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布放回收是潜艇使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最佳方式之一,而UUV自航出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首要问题。首先,根据潜艇发射自航鱼雷的技术要求来建立UUV自航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通过计算分析求得UUV自航出管所需满足的条件。随后,在鱼雷内弹道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UUV在鱼雷发射管内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受力和速度进行实时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UUV自航出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因此,可通过设定恰当的性能参数来实现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布放回收是潜艇使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最佳方式之一,而UUV自航出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首要问题。首先,根据潜艇发射自航鱼雷的技术要求来建立UUV自航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通过计算分析求得UUV自航出管所需满足的条件。随后,在鱼雷内弹道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UUV在鱼雷发射管内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受力和速度进行实时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UUV自航出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因此,可通过设定恰当的性能参数来实现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自航布放无人水下航行器(UUV)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建立内弹道的数学模型,并对UUV自航布放的出管时间和出管速度进行实时仿真,同时,还对几种典型口径UUV自航布放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和分析,从理论上对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仿真结果表明,选取500mm口径的UUV,通过潜艇的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进行自航布放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舰船科学技术》2014,(12):186-191
UUV发射鱼雷过程中,由于自身体积小,质量轻,在受到鱼雷扰动的情况下,其速度和姿态角将发生改变。本文通过研究UUV和鱼雷在发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关系,建立UUV在发射过程中的运动模型以及鱼雷在自航发射过程中的内弹道模型,并得出鱼雷出管时UUV的运动参数,为验证UUV自航发射鱼雷的可行性提供依据。对UUV自航发射鱼雷过程的变参数进行分析,为UUV自航发射鱼雷试验以及发射装置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潜艇布放回收UUV方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潜艇鱼雷发射管、巡航导弹发射管、潜艇背驮和坞载4种布放回收UUV的方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他们的工作原理、使用过程和装备对象,简要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要求。巡航导弹发射管布放回收UUV,具有对潜艇总体性能影响小、布放回收UUV种类多和数量大、可满足一次成组使用不同UUV的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双L形设计的8具发射管是为214级新型潜艇研制的,该武器发射装置具有良好的发射装置和系统。水雷可由发射管布放,鱼雷可以靠自身推力出管或靠外部能量发射出管,该发射装置还可发射导弹和使用特种器具。介绍压缩空气发射,推力活塞发射和水发射技术以及不同系统的武器发射装置。  相似文献   

7.
雷翔宝  代义军 《船电技术》2001,21(2):14-20,,43,
鱼雷在发射启动后可能卡在发射管内,此时电池舱已进入海水而开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导致温度上升,如果由电池舱传到战斗部的热量使得战斗部的温度上升到85℃,战斗部就会发生爆炸,其后果不言而喻,本文就鱼雷发射卡管的安全性进行了理论估算,为鱼雷的设计提供热安全性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直观、量化地描述鱼雷在发射出管的运动状态,研究质浮心间距对于鱼雷航行质心轨迹及姿态角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鱼雷发射的网格模型,运用重叠网格方法和6-DOF方法对鱼雷出管的运动状态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鱼雷运动时质心轨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姿态角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质心轨迹和姿态角随发射速度的变化规律和质浮心间距对于鱼雷运动姿态角的影响,以及鱼雷运动时的瞬态速度场分布。为鱼雷发射后运动姿态的调整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南集团技术》2003,(3):48-48
介绍了美国海军水下作战中心(NUWC)正在用Manta试验运载器(MTV)来论证及评估开发未来的水下无人运载器(UUV)。设想将整个UUV固定在潜艇的首部,可以放出执行侦察、通信甚至作战等诸多任务,又能回收固定在宿主船的外壳上。如水下无人通信运载器(UUCV)可用于水下声通信,水面无线电波联系等;其尺寸可以为53英寸/70磅至重型鱼雷。在文中一张构想图中,则在UUV上还有4个鱼雷发射管。图5。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各种雷弹发射管轴线测量方法的不足,结合鱼雷发射管实际构造情况,提出了利用激光测量技术和曲面拟合技术实现雷弹发射管特征参数提取的方法,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测量方法思路新颖、原理正确,消除了人为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雷弹发射管所有作用面的监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