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站建站初期安装半自动汽车检测线.1998年升级为全自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2003年我站根据省交通厅运管局有关文件精神.对本站全自动汽车检测线检测联网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安装完毕.全线进行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检测线工作基本正常。只是某些工位计算机的死机率偏高.我们在排除人为操作失误及检测线软件干扰故障两个因素后.发现死机率偏高是由于检测线的硬件干扰引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汽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对汽车安全性能检测和质量性能检测过程和几个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线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检测工艺文件的形成与受控管理,检测线检测设备计量仪器的计量管理,计算机系统硬件与软件的维护,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其中详细介绍了检测线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设备的计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泛指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中所用的检测设备、仪器和仪表,检验通常包括线外检验和线内检验两大部分,本文简要介绍的线内检验就是汽车检测线检验。1汽车检测设备的配置(1)汽车检测设备配置不当案例 虽然大家都清楚正确配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检测线是汽车生产中保证整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述了检测线在汽车生产中的地位,设备的选型及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检测线的平面布置等。  相似文献   

5.
柔性化汽车检测线规划与平衡的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柔性化生产的理念备受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广泛的推崇。汽车检测线的柔性化平衡问题已成为检测线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分析了某汽车厂新作规划的两条检测线,检测设备组成及工位数量确定的前提下,采用启发式的算法进行检测项目的合理分配,以平衡效率和平滑性指数作为最终的评价指标,得出技术管理人员可以接受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汽车检测站是综合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验的场所,它越来越成为汽车制造、维修及交通管理部门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检测线是检测站的主体,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检测线部分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于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检测维修显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作为汽车诊断设备的重要一环,汽车检测线适用于汽车制造厂质检部门、政府部门的检测站、48店、汽车修理厂、汽车技术培训学校等众多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提高汽车制动台架试验检测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汽车检测线汽车制动力测试过程中,影响检测精度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制动台滚筒疲劳磨损的力学分析,进一步确定设备检测台数与设备磨损程度的相互关系,找出制动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制定设备大修改造更新换代的时间周期和差值修正措施,确保汽车制动力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沈卫东 《上海汽车》1998,(10):42-43
本文简述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整车质量保证检测线联网系统的意义,主要功能和系统配置构成等,地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规划设计整车检测线联网,提高汽车安全检测技术,提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  相似文献   

10.
四轮定位仪和前束调整台是汽车检测线中常用的设备。四轮定位可对汽车主销倾角、轮胎倾角、前束等参数进行综合检测,配合调整参数,其测量精度较高,主要用于中高档汽车检测线中。前束调整台可对汽车前束进行检测,动态调整参数,其测量精度较低,主要用于低端车检测线中。前束调整台相对于四轮定位仪成本较低,在低端车生产中,用前束调整台代替四轮定位仪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对四轮定位仪及前束调整台的测量原理、类别分别做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的基础上,寻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结构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安全管理上的应用特点,进行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检测与采集、事故分析、安全评价和事故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研究,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体系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雪良  胡江碧  刘小明 《公路》2006,(7):125-127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是道路系统采集交通事故信息的依据,它对一系列道路安全工作的合理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针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体系中存在的统计指标数据的遗漏、统计指标口径不一致、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量化及交叉口、路段事故的鉴定、事故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山路和平路上,进行了不同载荷下国V柴油车的实际道路行驶排放(RDE)试验。采集车速、海拔、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数量(PN)排放浓度等数据,分析了道路坡度、车辆载荷与输出功率对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测试柴油车辆,在平均坡度约6%山路行驶时NOx排放因子高于平路20%以上,PN低于平路20%以上。道路坡度自0增大到8%,NOx排放浓度升高1倍以上,PN排放浓度升高20%~60%;坡度进一步增大,NOx与PN排放浓度上升变缓,继而下降。载荷增大,NOx与PN排放浓度升高;NOx、PN排放速率在10~40 kW功率区较大;NOx与PN高排放速率区随载荷增大变宽。该成果可为RDE测试车辆运行条件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宇 《公路交通技术》2014,(1):122-125,130
为掌握西部事故高发地区的交通事故特征,在2008—2012年国道314、219,叶城县、塔县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基础上,运用灰色原理建立一阶单变量GM(1,1)预测模型,对上述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的事故数、死亡人数进行短期预测。经精度检验,灰色预测结果精度高,且与实际相符。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较其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对驾驶模拟技术在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驾驶模拟器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国内外主要代表性科研型驾驶模拟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典型驾驶模拟器的自由度、主要特征和应用领域。以“人-车-路-环境-事故”为主线,从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道路与交通设计、车辆驾驶环境以及道路行车事故研究5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驾驶模拟技术在国内外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展望。在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方面,重点研究了运用驾驶行为特性开展分心驾驶行为和疲劳驾驶行为的识别;在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综述了运用驾驶行为开展车辆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安全辅助驾驶控制技术和自动驾驶接管行为的评价研究;在道路与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道路几何和标志标线等的设计评价;在车辆驾驶环境方面,综述了不良气象、路侧景观和交通冲突等驾驶环境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在道路行车事故研究方面,总结了道路行车事故再现和事故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此外,对驾驶模拟技术进行了应用展望,主要包括特殊人群的驾驶行为特性、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测试及验证、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行车安全问题。对未来应对驾驶模拟器的有效性评价、不适性以及二次开发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效预防高速公路因道路因素而引发的事故,通过对道路安全审计工作的分析,结合江西省高速公路事故特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及管理方式等对安全审计的要求,提出了对开展高速公路安全审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精准有效地进行交通事故预防预警,基于车辆OBD驾驶行为数据及信息熵理论,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预估方法。首先,分析异常驾驶行为高发位置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位置的关联性;其次,构建以道路交通安全熵为一级指标,急加速率、急减速率、急转弯率、超速率、高速空挡滑行率为二级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改进熵权法的道路交通安全熵计算方法;然后,基于密度聚类、K-means聚类提出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数确定方法,并基于K-means聚类建立了风险等级阈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驾驶行为高发位置与交通事故发生位置具有一致性;通过对log对数底数选择优化、二级指标零值处理、指标权重分段计算3个步骤改进的熵权法,可弥补log对数函数无法计算零值指标熵值的缺陷,避免指标权重为负、指标熵值与权重反映信息不一致的现象;两步聚类避免了孤立数据点对安全风险等级划分的影响。以重庆市4条城市道路(总长约38 km)进行实例验证后得出,道路交通安全熵与交通事故表征的道路交通安全状态趋势一致;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可划分为高、低风险2级,道路交通安全熵优化阈值为0.042,最后,风险等级划分准确率为87.88%。研究成果可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点辨识、交通事故预防预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As one of the top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casualties per capita in road traffic accidents, Thailand needs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about the economic loss from road traffic crashes.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value of productivity loss due to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n Thailand in 2017. Extensiv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es enable to compute income losses over time in case of fatalities, permanent disabilities as well as major and minor injur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t the end of 2017, the total amount of productivity loss caused by road traffic accidents alone was approximately 121 billion Baht (45 billions for fatalities, 7 for disabilities, 67.5 for serious injuries and 1.5 for slight injuries), or close to 0.8% of the country's GDP, which is very significant. At-risk age groups are determined in each case and we see that the 16–25 age group is bearing the highest burden in all types of accidents. Future policies can then be targeted to types of casualties and to a specific public.  相似文献   

19.
马艳丽  裴玉龙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3):147-150,155
基于灰关联分析,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子进行预处理,建立了基于多因子关联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GM(1,N)预测模型。对哈尔滨市1994年~2004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实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GM(1,N))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GM(1,1)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克服了GM(1,1)模型对于波动性较大的非平稳数列预测精度低的缺点,该模型具有简单、有效、预测精度高的特点。GM(1,N)模型是一种动态数据处理方法,且不会出现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矛盾的现象,能够很好的反映交通事故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由于山区道路急弯陡坡路段事故频频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通过对山区道路交通事故路段分布特征的分析,综合选取安全度模型参数,从道路线形、车辆设计参数、车路相关参数三方面建立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数学法建立了山区道路安全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安全度模型的评价符合山区道路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