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华铁路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是"北煤南运"国家战略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在概述荆门地区铁路现状及分析荆门地区铁路车流分配及运量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焦柳线东侧设站方案、焦柳线东侧设站取直方案、焦柳线西侧设站方案、新建荆门北站共站方案及子陵站共站方案5个蒙华铁路引入荆门地区待选方案,从城市规划、对高压线的影响、对既有线的影响、行车组织、线路长度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在焦柳线东侧设站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合理选择新建高铁引入山区地形的铁路地区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西延高铁引入延安地区的方案,应用"帕累托最优"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点、城市现状及规划、既有铁路设施利用、客流服务能力等因素,创新应用新的研究思路进行综合比选、科学决断。研究结论:(1)就线路引入地区方案而言,自西向东有西线、中线(沿既有线通道)、东线三个走向方案,推荐采用中线引入方案;(2)线路沿中线(既有线通道)引入后,针对地区内高铁办理站的选择,研究比选了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和新设高铁站并经延安站两个方案,推荐采用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3)在确定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后,针对既有站改建方案又进一步研究了延安站高普共站办理合场、分场及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三个方案,推荐采用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方案;(4)本研究结论可为新建高铁引入带状山区地形的铁路枢纽或地区布局方案和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郑州至济南铁路位于河南省中北部、山东省西部,是设计速度为350 km/h的高速铁路,濮阳站是郑济铁路与濮阳市沟通的桥梁,对铁路能否充分发挥吸引客流的作用十分关键。为更好地规划郑济铁路濮阳市设站方案,结合线路长度、工程投资、客流吸引、城市规划、城镇主要经济据点和车站周边土地综合开发条件等因素,首先分析濮阳站位总体方案,对濮阳东、濮阳北、引入既有濮阳站三大系列方案进行充分比选,推荐吸引客流能力强、与城市规划结合较好、符合地方政府意见的濮阳东设站方案;然后再进行局部站位方案比较,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濮阳站位方案。  相似文献   

4.
成都枢纽是我国铁路网的关键节点和骨干枢纽。为研究某铁路引入成都枢纽方案,综合考虑枢纽客货运布局及总图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客流特点、新线引入对既有线干扰等因素,采用多因素分布研究的方法,对引入站选择及线路走向方案开展系统研究。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可贯通东西向干线铁路、动车组径路灵活、线路引入对枢纽影响小、符合城市规划与发展要求的引入天府站方案;在引入天府站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线路走向方案,选取工程投资节省、兼顾工业园区运输需求、配套基地设置条件好的经寿安方案作为推荐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晓琦 《中国铁路》2012,(10):41-44
新线引入枢纽方案需充分利用既有工程和在建工程,结合地区及总图规划,明确设计中影响方案的各种因素,以运输条件好、利于城市规划布局为原则,提出最合理的枢纽引入方案.通过分析秦山地区现状及远期规划,结合承秦铁路客贷混跑的运输特点,对承秦铁路引入秦山地区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选,推荐合理的线路走向及引入方案.  相似文献   

6.
孙军先 《铁道建筑》2020,(5):139-144
规划年度(2030年)合肥枢纽将形成衔接9个方向、13条线路的大型放射状枢纽.但随着沿江高速铁路建设的提前,沿江高速铁路与既有沪蓉铁路在枢纽内共通道能力是否满足需求、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和客运站分工是否合理、引入车站站型方案是否最优是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研究年度(近期2035年、远期2045年)的枢纽客运量及车流特点,结合既有沪蓉铁路的功能定位及分工调整,对枢纽内主要客运站和区段能力进行分析,对引入车站站型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从契合城市总体规划、运输组织的便捷性、线路平面条件、工程实施难易度、工程建设条件、投资等多方面综合比选,优化了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和客运站分工,确定了合理的枢纽引入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广州枢纽现状及规划布局,根据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以及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在分析枢纽客运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和新建佛山西客站在枢纽中的定位、作用的基础上,论证车站站址选择与城市规划、站场站房布置与运输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车站站场、站房合理规模和布置方案,为今后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提出有益参考。研究结论:(1)在经济发达地区,当枢纽内铁路客运流量、流向增长过快,而枢纽的客运能力不能满足枢纽客流增长需要时,需考虑新建客运站;(2)在新建站址上,一方面应根据车流流量、流向,考虑铁路引入线路的顺直,另一方面应结合城市交通规划,考虑城市旅客的可达性;(3)车站站场规模和布置应考虑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合理布置,减少干扰和交叉,提高车站的接发、通过能力;(4)车站站房设计数量和布局,应根据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8.
王皓 《铁道勘察》2023,(5):85-90
为确定珠肇高铁引入珠海枢纽的最优方案,对珠肇高铁的功能地位、珠海铁路枢纽内既有铁路现状、枢纽总图格局、城市总体规划、枢纽内客运作业量和车流特点等多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枢纽内既有和在建车站均无法满足新线的引入要求,亟需另行择址新建枢纽客运站,故将珠肇高铁及规划线路引入新建珠海鹤洲站。采用综合经济技术比选的方法,分析比较各方案线路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工程投资、工程实施难度等,分别系统研究香海高速以南、江珠高速以西站址方案,香海高速以北、江珠高速以西站址方案,香海高速以北、紧邻江珠高速站址方案以及香海高速以北、江珠高速以东站址方案等4个方案。研究表明,鹤洲岛香海高速以南、江珠高速以西设站方案线路顺直,引入条件好;车站与动车所的综合布置更加合理且与城市规划结合较好;工程实施难度小,工程投资最省,故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9.
商合杭、京九客运专线引入阜阳铁路枢纽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阜阳铁路枢纽处于规划建设的商合杭客运专线和京九客运专线的汇合处,两条客运专线在枢纽内的引入方式直接影响着枢纽内的工程改造和运营效益,同时也决定着客运专线本身线路条件的优劣和运营质量的高低。本着"提升客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对枢纽既有铁路布局及规划客运专线线路的研究,结合枢纽内近远期车流特点,对商合杭及京九两条客运专线线路在枢纽的引入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了商合杭、京九客运专线引入阜阳站和新设客运专线站两套系列方案。并从城市规划配合、既有设施利用、车站及线路技术条件、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比选,提出客运专线引入枢纽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武汉经襄阳至十堰城际铁路为"襄十随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间最便捷的快速客运主通道;是武汉至西安快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北省境内一条重要的旅游观光线路。枣阳市位于襄阳和随州之间,武襄十城际的速度目标值350 km/h,如何在枣阳境内实现350 km/h、满足地方规划要求、结合汉丹线和既有枣阳站现状,对武襄十城际铁路在枣阳市内的线路走向、车站设置方案进行研究和比选。研究结论:(1)武襄十城际引入枣阳站共研究了三个方案:城际场同侧并站方案、城际场对侧并站限速方案、城际场对侧并站不限速方案;(2)综合工程投资、实施难度、旅客出行等因素,最终推荐采用城际场对侧并站不限速350 km/h方案,投资较省、无需限速运行、旅客出行较便捷、实施难度相对较小;(3)引入既有车站方案,均可以分同侧和对侧并站进行布置研究,需结合城市规划、既有设施情况从多个方面综合比较确定最佳方案;(4)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型的铁路引入某地区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选择贵六城际铁路线路引入六盘水地区方案,考虑六盘水地区的客运功能、货运功能、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环境影响、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投资等因素,使研究方案技术经济合理,综合社会效益最优。贵六城际铁路引入双水站后利用既有沪昆线至六盘水方案,充分利用既有站站位资源和客运设施,便于旅客换乘,对城市发展干扰小,建议以此方案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襄荆宜铁路荆门至宜昌段位于湖北省西部,为呼和浩特至南宁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在襄阳地区接郑万铁路襄阳东津站,在宜昌地区引入汉宜铁路宜昌东站。沿线主要为露地层含第四系覆盖层及震旦系-第三系碳酸盐岩、碎屑岩等沉积岩,沿线地形较为平缓。通过线路线形、站位条件、项目工程投资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荆门西站站址方案和当阳至宜昌段线路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比选。  相似文献   

13.
叶勇  杜越 《铁道勘察》2023,(2):75-81
为了确定贵玉高铁引入玉林铁路地区的最优方案,根据贵玉高铁的功能定位、玉林铁路地区内既有铁路现状、枢纽总图格局、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规划线路建设时序、枢纽内客运作业量和车流特点等多重因素,分别系统研究了引入玉林北站方案、引入玉林站方案和新设玉林西站方案三大系列方案,引入玉林北站方案中,又研究了合场方案和分场方案。采用综合经济技术比选的方法,分析比较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投资及优缺点,研究表明,引入玉林北站分场方案线路长度适中,投资较省,契合城市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地方政府支持,符合玉林地区铁路总图规划,各方向车流组织顺畅,故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14.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途经某不良地质地区,为采取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需要对该地区设站条件进行研究。对穿越和绕避滑坡、软弱层均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是否设站进行了系统论证。为使工程经济合理、施工风险可控、运营维护便捷,最终采用了局部路基、不设站的绕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铁路穿越滑坡时应进行多方案比选,谨慎研究不良地质地区设站条件;设站时应进行系统的研究论证,选择最为经济、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长赣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渝长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长沙市西侧长沙西站引出,需途径萍乡地区设站。针对长赣铁路引入萍乡地区方案,结合萍乡地区既有沪昆高速铁路和沪昆铁路现状,在客运量与流向的分析以及区域总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研究了长赣铁路萍乡北并站及新设萍乡西站两大方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暂推荐萍乡北并站方案。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分析了娄邵线、怀邵衡铁路引入邵阳地区方案:先从线路长度、运营条件、工程情况、发展条件、工程投资等方面详细比较娄邵线引入邵阳地区方案并推荐娄邵线不经邵阳北取直方案;后结合怀邵衡铁路引入邵阳地区从线路长度、运营管理、与城市规划结合情况、地方意见、工程投资分析等方面综合分析两线邵东设站方案,并研究推荐邵东西北站址集中设站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连云港地区现仅有陇海铁路,2013年底已开工建设的青连、连盐铁路将构建沿海铁路通道,2015年拟建连镇铁路,规划徐连客运专线也提上建设日程,届时连云港将成为衔接徐州、盐城、淮安、日照、连云港东五个方向的关键地区。通过对连云港地区铁路现状分析,统筹考虑该地区在建项目和规划项目,对接轨方案和区间走向方案进行系统研究,从经济技术合理性和建设时机进行比选,提出连镇铁路引入连云港地区的最佳方案,以完善地区总图。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连镇铁路可采用直接引入连云港站方案或利用连盐线董集站接轨共线引入连云港站两个方案;(2)综合比较后,最终采用连盐线董集站接轨共线引入连云港站方案,并对该方案远期连云港~连云港东段能力不足的情况采取了增设反向发车线等措施,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3)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地区总图规划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回顾郑州枢纽发展历程和分析既有铁路现状,结合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构建以郑州枢纽为中心的"米"字型客专网的框架下,贯彻新形势下总图规划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理念,站在更高视角对枢纽总图规划的关键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和分期实施方案。研究结论:(1)郑州枢纽将逐步形成普速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四网"并存的格局;(2)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相互协作完成主城内、主城与城市群间的客流运输服务,共同与普速铁路、客运专线形成以郑州站、郑州东站和郑州南站为主要客运站,以候寨为枢纽编组站,货运逐步集中于环线,构架"客内货外、客货分线、作业集中、点线协调"的"环状放射形"特大枢纽格局;(3)本文研究成果对郑万、郑合等新线引入后客运系统布局、枢纽改扩建方案及郑州南站的建设方案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横穿武夷山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通过对两处典型地段的选线分析,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经济技术、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线位选择方式。研究结论:(1)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地处闽赣交界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充分考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的情况下,结合利用既有线情况、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地方区域规划和长远发展等情况,进行经济合理的工程选线,是本线的主要特点;(2)扩能改造工程应尽量贴近既有铁路通道,便于接入既有车站,车站布置采用快速、普速分场并站方案,可充分利用既有站房和设备,方便运输组织管理,节约用地,减少地方市政配套建设。但对部分既有线路标准低,呈"弓背"线型地段,结合线路经由经济据点的比选及工程经济综合比较,可采用裁弯取直,结合地方城市发展规划,另设新站方案;(3)对细部线位的比选主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和风险,以工程可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4)宏观与局部,总体与细部相结合的选线方式,能做到线路方案服从大局,具体工程安全经济,技术方案合理,现场施工可行;(5)该成果可供其他既有线扩能线路方案比选和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大型枢纽,分析枢纽内客运系统结构及定位与分工,确定合理的引入方案。通过对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枢纽的分析研究,提出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站枢纽的方案,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在研究新建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时,应结合既有铁路枢纽布局、枢纽客运系统规划、客流的主要走形方向,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引入枢纽,尽量利用既有通道,减少对城市的分隔;(2)从哈尔滨枢纽总图规划、工程技术条件和工程实施难易程度、与城市规划协调方面进行分析,多方面、多方位论证和经济比选,推荐哈牡客运专线沿既有通道引入哈尔滨西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