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江苏省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通过梳理江苏省铁路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江苏省铁路在路网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江苏省铁路运输需求和铁路发展目标,从系统形成和发挥通道整体能力、提升铁路对江苏省的支撑和带动等方面,结合区域铁路网布局理论,研究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结论:(1)江苏省铁路发展存在铁路网布局尚不合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缺陷;(2)基于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为契机,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3)建议加快相关项目前期研究及规划建设力度,实现江苏省铁路"客运高快化、区域城际化、货运集中化、路网系统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怀化铁路枢纽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路网中重要的地区性枢纽。随着沪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张吉怀铁路、怀邵衡铁路、渝怀增加二线、焦柳扩能等工程的相继实施及投入运营,怀化铁路枢纽货运系统亟需重新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分工。结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省市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建设及铁路规划,在阐述怀化地区铁路枢纽和货运场站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枢纽既有铁路货运系统问题,根据枢纽货运系统优化思路,提出建设"三层次双驱动"的多元化铁路货运体系,并研究了怀化东、怀化西等主要货运场站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新时代陕西省交通强省建设,以陕西省铁路为对象,对其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陕西省铁路网现状规模、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与周边省市进行对比,探寻陕西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铁路运输需求进行预测,结合新时代陕西省铁路发展诉求,分年度提出铁路网发展目标、规划方案。最后从路网规模、覆盖率、时效性、货运网能力等角度进行方案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陕西省最终将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高速铁路网、"一核双环六辐射"城际铁路网以及"四纵八横三辐射"干线铁路网的线网结构,下一步需从运营成本、资金筹措方案及防范债务风险等方面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巩固和提升河南省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加快河南省铁路建设步伐,通过对河南省铁路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客货运输需求预测,提出了河南省铁路发展的总体构想,即: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区域城际化、路网系统化。规划河南省以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大能力货运通道建设为重点,初步形成"六纵六横四辐射"的铁路网布局。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粤西地区铁路高质量发展,以湛江、茂名、阳江三市为对象,对粤西地区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研究.首先,对粤西地区既有铁路网现状规模和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探索粤西地区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粤西地区铁路客货运需求进行预测,结合粤西地区铁路发展诉求,提出铁路网发展目标及规划方案,形成"一轴、三极、五辐射、多支线"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在加快铁路建设步伐的新时期和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的背景下,为推进江西省对外铁路通道的建设,进一步强化相关通道的能力和提高路网质量,有必要对江西省铁路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论:根据研究,到2020年江西省铁路网总规模达到4 535 km,人均铁路网密度为0.95 km/万人,单位面积铁路网密度提高至267 km/万km2,铁路复线率达到76.6%,形成以沪昆、京九和向莆为主骨架的"大字型"铁路网构架,路网质量大幅度提高,能较好地满足和适应江西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对铁路网中点对之间多条较短路径搜索技术进行研究,可为铁路线网分析、径路比较和OD分配等应用打下基础,在铁路运量设计和线网规划中有重要实用价值。在分析铁路主要网络特征基础上,将铁路网站点分为枝站点、中间站点和支点,提出删除枝站点、中间站点来简化路网而不改变铁路网络站点间多路径计算结果的路网简化方法;给出了铁路网合理路径的限制条件;采用扩展Floyd法设计了相应的数据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在全路复杂的货运干线网中,计算2048条较优路径,扩展Floyd法计算时间约为4 min,内存占用在400 Mb之内。在铁路设计相关应用中实用性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以不同时期甘肃省铁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和GDP密度为研究对象,分析路网发展与GDP、人口的时空关系,建立甘肃省铁路路网需求函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未来甘肃省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规划所需的路网密度进行预测,为省内路网建设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新建伊宁至阿克苏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疆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分析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区域路网分工及运输需求为基础,通过宏观战略、区域路网、综合交通体系、资源开发、运输需求、国家安全等视角全面分析项目的功能定位。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沿线旅游和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巩固国防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深入剖析新建伊宁至阿克苏铁路的建设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从路网规划角度出发,对铁路网可靠性的含义和分类进行研究,将铁路网的可靠性分为空间、时间、能力3类,建立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网络通达性的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计算方法。选取简化的福建省铁路货运网络作为算例,分别对现状和规划网络进行分析,计算基于网络通达性的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验证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乌兰浩特—扎赉特旗新建铁路是内蒙自治区规划乌(乌兰浩特)江(江桥)铁路的组成部分,西段与既有白阿铁路和在建锡乌铁路相连,东端连通江桥与平齐铁路衔接,以开发扎赉特旗农业及矿产资源为主,既是资源开发的运输通道,又是白阿铁路与平齐铁路的联络线和蒙东地区出区通道之一,线路的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及完善蒙东地区路网布局、增强区域路网机动性有重要作用,项目已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铁路网规划。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的建设一方面将对京津冀城镇空间布局、区域客流特征和铁路网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铁路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对于支撑和引领新区发展作用重大。为适应这一重大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要求,支撑引领新区的发展,有必要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优化完善。研究结论:(1)按照国家对雄安新区的发展要求,需要对区域铁路网布局进行优化完善;(2)通过优化调整京港台高铁、京昆通道忻雄段线路走向,可实现新区对外的快速通达;(3)通过调整京雄城际铁路线路走向,规划建设石雄城际、津雄城际等,可实现新区在京津冀区域内的互联互通;(4)通过规划货运线路和物流基地,可完善新区的货运系统;(5)雄安新区将形成"三纵两横"的铁路客运网络布局,京津冀城际路网将优化为以"京津雄△+放射"为骨架的放射状城际路网格局,以支撑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和协同发展;(6)本研究结论可为雄安铁路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及路网发展概况,考虑城际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诱导作用和路网"点、线、面"的协调性,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城际铁路网布局方案及实施步骤。规划2030年经济区形成"三主一绕一联络"的城际铁路网方案,即南防、玉凭、钦北三主轴、贺北城际主轴外绕线、联络南防主轴与玉凭主轴的防城至崇左铁路。为适时未来北部湾经济区"大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2050年三主轴线网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相似文献   

15.
《铁道知识》2007,(1):44-45
建设发达完善铁路网的任务非常艰巨与世界发达国家铁路相比,我国铁路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路网结构和质量,都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从路网规模看。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建成了完善的铁路网,而我国铁路正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即使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建成10万公里铁路,铁路网密度仍低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6.
廖怡  仇智勇 《中国铁路》2014,(12):19-21
结合贵州省城际铁路客流分布特征,重点分析既有规划路网能力适应性,在充分利用既有规划路网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规划新增建城际铁路线路,构建贵州省城际铁路网。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东南沿海港口和临港工业的发展及港口铁路支线建设对铁路货物运输的迫切需求,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沿海铁路通道规划格局,分析沿海铁路通道客货运需求及不同区段客货运量特点、通道货流构成及流向特征、沿海港口铁路支线后方集疏运通道径路及特点。根据既有沿海铁路建设标准、货运设施分布、能力适应性和运输模式,分析目前制约货物运输的主要因素;结合沿海铁路功能定位和运输能力,提出阶段性解决通道货物运输的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铁路体制改革背景下分析川南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中涉及的问题,根据川南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提出川南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融资模式、运营模式,指出建成后的城际铁路网与整体路网及其他运输方式的关系,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城际铁路网与川南城市群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川南城市群建设实际,提出建立铁路建设基金、吸引民间资本以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在国民经济和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客货运需求,提出其承担的主要运输任务,研究其功能定位,从而确定其主要建设标准,是该项目的研究重点。结合沪汉蓉铁路通道总体规划、相邻路网、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是一条以客为主、兼顾双层集装箱和地方货运的铁路。  相似文献   

20.
从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铁路发展存在的不均衡和不充分问题,结合自治区城镇分布特征和综合运输网格局,归纳出主要客运通道,并预测了主要通道的客运需求。依托国家快速铁路网规划,提出自治区快速铁路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按照分级分类法划分多层次的快速铁路网络,提出快速铁路总体布局和分区布局方案,分别规划了快速出区通道、区内快速通道、东西通道、蒙西快速铁路网和蒙东快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内蒙古自治区快速铁路网的路网结构将趋于合理,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运输质量明显改善,可逐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