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特定类型的海事纠纷可由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现行海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在案件类型、可协议选择的管辖法院范围、数量、管辖协议形式及默示协议管辖等方面存在着若干问题,应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的方式在我国建立完整、严密的协议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2.
诉讼管辖作为通往司法公正道路上的第一道生命线,意义重大,而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管辖制度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文章从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两个方面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适当扩大原告地法院管辖的设想,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级别管辖的具体标准,使得级别管辖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严格限制管辖权的转移,尤其是下放性转移。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某县的张某驾驶机动车在南京市某区将外来打工的马某撞死。张某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后在外地被抓获。请问这一道路交通事故该由哪个机关负责处理?管辖机关又该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4.
当今,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严峻,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所谓海洋安全主要是指海洋管辖区的安全;这就首先要明确海疆线。划定海疆线就要解决与相邻和相向国家间的岛屿归属争议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争议。国际上通常有三种途径来实现公正解决:有关方面通过谈判和相互让步实现解决;通过国际法院的裁决及第三者的仲裁和调停实现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或共同管辖。我认为,中国可参照国际上解决管辖争议的上述三种途径,来解决其海洋管辖争议。  相似文献   

5.
林鹰 《交通与运输》2012,28(6):49-51
我国属世界海洋大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其中划归国家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面积达260余万平方公里。因此,维护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日益繁重,需要装备更多现代化的海监船。中国海监的主要职能是依法对国家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查处侵犯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和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他海上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市阳澄西湖第三通道主线双向六车道明挖隧道为依托,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标准矩形结构与折板拱结构受力分析,以主体结构混凝土数量与钢筋数量为基本量,考虑两种结构的施工难度,引入施工难度系数λ,综合确定断面经济指标M,以研究标准矩形结构与折板拱结构的受力特点与经济性。最终确定该工程主线隧道4. 5m以下推荐采用标准矩形结构,4. 5m以上推荐采用折板拱结构。  相似文献   

7.
按照海事管辖范围划分三峡库区水域,并以国家相关规定为依据,综合考虑水域风险,分析三峡库区各水域应急资源的不确定需求.在探讨水上救助基地应急资源配置机理的基础上,以应急资源配置总损失和总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三峡库区水上救助基地应急资源鲁棒优化配置模型.以巡逻船为例,得到各种不确定需求情形下的巡逻船配置优化方案.研究结论表明:鲁棒优化配置方案基本能实现总配置效果优化。当扰动需求总数位于中间值时,三峡库区水上救助基地巡逻船配置系统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此时巡逻船的机动性较强,巡逻船配置总量最低。研究成果有助于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选择,实际应用意义较强,也可为内河相似水域应急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相关工作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其中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区域用地面积阈值,已有初步研究方法如标准区域类比法. 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影响区域交评用地阈值的一些关键因素进一步梳理,确定了区域出行需求总量、机动车出行总量、土地利用混合率、区域道路网系统等影响因素. 以北京市为例,建立了研究区域用地阈值与标准区域用地阈值及关键因素的相关关系,以全市交通综合调查数据为依据,标定了标准区域面积阈值及关键因素指标,并通过案例分析描述如何在特定区域交通发展情况下确定合适的研究区域交评用地阈值,为以后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国外大城市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的必然性和发展原则. 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协调大交通与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汽车关系,阐述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原则,强调构建与城市整体规划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网络. 指出轨道交通的建设应考虑其结构性和经济性,确定适当的轨道交通方式,不应过于追求超前. 最后,提出了发展轨道交通的策略措施,并对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港口国监督日益严格,存在过于扩大检查范围、提高检查标准,甚至将一般检查与更详细检查等同起来的PSC检查行为,本文通过对一般检查与更详细检查进行比较,辨析两者的差异,指出了港口国监督提高检查标准的原因,为船舶应对PSC检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情况下,诸多区域性国际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行动来动调二关系。本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地区的代表性国际组织在这方面的实践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它们的实践对WTO的影响,最后指出,作为世界性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WTO只能限于协调对成员国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政策,发展中国家应用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内容及弊端,提出了应将诉讼调解制度确定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给予加强和规范,建议取消“事实清楚,分清是非”作为调解的前提条件;调解与审判相分离;建立诉讼调解中的罚则制度;设立法院附属的“中立评估程序”。  相似文献   

13.
张静 《交通标准化》2010,(19):184-186
为克服资源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满足国民对道路的需求,需要通过完善公路养护工作,使公路养护的程序更加规范,效率得到提高,利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更高的公路养护水平,从而实现节约型公路养护。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抑制蛇行运动,提高列车临界速度,针对铁道车辆特殊的轮轨自激振动系统综述了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的总体结构形式、控制目标、控制算法、测量系统、作动系统、试验验证等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稳定性控制的典型结构形式及其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运用场景,归纳了稳定性主动控制的主要目标,梳理了稳定性控制的主要算法以及优缺点;分析了不同反馈量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了作动器动态特性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稳定性控制的试验研究方法,展望了未来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在算法设计、失效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研究中,控制方式和算法的选取要同时考虑控制目标的不同;除了高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二次蛇行稳定性控制之外,控制目标应同时考虑低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一次蛇行稳定性控制;控制方式应尽量简单、可靠、易于实施,且对测量系统的要求要小;测量系统也应尽量简单可测,以减小随机扰动和噪声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影响;作动器响应时间及其时滞补偿方法共同决定了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的实用效能;控制系统失效不能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这是决定主动控制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交通安全是交通运输工作的基础,论坛以“系统科学与交通安全保障”为主题,介绍了系统安全的基础理论和体系;围绕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航空运输、道路交通等系统,分析了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安全系统工程包括的过程、体系、标准、方法等内容;结合国内国外的实际案例,提出了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战略目标、实现路径和技术关键.同时,探讨了高速铁路“十二五”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认为尽快制定和完善交通安全国家标准和实施体系是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梳理了当今世界上现有氢燃料动力船舶类型,总结了氢燃料动力船舶的特点,分析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标准规范、动力源、氢制取、氢储存与氢安全;结合船舶的航行环境、结构与运行工况等,提出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各关键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球氢燃料动力船舶数量有限,多为内河湖泊小型客船,以氢燃料电池为主要动力来源,主要采用35 MPa高压气瓶存储氢燃料;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相关标准规范仍处于制定阶段,可参照氢燃料电池汽车建造、测试和使用方面的标准规范要求;氢燃料电池主要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应用最为广泛,催化剂、双极板、膜电极以及密封材料等均对PEMFC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燃料电池对船舶的适用性,建议发展大功率燃料电池模块,并开展燃料电池在湿热、盐雾、倾斜、摇摆状态下的环境适应性研究;中国的制氢产业目前仍以煤炭制氢为主,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短期内,高压气态储氢是最可行的船上储氢方式,应研究轻质、耐压、高储氢密度的新型储罐,提高储氢密度和安全性;为保证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安全性,应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明确风险场景,对氢泄漏、扩散、燃烧与爆炸的发展规律与后果进行仿真分析与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船体焊接规范参数设计的特点,设计了船体焊接规范自动决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际焊接工艺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把以规则显示表达的工艺设计知识转化为隐式网络权值,应用网络推理机快速、准确地预测船体焊接规范参数.实验表明所建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自学习和预测能力,为船体焊接工艺参数优选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工程中三线船闸工程水位系统在新情况下所受的一些影响,主要有现行水位系统与相关《标准》及《规范》的不协调、与船型发展的不协调、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等几方面.提出了《规范》与《标准》应与实际需要相协调、应推行船型的标准化、应深入研究南水北调对徐扬段运河水位的影响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