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接触网用压接式接触线电连接线夹的技术条件、成型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利用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等手段,分析电连接线夹产生松脱及裂纹的原因。同时,对进口及国产电连接线夹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压接工艺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TB/T2809—2005《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对合武线接触网断线进行常规项目试验,含氧量、含锡量测试,以及断口金相组织分析,认为接触导线受到较大拉力和卡紧力是接触网导线断裂的根本原因,通过试验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银铜合金接触线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连续挤压工艺原理,提出“上引连铸-连续挤压-(轧制)-拉拔”银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新工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得出其横断面的平均晶粒度为8.62μm,在室温下的导电率为102.2%IACS、延伸率为7.78%、拉断力为47.42kN。用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晶粒细小、均匀,其导电率、延伸率、拉断力等性能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接触线的使用与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电气化铁道》2006,(Z1):272-279
介绍了作为客运专线的高速铁路对接触线的技术要求,强调了提高接触线机械强度是主要努力方向.本文还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线使用概况,提高接触线机械强度的技术途径和工艺方法,通过比较介绍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接触线制造的上引连挤工艺方法;本文最后介绍了国内企业进行的用于高速客运专线的铜锡、铜镁合金接触线的研制、试验情况.其技术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希望有志之士,为我国接触线产品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不同等级的铜锡接触线的性能、应用范围;说明了铜锡接触线可以满足所有速度等级电气化铁路以及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的要求;对铜锡接触线与铜银接触线和铜镁接触线在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制造成本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铁道部行业标准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铝包钢接触线的主要技术性能的安全性能好、寿命长、高温强度大、适合高速运行等优点,并提出了扩大在哈大线采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铝包钢接触线的主要技术性能的安全性能好、寿命长、高温强度大、适合高速运行等优点,并提出了扩大在哈大线采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弯曲半径和工装夹具相同的条件下,对不同规格、不同种类国产接触线,在不同速度下进行反复弯曲试验,研究弯曲速度对接触线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铜合金接触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从接触线的应用实际出发,说明了研究铜合金接触线的必要性,依据金属强化理论及对产品技术、工艺性能的要求,提出了合金配方确定原则,通过剖析国外产品吸试验研究比选合理的合金配方,研究的系列配方产品可满足不同运用条件下对机电性能不同侧重的要求,并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制的无焊接接头铜合金接触线主要机电性能明显优于纯铜接触线,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可用于繁忙、重载、高速及一般电气化线路,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速接触网器材检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接触网器材抽样检验方案、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等,重点对接触线反复弯曲试验、绝缘子抗弯试验、接续类零件的短路热循环试验、铝合金零部件的腐蚀试验、终端锚固线夹试验等几个典型试验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探讨,提出对检验结果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对TB/T 2468—1993 《铁路信号产品可靠性要求评定方法》修订背景及原则的基础上,从元器件失效率评定及信号产品可靠性试验的定时截尾试验方案、序贯截尾试验方案、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点估计及置信限、电子类信号产品可靠性评定方法、信号产品可靠性现场数据统计分析法等方面,介绍新标准TB/T 2468—2018 《铁路信号产品可靠性要求评定方法》主要修订内容及典型试验方案数学原理,并给出新标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有轨电车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不采用高架线供电后对车载储电器的要求和无接触导线电车及车载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要求,且进行了样车试运行,并验证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介绍TB/T 1160《内燃机车用铜散热器》的修订情况。着重分析修订后标准与原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方面的变化,阐述散热器试验工况参数的变化及换算关系公式。在新标准中,增加了散热器可靠性要求及相应的试验项目要求,还增加了新型双流道散热器产品的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锥套式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的结构、受力状态、脱落线夹及接触线受损情况等几方面,分析接触线从线夹中脱落的原因,指出终端锚固线夹与接触线之间的配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接触线从线夹中脱落故障,提出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施工安装及日常巡检维护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气化铁道用接触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生产技术总体上参差不齐,接触线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高速电气化列车运行技术的要求。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开发具有良好经济性、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新型接触线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内包式钢铝接触线的技术特性和运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蒋文渊 《中国铁路》1993,(12):20-22
从老式钢铝线的研制和运用并发展到目前研制运用的无接头新型内包式钢铝接触线,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积累了研制、设计和运用的经验,并在9个地点,约110km电气化铁路上悬挂了9年,完成了供电任务。对几种导线的技术性能作了比较,最后还指出了钢铝接触线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线阵列CCD摄像技术在铁路电力接触线高速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正在研究的非接触式接触线磨损动态检测平台为背景,介绍了线阵列CCD传感器成像过程,描述了非接触式电力接触线高速动态检测技术的原理、数学模型、设备配置、软件开发环境、线阵列CCD单色图像处理用户软件类的设计,指出了线阵列CCD摄像技术在铁路高速检测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适用于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铜合金接触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接触线的应用实际出发,综述了接触线的生产使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说明了研究高强度、高导电性铜接触线的必要性。提出了新型接触线用铜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加工工艺。新合金无论从性能上和成本上都具有较强的市场挑战力。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新架设的接触线、承力索等架空输电导线,都有一个初延伸的过程。为保证施工中悬挂架设调整一次到位以及提高运营中接触悬挂的稳定性,减少维修工作量,一般要求对新线进行超拉。目前常用的超拉方法主要有机械和人工超拉两种,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且存在需要占用线路、对曲线腕臂加固、增设临时拉线、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等缺点。现提出一种工厂化超拉的工作模式,可以克服现场超拉工作模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中,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线的选择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主要介绍可供中、高速(140 ̄300km/h)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选择的银铜、银锡铜多元铜合金接触线及铝包钢接触线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在中、高速接触线的研究领域中,已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鉴于这三种接触线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为此提出在我国“九五”期间发展中、高速电气化铁路时应减少引进,优先采用国产铜合金及铝饮钢接触线的建议,以推动我国接触线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