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减振降噪措施简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船舶减振降噪措施的采用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措施主要包括螺旋桨的减震降噪、机电设备的减振降噪以及避免共振。各种减振降噪措施的采用不仅要强调效果,同时必须考虑到经济性,所以减振降噪只要达到合理适度、满足使用要求的效果就可以。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船舶修理工作中,对于开展振动噪声控制的原因、操作方法、评价指标等都还缺乏科学的认识。文章结合某船修理过程,对其减振降噪设施进行专业的维修管理和保障研究,解决减振降噪设施的修理及振动噪声控制等问题,确保该船修后总体振动噪声性能指标不低于修理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春江  胡浩  崔濛 《船舶》2019,30(4):68-74
科学考察船的空调通风系统噪声不仅会影响到科学家进行海上实验,而且对船员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故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是科学考察船的重要工作之一。该文结合“东方红3”号实船,介绍了该类船的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的特殊性,同时提出通风系统减振降噪设计的方法和措施,为科学考察船以及类似船舶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技术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浦军  胡卫国 《船舶工程》2017,39(8):43-45
为降低某船用转运装置泵站机械振动噪声,改善船舶工作环境,采用隔振等方法对转运装置液压泵站进行减振降噪改进,并进行了振动和噪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转运装置泵站的振动噪声大大降低,船舶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160-164
欧洲国家海军以作战使用为牵引,始终将隐蔽性作为设计的核心,其中减振降噪技术是国内外舰艇研发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从海军防御、海洋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海上安全和安保、服务业、研发和工程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法、德、英等国海军潜艇减振降噪工作主要特点及相关产品,从中得到潜艇减振降噪技术最新进展,为我国海军及时掌握国外先进理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某船用转运装置泵站的机械振动噪声,改善船舶工作环境,采用隔振等方法对转运装置液压泵站进行减振降噪改进,并进行振动和噪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转运装置泵站的振动噪声大大降低,船舶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用调整结构形式和敷设阻尼涂料2种措施降低船舶某居住舱室的振动与噪声收效甚微的问题,尝试采用船用浮动地板进行减振降噪,浮动地板原理、浮动地板构成、浮动地板施工工艺、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验证船用浮动地板的减振降噪效果。运用浮动地板后,经过专用仪器测量,振动和噪声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对其他舱室的减振降噪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减振降噪     
正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减振降噪技术需求与日俱增。一直以来,减振降噪是各工业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船舶运行期间,需要借助螺旋桨、主机和推进系统等动力机械与风机、泵等辅助机械装置方可产生运行动力。然而,船舶机械作业时产生的高强度振动与噪声,给船舶乃至船上人员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是影响船舶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讨论内装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小型船舶的内装工程实例说明内装设计结合船舶结构、舱室布置、防火绝缘、减振降噪、地板敷料和家具布置等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常规船舶舱室空调通风管路能够完成船舶舱室的通风任务,但受船舶在海水中行驶,时常遭遇不确定性大风影响,管路存在振动频率与噪声较大的不足,为此提出船舶舱室空调通风管路减振降噪方法研究。引入通风管路流体动力学,基于Kip Stephen Thorne振动原理计算,构建减振降噪模型;合理选材提升通风管路材料阻尼性,优化包覆声学材料,实现船舶舱室空调通风管路减振降噪方法的研究。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方法研究较常规方法减振77.24%,降噪81.13%。  相似文献   

11.
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立冬  喻浩  王暖 《中国造船》2002,43(2):44-49
本文针对某型号测量船主要噪声振动源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减振降噪综合治理研究,其中主机采用低频大载荷隔振器的单层隔振、辅机采用浮筏隔振装置、机座采用局部阻尼处理等措施。由于该船采用了先进的浮筏技术及其他隔振措施,在提高船上测量系统读取数值精度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船上水声设备测绘工作环境和船员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该船的设备使用寿命和船员体力极限。本船自噪声在低航速时已淹没在海洋背景噪声之中。特别是该船减振降噪装置在系统的声学匹配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经实船验证,效果良好,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对减振降噪技术在各型舰船上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为协助船厂和船舶设计单位在船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舱室噪声等级的可控性,有效节约成本,中国船级社(CCS)推出船上舱室噪声控制技术服务。该服务贯穿船舶设计、建造试验的各个阶段,主要包括以下服务内容:一是船舶减振降噪的相关技术培训:IMO噪声规则要求、CCS相关标准及要求、船舶减振降噪技术等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13.
深水海底支持船减振降噪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深水海洋工程船为例,介绍了船舶减振降噪方面的设计方案和改善举措,以达到减振降噪效果。根据国际海上安全委员会《船上噪声等级规则》和船级符号要求,研究在设计和建造不同阶段减振降噪的方法,为船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为其他类似产品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上对船舶降噪性能的越发重视,并将《船上噪声等级规则》列入强制性执行的规则之后,对造船行业及其配套行业的降噪要求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文章以符合挪威DNV NORSOK建造标准的某海工平台项目为例,对其内装耐火隔音材料在隔音、减振性能上进行改进研究及总结,也为其他类似对隔音和减振方面具有高标准要求的船舶或海洋工程项目提供了较为有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船舶减振降噪性能优越,对实现降低船舶振动响应、提升船舶安静性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FEA和SEA理论,在有限元软件Abaqus和统计能量分析软件VA-One中分别对复合材料船舶低中频段、高频段振动响应噪声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复合材料厚度和铺层工艺,提出2种优化方案。船舶振动噪声数值预报结果表明,振动源周边位置即主机基座的结构设计对于船舶减振降噪性能影响较大,改进后的优化方案2相对于初步设计方案的平均振动总级降低2.8 dB,相对于钢制船舶降低5.1 dB,说明复合材料船建造可通过改变工艺提高减振降噪性能。  相似文献   

16.
宋现国  赵日定 《船舶工程》2015,37(12):93-97
从船舶建造单位的角度,以某系列海工船试航振动噪声数据为基础,分析海工船振动噪声源及其对各舱室的影响程度,并在后续船上采取了相应的减振降噪技术措施,经试航验证相应措施的效果令人满意。给出了类似海工船振动噪声控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我国船舶减振接管选用型谱,同时打破欧美发达国家减振接管的技术封锁,我国新研制了JYXR系列、CKXT系列和CKST系列等新型减振接管或接头,为船舶管路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设计减振接管隔振效果试验台架,验证试验室测量船舶管路隔振性能的可行性,同时对国产CKST系列可曲挠接头和进口金属软管的隔振效果进行对比试验,探索船用减振接管隔振效果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国产CKST系列可曲挠接头的隔振效果优于进口金属软管,CKST系列可曲挠接头可广泛应用于舰船研究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18.
科考船等对水下振动和噪声要求较高的船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力推进形式,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介绍了电力推进船舶机舱内主要振动噪声的产生原因,阐述了电力推进船舶机舱内振动噪声的控制技术,具体包括电站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和螺旋桨的减振降噪措施。经实船验证,本文所采用的措施减振降噪效果优异,指标明显低于DNV船级社对电力推进船舶的噪声要求,可为今后对水下辐射噪声要求较高的船舶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VA one软件平台对某散货船尾部试验模型进行噪声预报及控制效果分析。分析中采用的是统计能量分析法(SEA),在验证计算方法正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新规范标准对10个主要舱室的噪声水平进行预报研究和比对,分析其中舱室噪声超标的可能原因。然后对该分析模型进行不同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吸声技术、隔声技术和阻尼减振技术,并比较在不同位置敷设阻尼材料的降噪程度。研究表明:采用吸声、隔声和阻尼减振技术对降低船舶舱室噪声有显著效果,在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材料,仅对非激励源舱室降噪效果明显,且约束阻尼要比自由阻尼结构对噪声控制效果更有优势。研究结论可以作为船舶舱室噪声实际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分析某船典型舱段舱室噪声,从船舶舱室噪声的传递途径入手,找到船舶舱室噪声主导传递途径、主导分量,开展典型舱室噪声综合预报,探索船舶典型舱室振动噪声的优化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典型舱室噪声的减振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