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银川滨河黄河大桥东水中引桥为双幅(5×80)m曲线连续钢-混组合梁桥,由开口钢槽梁和预制桥面板结合而成。桥位处施工场地受限,冬季长、冻土深。为实现冬季连续施工,该桥利用单侧场地,充分发挥钢-混组合梁的结构特点,采用无跨间支撑的整联横移技术进行双幅箱梁施工。在施工中,对地基进行冻结处理,在冻土上设预制扩大基础和钢管柱,形成快速拼装支架;利用双幅承台设横移支架和墩顶横向滑移装置,在顺桥向跨间无支撑状态下,将右幅钢梁整联横向滑移就位;采取了钢梁线形预设抛高、浇筑负弯矩区底板混凝土、设剪力钉及分步安装桥面板等综合措施,在无跨间支撑状态下将钢梁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结合,最终形成的钢-混组合梁结构满足设计目标线形与内力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盛铭  董勤军  彭志辉 《公路》2021,(1):175-179
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N37~N16墩上部结构采用钢—混组合梁,桥跨布置为30m+50m+30m和3×50m两种形式。钢梁采用顶推法施工,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采用架桥机以及滑移法安装。由于部分梁段钢梁底板变宽且位于平曲线上,步履式千斤顶在顶推过程中需动态调整横桥向位置。顶推过程中,导梁最大下挠为248.7mm,临时墩最大支点反力为5 660kN,钢梁最大应力为69MPa,导梁最大应力为73.4MPa,顶推过程中各结构受力性能满足要求。本项目具有墩高较高、位于平曲线上、部分桥跨为上下层以及钢梁变宽等特点,施工难度较大,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具有波折开孔板连接件的组合梁的界面抗滑移性能,采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相对比的方法对设有双排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梁跨中截面沿梁高的应变分布、钢梁与混凝土板的界面相对滑移、相对滑移沿梁长的分布和组合梁破坏形态;通过与试验过程相应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组合梁的理论界面相对滑移曲线;实测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抗滑移性能良好,混凝土板和钢梁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4.
广西柳州凤凰岭大桥为(96+124+3×130+90) m连续钢-混组合梁桥,主梁为等高双箱单室钢-混组合梁,由槽形钢箱梁和混凝土桥面板构成,梁宽46.6 m,该桥竖曲线由3段圆曲线和2段直线组成。钢梁采用连续步履式顶推、跨间不设临时墩的方案施工,最大顶推跨度达130 m。由于该桥竖曲线线形复杂、顶推悬臂长度较大、桥面板及体外预应力束施工工序繁杂,为确保施工中结构安全、成桥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从线形控制、导梁过墩控制、桥面板安装控制等方面进行施工控制。钢梁顶推施工时,采用几何状态传递法对各梁段安装线形进行预测与控制,确保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分析临时拉索张拉、环境温度改变与导梁前端位移响应关系,计算临时拉索张拉力,通过张拉临时拉索实现导梁顺利过墩;桥面板施工时,对皮尔格铺装法进行优化,改变桥面板安装顺序,确保了钢梁及桥面板应力满足要求,并缩短了工期。通过以上施工控制,该桥钢梁顺利顶推完成,全桥线形平顺,实测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成桥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5.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界面滑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的上、下交界面都会产生界面滑移.对3根钢-混凝土双面组合2×2.9 m连续梁模型进行试验研究,测得了受拉混凝土裂缝扩展状况、典型截面沿梁高的应变分布和钢与混凝土界面相对滑移及滑移应变沿梁长的分布.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模,给出了组合梁的滑移曲线和滑移应变曲线,与实测结果对比吻合较好.双面组合梁上混凝土板与钢梁间的界面滑移分布与单面组合梁相似,但最大滑移量减少了20%多;负弯矩区的截面刚度提高了27%左右.  相似文献   

6.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8 m的双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除北边跨主梁采用混凝土箱梁结构外,其余主梁均采用钢箱梁结构。钢-混结合段长11.2 m、全宽39.0 m,布置在Z3号墩向跨中方向3 m的位置处;采用承压传力结构形式,通过剪力钉与现浇混凝土连接,并设置纵向预应力钢束。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先利用800 t浮吊将结合段钢梁吊装至钢管滑移支架,并利用滑移系统将其滑移至起吊位置;然后利用2台300 t变幅式桥面吊机、采用双悬臂法对称吊装钢梁,钢梁吊装到位后进行纵向、轴线及标高调整;钢梁精确定位后进行临时锚接及钢梁环口精确匹配,利用支撑锁定支架进行钢梁临时锁定;钢梁锁定后绑扎钢-混结合段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浇筑箱梁混凝土,完成钢-混结合段施工。  相似文献   

7.
陈军  任伟  杨俊  邹杨  周建庭  张洪 《公路》2022,(4):207-214
为探究钢-混凝土结合段钢梁端面局部承压效应,在总结境内外相关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结合段钢梁端面承压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试件在最终破坏形态上表现为结合段混凝土与钢结构脱离,正面钢板端部下方破坏时混凝土大块剥落且裂缝呈“八”字型分布,侧面钢板靠近钢板端面呈斜裂缝且裂缝沿着底面发展,符合局部承压破坏特征;根据试验所得荷载~滑移曲线可将加载过程分为线弹性阶段、裂缝发展阶段、屈服阶段,从开始加载到试件破坏,试件裂缝发展的同时伴随着钢梁与混凝土脱离,滑移量的增加,试件刚度的降低;试件极限滑移超过10 mm,呈现延性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钢梁段整体沿加载方向均为压应力,但内部钢梁端面接触区域的混凝土处于更加理想的三向约束状态,其极限压应力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均远大于混凝土表面钢梁端面压应力;换算至钢梁端面极限平均压应力可以达52.9 MPa,传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组合梁长期性能试验研究与时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国首次进行了预应力组合梁长期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一年长期荷载试验,对预应力组合梁的长期变形、预应力筋应变、钢梁应变、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等时随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预应力组合梁长期变形的设计建议。基于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推导了预应力组合梁单元的徐变刚度矩阵和徐变力向量,编制了预应力组合梁时随分析程序,应用该程序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平曲线段大跨简支钢桁梁桥,为简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以沪通长江大桥非通航孔桥112m简支钢桁梁(共26孔,其中21孔位于半径4 009.55m的平曲线上,相邻2孔桥梁中心线最大夹角1.6°)为例,提出一种平曲线段大跨简支钢桁梁悬臂架设方法。该方法根据平曲线半径、桥梁跨径等参数设计桥跨端部杆件长度和临时连接的转角;使用新型临时连接构造,将悬臂跨端部杆件与锚固跨端部杆件相连,悬臂拼装钢梁杆件;桥跨架设就位后,拆除临时连接构造。其中,新型临时连接构造由顶底板拼接板和腹板拼接板组成,顶底板拼接板是带有平面内折角的异形板件,腹板拼接板是带有平面外折角的弯折板。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悬臂架设方法架设精度高、简化了施工工序,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钢梁横向顶推就位施工,减少了墩顶临时施工设施及现场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京沪高铁跨娄江连续梁为全线第二大跨度连续梁桥,跨度136 m钢管拱的安装采用异地分段拼装、整体滑移就位的施工工艺,在国内同类型桥梁施工中,尚属首例,结合钢管拱整体滑移的施工实际,介绍钢管拱异地分段拼装、焊接,整体落架体系转换、曲线桥整体滑移就位的设计及施工,为同类型桥梁钢管拱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桥梁宽度日益增加,宽幅钢箱梁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工程实践,为探究此类结构的受力模式,以2×40 m跨径的宽幅钢箱梁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以典型工况为荷载条件,验证单梁法、梁格法及板壳单元法的设计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及总结了宽幅钢箱梁的受力特性,结合有限元分析成果及中外规范着重论述了宽幅钢箱梁横梁的受力模式及简化计算方法,提出了宽幅钢箱梁的设计建议,以期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胡旭辉  包飞  顾安邦 《公路》2008,(1):46-49
大堰河桥是一座跨径为25 m的简支梁桥,为国内首座波形钢腹板箱梁简支公路梁桥。主要介绍了大堰河桥上部结构的设计计算,其中包括梁体的结构设计、波形钢腹板设计、剪力连接键的设计及主梁变形计算等,以及大堰河桥的施工过程,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的修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鹏  张建军  金仓 《公路》2005,(8):38-42
简要介绍了苏通大桥主桥桥面吊机的构造、计算、加载试验及标准段钢箱梁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多孔连续梁因其受力合理,能有效减小建筑高度,故在设计中普遍采用。而2孔连续结构一般因墩顶负弯矩及跨中正弯矩均较大而不予采用。针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上跨京秦高速公路的设计实例,从提高其承载能力、刚度,改善受力性能的角度,介绍2跨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结构设计及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下承式钢桁梁桥因其具有建筑高度低、施工速度快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可以成为中等跨度公路桥梁中有竞争力的桥型。在一座公路下承式钢桁梁桥的结构设计中,采用了板式桥门架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面系,介绍该桥的设计特点与拖拉架设施工方案,可供桥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座公路连续钢板组合梁桥,对其施工过程及成桥状态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与监测的试验研究,研究钢板组合梁施工过程及成桥状态的力学性能,为类似钢板组合梁桥的设计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实测应力及挠度变化与理论值相吻合;施工过程中结构应力满足规范要求;成桥状态静力测试过程中试验桥梁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介绍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正交异性桥面板整体节点钢桁梁设计、施工的新理念,以及钢桁梁工厂组拼、整体节段运输、吊装、现场对接拼装等工艺措施及要点,并对钢桁梁整体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拖拉施工作为跨线铁路钢桁梁架设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经济、快速、不中断现有交通等优点.在跨越繁忙路线的大跨径钢桁梁施工中其优越性更为突显.通过一跨径80m的钢桁梁拖拉施工工程实例,阐述拖拉施工具体方案的设计及验算过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路快速路跨越跨呼和浩特西站场咽喉区,共需跨越16股道,为选择合理桥型方案,尽量减少对运营铁路和地面道路的影响,分别对顶推连续钢箱梁、转体斜拉桥方案进行比选,并介绍连续钢箱梁结构设计和顶推施工步骤,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桥梁运营及施工阶段结构受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顶推连续钢箱梁方案经济合理,结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为同类型桥梁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