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钢轨闪光焊接头平直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钢轨闪光焊接头的平直度控制技术,分析焊前检查钢轨、除锈、焊接、矫直、精磨等工位在保证焊接接头平直度方面的作用,对矫直和精磨工位的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和平直度控制目标进行说明,提出了采用电子平直尺测量焊接接头平直度的评判准则,为焊轨基地控制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的测量一般采用电子平尺或钢板尺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规定,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测量位置分别为轨顶面纵向中心线、轨头侧面工作边上距轨顶面16 mm处的纵向线。在实践中,由于钢轨轨头部位廓形由多个弧面衔接而成,因此,行业标准中对于钢轨焊接接头轨距角处纵向平直度测量尚无要求。轨距角是与车轮匹配的关键位置,其平直度直接关系到车轮运行的平顺性,通过对60N新廓形钢轨轨头廓形弧面和工作面平直度测量结果研究,提出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测量的新方法——四位置测量法。对测量效果进行比较,为完善钢轨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测量标准及提高钢轨焊接接头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新建铁路钢轨焊接接头的平直度验收标准,并分别按钢轨顶面平直度,轨头内侧工作面平直度和轨底面平直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特别指出国内外对轨头内侧工作面正、负偏差方向在理解上的差异,也分析了国外标准中无轨底平直度要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新建客运专线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验收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异常曲线为例,分析焊轨基地生产线各工位对平直度的影响,提出基地焊接钢轨的平直度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高速道岔辙叉用轨件的制造及辙叉厂内组装工艺过程,阐述吊板的定义。分析辙叉厂内组装过程中吊板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辙叉主要部件垂直方向几何尺寸问题、钢轨件及硫化垫板平面度问题,以及相关人员质量意识不强等。理清吊板缺陷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控制辙叉用各轨件及零部件尺寸、控制各部件平直度及平面度、加强质量管理以及重视第三方质量监督检验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定闪光焊在工厂内焊接的长钢轨,用长轨车运输到现场并通过换轨施工上线后,固定闪光焊接接头外观平直度与厂内测量值存在差异。本文对2档喷风压力下设置的3组固定闪光焊接接头轨顶面平直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上线后焊接接头轨顶面平直度变化存在显著特点:焊接接头轨顶面平直度比厂内测量值小;喷风压力较大的接头轨顶面平直度减小得较慢;轨顶面平直度初始设置较为关键,初始设置较大的上线后减小得较快;大机打磨不会对接头平直度数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焊轨基地钢轨焊接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采用SQL数据库,存储了长钢轨焊接过程中几个主要工位的生产数据,包括焊接时电压、电流、位移、压力曲线,精调工位的接头平直度检测曲线,出厂前平直度检测曲线,正火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各主要工位操作数据,对每一个接头自动生成一个标识号,通过打标机把标识号打印在钢轨轨腰,实现了焊接质量的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8.
对比国内各轨梁厂热轧钢轨的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从监理工程师的角度,探讨钢轨生产过程的钢坯加热、轧制、预弯、矫直、检测、在线检查、精整加工、轨端淬火以及理化性能检验等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和监控方法,以提高钢轨产品整体出厂质量。  相似文献   

9.
进口及国产钢轨外观质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高速运营条件下钢轨性能指标与使用状况之间的关系,对进口及国产钢轨的几何尺寸偏差、平直度及表面质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进口钢轨相比,几何尺寸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轨冠饱满度差、轨底不平度超限、尺寸波动大等;平直度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轨端差;表面质量存在的差距更为明显。建议国内钢厂在采用万能轧机轧制,长定尺(50m~100m)生产以及在线平直度检测和在线涡流探伤技术等方面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以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性能,对比分析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标准、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试样的理化性能、几何尺寸和平直度等。结果表明: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标准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钢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的有害元素、氢氧氮含量、脱碳层、非金属夹杂物、硬度等均大致相当;我国U75VG钢轨的抗拉强度略高,而断后伸长率、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略低,但均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建议在非金属夹杂物、脱碳层深度、残余应力、轨端平直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生产高速铁路钢轨的工艺技术水平,并深入开展高速铁路钢轨成分优化、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厂焊接头精磨(仿形)工位加工后接头表面温升与接头的平直度变化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在精磨(仿形)工位和成品轨场对焊接接头平直度进行测量,采集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变化与接头表面温度变化之间存在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实测接头精磨(仿形)后表面温度升确定接头平直度的预留合理值,从而提高验收工位(成品场)接头平直度的合格率.在当前精磨(仿形)设备条件下,此方法对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京沪高速铁路调节器尖轨轨型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战国  李伟 《铁道建筑》2006,(12):78-80
对比了CHN60AT钢轨和60D40钢轨的强度、适用范围、轨型尺寸和长度、尺寸允许偏差和平直度、供货技术条件、检验规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建议京沪高速铁路调节器尖轨采用CHN60AT钢轨。  相似文献   

13.
钢轨全长淬火生产线于1997年投产以后,存生钢轨顶面硬度偏低、轨头温度分布不均、平直度不够与重淬率高等问题。后经改变加热、冷却方法并采取其它综合措施,使钢轨淬火质量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4.
平直度是衡量钢轨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钢轨平直度、特别是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要求及检测的研究分析,介绍了一种钢轨平直度检查仪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60TY钢轨作为可动心单开道岔用翼轨,采用计算仿真模拟60TY钢轨弯折过程,找出最大应力位置和最大弯折角度,根据弯折变形制定合理的翼轨弯折工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普速铁路繁忙干线,测试了累计通过总质量800~1100 Mt线路钢轨的硬度、廓形、磨耗和锈蚀深度、焊接接头平直度,调研了钢轨使用和伤损情况.结果表明:钢轨踏面中心硬化率不大于7%;打磨后钢轨实测廓形与60N标准廓形在轮轨接触区域竖向偏差不大于0.2 mm;钢轨垂直磨耗在3.0~5.7 mm,轨底角边缘厚度在8.35...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南环岛高速铁路东段CRH1型动车组晃车的情况,分析了晃车严重区段的轨道几何尺寸、焊接接头平直度、钢轨光带及轨头廓形。研究结果表明:钢轨轨头廓形异常(内侧工作边R80和R13圆弧处明显凹陷)和等效锥度过小(仅为0. 075)将造成轮轨匹配关系不良,表现为钢轨光带不居中,偏向轨距角侧,直线地段出现左右股钢轨光带周期性交替侧磨;车轮与钢轨非正常接触是导致CRH1型动车组晃车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钢轨打磨整治措施,并制定了详细的钢轨打磨方案以修正轨头廓形,使等效锥度由0. 075提高到0. 115,达到轮轨匹配等效锥度的合理范围0. 08~0. 35,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解决了动车组晃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JGJY激光长弦轨道检查仪·激光长弦测量,一次测量距离可达200m·可直接检测出轨道的长波不平顺·测量结果可转化为10m、20m弦数据报表,直接指导轨道精调·测量准备时间短,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轨道的直线、曲线段均可测量GPZY钢轨平直度测量仪用于测量钢轨的短波不平顺及钢轨焊接接头的平直度,基准长度1000mm,可测量钢轨轨头的顶面及侧面。配有手持电脑,测量仪与手持电脑通过蓝牙传输数据,测量数据显示并存储在手持电脑中,通过手持电脑浏览、分析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我国铁路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接头热处理、矫直和外形精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多项先进技术,研发具有自动保压感应正火和喷风欠速淬火的热处理设备、可矫直接头四向弯曲的矫直设备,以及能够自动测量打磨和检测的外形精整设备.阐述3种设备主要功能、技术方案,主要构成、工艺研究与试验及性能特点,在既有线换轨作业过程中,为无缝线路钢轨接头焊后处理提供设备支持,提升既有线维修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无缝线路大修施工的特点和加强无缝线路大修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介绍整体上完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内涵。从换轨前准备工作,包括平整砟肩、卸轨作业、钢轨巡守等内容,焊接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流程、焊接参数、焊接作业注意事项、焊接接头平直度检查、焊缝探伤等内容,长轨铺设关键环节控制,既有线高温开口关键环节控制,旧轨料回收存放注意事项等5个方面,探讨加强大修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实现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