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铁路驼峰禁止溜放的车辆条件进行研究,通过调查、计算和分析禁止过峰溜放车辆的使用情况和限制条件,着重探讨了我国新装备的23t轴重货车车辆在驼峰的自动溜放条件,提出了目前全路禁止经过驼峰溜放的货车车辆条件,对保障驼峰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驼峰溜放作业过程中,因驼峰控制系统和环境因素等影响,常出现车组走行不到位而产生"天窗",导致股道溜放打靶距离不足,影响驼峰作业效率;通过对减速器制动能高的研究,确定打靶距离不足情况下减速器制动车辆安全连挂速度范围辆数,采取相应溜放方法,进一步提高驼峰解体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27 t轴重通用货车的应用给调车场连挂区调速控制提出了新问题。分析27 t轴重通用货车单位基本阻力更小、溜放动能更大等特点,减速顶对27 t轴重通用货车制动功的减小、临界制动速度的上浮等特性,以及与既有货车混合应用后超速连挂风险的增加、调速控制复杂性的增大等问题。通过模型建立、参数标定及仿真计算,得到减速顶对27 t轴重通用货车制动功的减幅及临界制动速度的漂移量。为解决27 t轴重与既有货车混合应用下调车场连挂区调速控制问题,提出3种调速控制方案,仿真计算显示,在满足27 t轴重通用货车调速控制、难行车不利溜放、最短溜放距离等约束下,增加布顶与调整坡度相结合的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27t轴重铁路货车线路动力学性能试验以及27t轴重铁路货车(混编)线路适应性试验、编组站驼峰溜放综合试验、装卸货设施试验的情况,分析了既有线桥、驼峰、装卸设施对27t轴重铁路货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车辆改编作业量逐年增加,致使不少编组站驼峰能力趋于饱和。在此条件下,作为加强驼峰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即驼峰双溜放作业方案应予考虑。但实行此方案,必然产生交换车,及其重复分解作业,影响驼峰能力的提高,甚至可能出现双溜放作业方案下解体能力次于单溜放作业方案,或虽然解体能力有所提高,但经济上却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衡阳北站驼峰峰高及纵断面改造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超 《铁道货运》2012,30(6):18-22
根据衡阳北站驼峰主要技术设备情况和现场实际调查,在分析驼峰溜放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驼峰峰高及纵断面提出维持峰高改造驼峰纵断面方案和调整峰高改造驼峰纵断面方案。通过对两个方案的溜放速度、制动能力分析,驼峰效率和工程量投资的比较,推荐适合衡阳北站驼峰整治的调整峰高改造纵断面方案。  相似文献   

7.
长大重载列车的制动技术是重载运输发展的关键问题。文中在瓦日线30t轴重线路和机车车辆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对30t轴重重载列车自主化电控空气制动系统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长大下坡道的循环操纵及紧急制动等试验,对比分析电控空气系统与既有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化ECP制动系统可显著改善30t轴重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缩短列车制动距离,列车的制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长大下坡道的运行安全性得到提高,同时列车的平均运行速度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重载铁路货车结构强度考核既有标准中纵向力值的基础上,选取大秦线、神华铁路、京广铁路和晋中南通道25,27和30t轴重货车重载综合试验数据,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列车运行中车辆纵向力的分布;根据在驼峰编组场的调研以及27和30t轴重货车冲击试验,分析驼峰溜放调车时车辆间的最大冲击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现行的大轴重货车技术条件以及《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将重载铁路货车分为专用货车和通用货车,明确第1和第2工况的定义,针对这2种货车和2种工况提出重载铁路货车结构强度考核标准中纵向力取值的建议方案。对于专用货车,第1工况下的纵向拉伸力和压缩力分别取2 000和2 250kN,第2工况下的纵向压缩力取3 400kN;对于通用货车,第1工况下的纵向拉伸力和压缩力分别取1 780和1 920kN,第2工况下的纵向压缩力取3 100kN;冲击速度取10km·h-1。  相似文献   

9.
大轴重货车空气制动系统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轴重的货车大型化是重载列车的发展方向之一。我国重载贷车轴重从25t提升到27.5t,30t及以上,必然会对重载列车运行产生影响,特别是涉及列车运行安全的制动问题。以27.5t和30t轴重货车为主,从提高轴重的紧急制动距离、列车纵向力、制动黏着利用及其空重车调整压力等各方面讨论分析大轴重贷车制动能力的基本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即将开行的27t轴重重载货车,对编组站减速顶以及减速顶调速系统产生的影响,介绍了27t轴重重载货车由于车轮直径的变化所引起的减速顶制动功的变化,同时对减速顶调速系统的调速能力能否满足货车轴重的增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不改变驼峰调车场控制和传动方式的条件下,以现有重力式减速器为基础,研制重载车辆减速器。根据曲拐偏心距与传动压力关系的计算与分析,确定曲拐偏心距的选择范围,保证减速器性能的安全性;通过应力分析和计算,结合疲劳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确定关键零件的结构,满足减速器在重载条件下的机械强度要求;采用人性化设计,便于现场维护和维修。解决在低压传动条件下,实现减速器对重载货车的制动锁闭和缓解解锁的关键技术。满足轴重25 t重载车辆的运输需求,将重力式间隔制动减速器的使用寿命由原来轴重21 t时的2×106次,提高到轴重25 t时的3×106次。自2006年4月开始实地安装使用,其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铁路驼峰编组场对溜放车辆的调速制式,从采用铁鞋、手闸和减速器等点式调速,到减速顶连续式调速,随着调速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驼峰编组站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驼峰调车作业的安全情况大为改观,为编组站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溜放车辆调速问题的分析,看到某些调速设备和调速制式的一些不足,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为适应新形势下铁路实现高速和重载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JSQ6型车辆溜放通过驼峰,通过分析JSQ6型车辆驼峰溜放技术条件,结合当前驼峰纵断面现状,研究适应JSQ6型车辆通过的驼峰纵断面可行调整原则,选择典型编组场开展现场试验验证,形成驼峰纵断面调整建议技术方案,最终实现JSQ6型车辆通过驼峰的安全溜放,提升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商品汽车JSQ6型铁路专用运输车车辆的使用量也随之大幅增加。为解决JSQ6型车辆无法正常通过驼峰进行溜放调车及影响编组站作业效率等问题,在阐述JSQ6车辆溜放作业现状的基础上,以武汉北站为例,通过建立仿真计算模型、优化驼峰线路、组织溜放试验等方法,对上、下行驼峰纵断面线路进行适应性整治,验证了JSQ6型车辆在驼峰线路进行溜放作业的安全性。JSQ6型车辆在优化改造后的驼峰纵断面条件下,提高了在编组站的解编作业效率,同时降低了取送作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铁路JSQ6型车辆是一种双层运输汽车的凹底专用货车,车体上涂有"禁止过峰、禁止溜放"标记。在技术站解编作业时,该车必须采用经峰下迂回线由机车顶送至编组场的作业模式,造成机车和线路被长时间往返占用,严重制约着驼峰解体作业效率。本文以实现JSQ6车辆过峰为目标,分析了JSQ6禁止过峰及溜放的原因,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方案,以期为实现JSQ6车辆过峰及溜放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提升驼峰作业效率,压缩车辆周转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既有线27t及以下轴重货车混编列车综合试验概况。研究分析了我国27t轴重重载通用货车与既有货车混编的典型特征,设计了5种典型混编方案及动力学测试方案。在测试的不同编组的制动全部工况和速度级运行工况内,所有被试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均满足GB/T 5599—1985限度要求,并有一定的裕量;所有被试车横向、垂向运行平稳性指标均小于3.5,满足GB/T 5599—1985要求,属优级。表明27t轴重重载货车与既有货车混编列车具有优良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驼峰减速器控制电路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威南编组站半自动化驼峰三部位车辆减速器前后2台制动轨由同一个控制电路控制,通过接收计算机控制命令,使制动轨缓解和制动,控制溜放车辆出口速度,达到自动控制车辆溜放的目的。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驼峰减速器控制电路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车辆解体和编组效率,制约运输效率的提高,甚至危及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朔黄铁路亟需通过提高列车轴重、增加编组长度来增强铁路运输能力,但神池南—西柏坡段多为10‰左右的长大下坡,提高轴重、增加编组后如何保证列车在该路段的行车安全是倍受人们关注的难题。为此,本文针对30t轴重2.3万t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段如何施加空气制动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空气制动运用方法;同时,对该路段的节能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理论,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其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空气制动运用方法能够有效保证30t轴重2.3万t重载列车在长大下坡段的安全运行,并能够提高发电量,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19.
采用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地基系数K30试验和弹性波探测等对朔黄重载铁路两个过渡段路基进行加固前后路基状态的检测,结合轴重分别为25t、27t、30t,行车速度分别为80km/h、100km/h共6种不同扩能方案,进行路基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模拟和拟静力分析,对朔黄铁路重载扩能的路基强度条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加固前过渡段路基强度和承载力较低,不满足朔黄铁路进一步重载扩能的要求。采用斜向高压旋喷桩加固强化后,路基强度明显提高,加固后的朔黄铁路路基强度能够满足轴重27t、速度100km/h的行车要求,但尚不具备开行30t轴重重载列车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驼峰溜放速度控制是驼峰溜放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既要兼顾解体作业效率,又要兼顾安全,因此在运用中需要进一步减小驼峰溜放速度控制的误差,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利于驼峰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