理,通过合理的集装箱航线调度,可以降低集装箱船舶的资源空置率,从而使自己在航运竞争中获得优势。由于海上航线数据量非常大,对船舶进行高效的航线调度必须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本文主要针对船舶多航线的实时调度算法进行研究,基于Mongo数据库架构,建立了海上集装箱运输船的多航线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海洋运输越来越密集,很容易出现海洋运输事故,为此必须要通过多种监测手段,对海上运输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运用混合式ISAR图像处理软件能够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对海上运输进行安全规划科学管理,本文通过对海上船舶目标混合式图像处理软件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机载雷达对海洋目标的成像原理,并且建立ISAR成像模型,有效提高海上船舶目标的混合式ISAR图像的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无船承运人是指不经营国际运输船舶,但以承运人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签发自己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向托运人收取运费,通过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国际海上运输经营者。正确理解无船承运人概念,需明确以下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介绍船行波的两种算法,着重运用Flory-Remery算法通过OPTIMOOR系泊软件,结合巴基斯坦某港7.5万吨级煤码头,分析临近进港航道建设码头泊位时船行波荷载对码头泊位上系泊船的影响,并提出不影响系泊船正常作业的临界航速,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船舶舱群配载算法在集装箱分布排列最优计算过程中,忽略了空间分布的约束条件,导致计算结构的适应值非最优值,降低了船舶空间使用率,增加了船舶运输成本的投入。因此,提出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研究。通过建立船舶舱群配载约束条件模型、配载分布数据模型与自适应优化模型,完成对集装箱船舶舱群配载过程中集装箱分布适应量的约束优化,通过对分布适应函数量的条件约束,获得分布最优量,完成优化计算。通过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在集装箱舱群配载仿真测试中的配载量大于传统算法的配载量,提出优化算法效果明显,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双船系靠LNG泊位对系泊稳定性要求高,而目前尚无船行波对双船系靠泊稳定性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以Flory-Remery单船系泊船行波荷载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双船系靠泊位的特点予以修正,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船行波过程对双船系靠泊位系泊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典型系泊条件下,双船系靠泊位系泊倒缆受力及纵移运动量受船行波影响最大,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50 m时系泊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00 m时系泊稳定性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50 m时系泊稳定性基本不受船行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由于存在外部的相位干扰,常常导致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不完整,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在船舶尾迹图像识别与跟随时,其图像质量也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当电磁波信号照射到船舶目标时,其船体的散射系数会造成较大的不确定,此时的SAR图像中的尾迹图像的斑点噪声会发生非线性的变化。本文主要设计一种算法,能够显著降低这种非线性的变化,进一步增强SAR图像的质量,在对噪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增强尾迹SAR图像的识别成功率,同时改善船舶尾迹细节特征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炜  崔鲁宁 《舰船科学技术》2012,(4):107-110,115
近年来舰船安全性与舰船生命力一样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进行舰船安全性设计,在分析舰船安全性和生命力的内涵、技术途径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从特点、作用条件、作用时段、作用范围、度量指标、实现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共同点,而且密切相关。在舰船装备研制中除了并行开展设计、研究和验证工作外,还需要以事故风险为核心开展共性研究,以便系统地解决舰船安全性和生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郑忠  徐鑫 《江苏船舶》2009,26(2):23-25
分析了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方式,重点介绍了压载水处理系统的不同点,并以实船为例,介绍了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船舶压载水引起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海事组织(IMD)对其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宁  鲍君忠 《世界海运》2008,31(3):15-16
船舶搁浅是海上应急处置中相对常见的险情之一。船舶搁浅后船员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船体固定方法以便船舶能够顺利脱浅。为此笔者介绍常见的船舶搁浅方式、常用的固定船体的方法,重点介绍固定船体的时间、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船舶大型化对船闸节点通过能力的增长既有利也有弊,针对船舶大型化对船闸通过能力的动态定量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基于现实规则的船闸数值排档模型,结合构建的大型化船舶发展趋势序列,计算得出船舶大型化后的过闸载质量、过闸船数和闸室面积利用率等船闸通过能力关键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船舶的大型化对过闸能力的提高并非全部为有利影响,呈现总体增长,局部跌坎下降的趋势。结合标准化的大型化能有效提高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9.
唐兆军 《中国海事》2012,(12):39-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进口的需求量也相应地越来越大,我国现在的能源对外依赖已经达到了56%,石油进口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对石油的运输主要是依靠海上运输,尤其是大型VLCC的运输,同时从安全可靠性、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考虑,船靠船作业完成的油运比重也越来越大,频次越来越多,而为了能够安全顺畅地完成海上过驳作业,提前做好操作计划、做好作业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工艺孔设计是船体生产设计基本内容之一。开设工艺孔是船舶建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施工环境,缩短建造周期,保证生产安全和建造质量。介绍了船舶临时工艺孔的设计依据、一般原则、设置各类工艺孔的要求和常用方法以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供船厂进行工艺孔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