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铁路编组场1/6对称混凝土枕道岔处反复发生调车脱线事故,通过现场测量和调查分析,对线路与道岔的几何形位、道岔结构设计和现场铺设、尖轨磨耗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脱轨原因:道岔后连接曲线和道岔转辙部分未按设计形位就位、道岔设计存在缺陷、维修养护不及时.提出了防治驼峰下道岔惯性脱线事故的措施:恢复岔区线路线形、完善道岔设计、加强道岔线形检查维护.措施实施后1/6对称混凝土枕道岔处未再次发生调车脱线事故.  相似文献   

2.
对称道岔是驼峰站场的重要道岔品种,针对既有道岔在使用中出现的一系列病害并基于病害产生的机理,对道岔的改进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连续梁桥上典型道岔群纵向受力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续梁桥上双线两组道岔对称布置和咽喉区外侧的单渡线是客运专线建设中主要的无缝道岔群布置形式,为了指导和完善连续梁桥上铺设道岔群时道岔和桥梁的设计方法,本文根据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道岔—桥梁—墩台一体化有限元计算模型,以18号无缝道岔铺设在连续梁桥上为例,分析了这两种常见道岔群的纵向受力与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两组道岔对称布置时,可按单组道岔进行计算,墩台承受两组单开道岔的传力;单渡线这种岔桥布置对道岔与桥梁的受力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了4组60kg/m对称道岔,在国内尚属首例。文章阐述了对称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普通单开道岔与对称道岔对车站规模的影响及对称道岔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信号系统对列车进入停车线的安全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5.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了4组60 kg/m对称道岔,在国内尚属首例。文章阐述了对称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普通单开道岔与对称道岔对车站规模的影响及对称道岔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信号系统对列车进入停车线的安全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本文主要指地铁)停车线两端与正线连接时,一般采用单开道岔,这对缩短车站长度,减小施工难度不利。因此,研发出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点的特殊道岔,包括对称三开道岔和对称道岔两种类型。本文以对称三开道岔为例加以阐述。研究结论:经过研究论证,对称三开道岔设计参数选用合理,结构强度可靠,符合轨道交通工程运营特点。对称三开道岔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可有效缩短有停车线车站的开挖长度,对节省工程投资、降低工程风险、减少施工难度极为有利。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城轨交通线路中的辅助线与正线连接传统方式是采用单开道岔。如能在城轨交通轨道工程设计中使用对称道岔或三开道岔,可达到大幅度节省轨道工程投资之目的。 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调查了解我国各大城市的城轨交通辅助性配线形式及运营状况,分析对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与单开道岔在结构特征及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并研究停车线、出入线在与正线连接时采用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时合理的平面布置。 研究结果:在城轨交通轨道工程设计中采用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来替代单开道岔,可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提高调车作业效率。 研究结论:对称道岔和三开道岔在停车线和出入线上使用,是可行的、必要的,并应结合城轨交通建设工程抓紧研制、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过岔速度逐步提高,大号码道岔侧向容许通过速度已达到160 km/h以上,而道岔平面线型是影响列车过岔速度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道岔平面线型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拟定方案开发了道岔平面线型设计及绘制系统,对系统结构及功能做了总体介绍。同时应用此系统设计了38号圆缓型道岔,并从曲线长度、未被平衡加速度及其时变率和尖轨粗壮度各方面对3种不同工况做了优劣性比较。实践表明,系统能快速、精确地进行道岔平面参数值的计算和平面线型图的绘制,操作简单方便,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新建客运专线最高运行速度已达到350 km/h,道岔平面线型是影响列车过岔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不同的过岔速度选择合适的道岔线型,计算后得到设计参数,对指导道岔选型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平面参数法推导各种平面线型的计算公式,提出道岔线型设计流程,并通过实际算例比较了各种线型的应用范围及优劣性.研究表明,列车低速过岔时宜采用小号码单圆或复圆曲线道岔,高速情况下则宜采用含有缓和曲线的道岔线型;缓和曲线的加入,可以在减小圆曲线半径的基础上提高列车的侧向过岔速度,并满足平稳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泰国曼谷苏瓦纳布米机场连接线路轨道工程主线全部为高架线,正线采用无砟轨道,线间距为4 m,列车运行速度为160 km/h。该线轨道按UIC标准设计,基本轨采用UIC60钢轨制造,尖轨采用UIC60B制造,轨距为1 435 mm。正线采用9、12号单开道岔,其中包括2组曲线渡线道岔。车辆段为有砟轨道,采用6号单开道岔。由于列车运行速度较高,并采用UIC标准,对道岔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曼谷轻轨道岔的设计,介绍道岔的平面线型、结构设计、扣件系统、轨下基础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小号码道岔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号码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占据主力市场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号码道岔设计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合理地选择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和线型 ,合理地计算其轨距加宽及解决自身的构造加宽问题。小号码道岔跟端应当向弹性可弯方向发展。小号码对称道岔需要重新认识并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与50kg/m钢轨6号对称道岔配套使用的5m间距交叉渡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秦沈客运专线无缝道岔的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我国秦沈客运专线道岔平面设计的主要参数,介绍了18号和38号道岔平面布置的主要尺寸和秦沈客运专线道岔的主要特点.可动心轨辙叉采用了特种断面翼轨,具有与60 kg·m-1钢轨等强的断面强度.通过实车试验和动力分析,车上加速度指标、脱轨系数和减载率均处于优良范围,表明秦沈客运专线18号和38号道岔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尤其38号道岔的侧向试验速度达到147 km·h-1,这是我国道岔侧向的最高行车速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制约运行速度的铁路道岔成为改造的关键,加大道岔型号能够提升运行速度。道岔换装时需要具备与其相匹配的道岔转换设备、相配套的电源及升级改造测试设备等。京秦线狼窝铺站作为道岔提速试验场地,铺设了2组60kg38号道岔,介绍了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道岔尖轨淬火是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道岔尖轨淬火温度靠人工观察,难以保证淬火质量。为确保其淬火质量,研制了道岔尖轨淬火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本系统依据手动经验总结出道岔尖轨表面淬火温度与工作台车运行速度之间的控制规则,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同时进行了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道岔尖轨淬火温度的自动控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稳定性强,道岔尖轨淬火质量符合TB/T1779-93标准。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岔枕道岔的结构特点及连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即将出版的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中道岔连接的有关规定及混凝土岔枕道岔的结构特点,举例说明混凝土岔枕道岔插入轨长度的取值。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道岔是轨道结构的最薄弱部分,是限制列车运行速度的关键设备.结合秦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速道岔的结构设计和铺设方法,分析了道岔在设计、加工、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根据铁道部要求,京沪铁路在第六次大提速时,列车通过速度要求达到200km/h,道岔通过速度是大提速的关键之一。60kedm钢轨12号提速改进型(VZ200)道岔其设计先进,结构牢固,养护工作量少,是一种适应我国铁路重载、快速的发展和需要的新型道岔,将大量铺设在提速线路上。  相似文献   

19.
阐述联锁表的带动道岔、防护道岔设计方法,总结带动道岔、防护道岔的设计规律,对带动道岔、防护道岔的定义、作用、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对如何设计联锁表的带动道岔、防护道岔有很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高架桥无缝道岔"渭南模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铁路高架桥无缝道岔"渭南模式"构成的要素,应用轨道状态远程监测系统对郑西客运专线渭南北站高架桥无缝道岔和相邻桥上无缝线路进行了长期监测;根据动车组不同级别的通过速度,对高架桥无缝道岔和道岔梁进行了动力性能测试.试验表明,高架桥无缝道岔在道岔范围的梁轨相互作用不明显,道岔梁端无缝线路附加力可按10℃考虑,且影响不到道岔,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路基无缝道岔受力相似,可按路基无缝道岔养护维修;高架桥无缝道岔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在结构安全、舒适、稳定、可靠方面能满足高速铁路运营要求;"18 m规则"科学合理,"渭南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