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9,(11):18-18
昨日,深圳市地铁5号线“第一难”矿山法暗挖区间5306标百鸽笼至布心区间隧道安然穿越28栋建筑物,1号竖井至百鸽笼小里程方向实现贯通。“百布区间”起于百鸽笼车站,终于布心站,全长1.599公里,为双线暗挖隧道。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中铁五局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活动。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体育场站~北宋站区间隧道穿越粉细砂地层,施工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对始发洞口进行了双管旋喷桩加固,掘进过程中优化了盾构推进速度、土仓压力、出土量、推力及注浆压力等主要技术参数,保证了施工安全,区间隧道顺利贯通;采用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措施及优化的掘进施工参数控制了掌子面的稳定和地表沉降。工程实践证明土压平衡盾构也适用于粉细砂地层的区间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3.
通过南京地铁鼓-玄区间隧道超前支护施工实例,探讨总结了采用矿山法进行地铁暗挖施工时,在软流塑淤泥质地层、隧道穿越楼房地段的预支护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赵伟  王洋 《北方交通》2023,(12):83-87
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工业展览馆站—五爱街站区间下穿陆军总院人行天桥,隧道结构与桥桩竖向净距约3.97~6.47m,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矿山法地铁区间施工对人行天桥的影响,结果显示矿山法地铁区间施工人行天桥桥墩底部最大沉降量为5.12mm,最大差异沉降量为3.92mm,墩底部最大水平变形量为0.66mm,桥墩最大倾斜为0.15‰,可以保证人行天桥安全。  相似文献   

5.
某城市地铁暗挖区间隧道侧穿铁路桥梁扩大基础,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区间隧道与桥梁基础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隧道支护结构及桥梁基础的安全性;结合数值计算及工程类比,简要讨论了侧穿段隧道结构设计方案、技术措施及施工监控量测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海底高水压下,用矿山法施工接收段进行盾构接收的研究还不全面.本文结合青岛市地铁8号线大洋站~青岛北站区间海底盾构与矿山法接收节点工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接收段矿山隧道注浆加固的变形规律,详细梳理了接收工法各步骤,最后通过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施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等级公路、双线铁路、城市地铁及城市轻轨隧道一般情况下均为左、右双线.近年来,为满足规划、平面线型要求,或受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等条件限制,或对原交通设施进行加宽扩容,或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小净距并行隧道呈迅速增加态势.由于各种施工方法围岩受力差别很大,笔者仅探讨采用矿山法或新奥法施工的暗埋隧道.笔者介绍了其相应的围岩稳定分析方法以及在重庆市轻轨二号线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因线路调整对已开挖成形的矿山法暗挖隧道进行改造,通过地层注浆加固、架设内支撑及格栅置换等方法对软弱地质条件下隧道初衬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复杂工程条件下深圳地铁3号线红岭站—老街站区间隧道设计的基本情况,详细论述了区间隧道设计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案,同时对区间隧道设计过程中的方案变化过程、设计经验及不足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后类似工程条件下的区间隧道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南北快速干道工程在建城市公路隧道,建设规模大,难点多。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借鉴部分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理念,对隧道工程在结构设计、施工工法、通风井设置、设备用房设计、隧道与管廊合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方案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今后城市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大城市都在相继建造各种城市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及市政、人防、电力电缆隧道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空间拥挤问题.在城市隧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其中隧道建设期间安全问题突出,尤其是隧道施工引起的周边邻近(建)构筑物的损坏,此类事故不断发生.以某地铁一盾构区间为例,利用FLAC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对地面结构物的影响,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交通拥堵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地铁以其快速畅通的优势在不少城市中兴建起来。结合昆明地铁实际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地铁区间隧道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其衬砌厚度对于地震响应的影响,对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净距并行隧道围岩稳定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等级公路、双线铁路、城市地铁及城市轻道一般情况下均为左、右双线。近年来,为满足规划、平面线型要求,或受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等条件限制,或对原交通设施进行加宽扩容,或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小净距并行隧道呈迅速增加态势。由于各种施工方法围岩受力差别很大,笔者仅探讨采用矿山法或新奥法施工的暗埋隧道。笔者介绍了其相应的围岩稳定分析方法以及在重庆市轨轨二号线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地铁软弱围岩中修建大跨隧道,选择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十分重要。结合西安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TJSG-14标辛家庙—广泰门站区间暗挖隧道工程,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方法及安全措施,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魏军  雷晓燕 《轨道交通》2009,(11):67-71
建立列车一轨道连续弹性双层梁平面模型,模拟地铁列车运行时引起的轨道结构振动,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并结合Matlab软件编制程序,求出作用在隧道基底的荷载值,在此基础上,建立“隧道一土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列车速度、不同隧道埋深等工况组合下地铁列车引起的大地振动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城市隧道相对于公路隧道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消防设计与管理上不能照搬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阐述了城市隧道与公路隧道设计的区别,指出了当前城市隧道消防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城市隧道设计与管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已有的土质隧道扩建理论和施工方案,针对利民隧道扩建工程,采用矿山法选取合理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设计参数充分考虑土质浅埋隧道扩挖受力特点,同时,在已有的施工方案基础上选取实用、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为以后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地铁十号线在建区间暗挖隧道为例,采用数值分析和类比法对区间工程下穿有轨电车轨道的影响作了预测和评估。针对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环境的制约,普通暗挖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所受的局限越来越大,结合国内外工程案例,提出双洞盾构区间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可为以后利用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或在盾构区间内增设车站提供借鉴。采用数值模拟对既有盾构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拓建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盾构最大主应力沿整个隧道纵向呈"W"型分布,且土体开挖对纵向一定范围内的最大主应力影响较大,而对范围外的最大主应力影响较小,该影响范围的纵向长度是固定的,为19.5 m。前3次土体开挖对盾构隧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大,而剩余部分土体开挖对盾构隧道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盾构区间隧道拓建地铁车站的方案是可行的,且由于国内盾构6 m直径较为普遍,施工经验也较丰富,因此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矿山法隧道工程中,采用预制仰拱的方法可以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病害等,其中预制仰拱与隧道边墙的连接型式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可操作性有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面连接、碗扣式榫槽连接、方形榫槽连接、螺栓连接或预留钢筋连接和现浇二次衬砌连接等五种预制仰拱与隧道边墙连接型式的接头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螺栓连接较为可靠,其力学特性与整体现浇类似,但施工较为复杂;方形榫槽连接型式力学特性虽弱于螺栓连接,但也满足强度要求,且施工方便,推荐采用方形榫槽连接。研究成果可为矿山法隧道预制仰拱与隧道边墙连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