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勘探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等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软土地基勘探方法的规范要求,就软土地基勘察方法,工作量布置,软土层划分及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规范中不完善的部分提出了软土地基勘察方法,原位测试应综合软土成因,软土类型,软土力学特性,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确定,提出加强原位测试十字板试验,CPT试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分布范围的探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一种探测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基分布范围的方法,并就其在长常高速公路K83段软土地基检测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准确地探测软土地基分布范围,为合理处治软土地基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软土路基是现代公路施工中常见的路基地质情况,如何针对软土路基特点进行路基施工控制与管理是现代公路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土地类型众多的国家,在这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类型的不良的地基土,软土地基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地基土。软土地基由于本身的特有地质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公路工程的发展,因此在软土路基上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根据软土路基的特殊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该文论述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控制工作,针对贵州地区软土路基的特点对软土路基边坡施工过程的控制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其内容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广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地表沉降、深层水平位移等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强调了监测工作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就如何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处理软土地基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4种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实验路段的施工比较,经济分析和质量检测,优选出最佳的软土地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路堤软件土地基变形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育梁  叶朝良 《公路》2002,(12):35-40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路堤下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软土层的厚度,荷载大小和加荷速率以及软土层的倾斜等因素对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结论,例如,试验表明荷载作用下均质软土地基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软土厚度的0.2-0.3倍深度处,因而施工中以地表观测桩观测的侧向位移来控制施工过程的稳定性的做法值得商榷;软土地基发生早期破坏时,仍然能承受较大的外加荷载,对周围土体的强度提高有利,为在软土地基上进行“促动法”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东北寒冷地区塑料排水板法处理软土路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软土工程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苏连云港地区大量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就该区软土层的成因类型,物理力学特性、室内试验问题、现场原位测试,特别是力学指标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总结了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出现的地质灾害多是因为软土层纵横断面厚薄分布不均,勘测过程中现场及室内试验提供的设计指标与实际差异过大等综合因素造成。综合对比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地质灾害,总结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勘测应选用合理的手段,提出勘测设计指标的确定应以十字板、CPT现场试验为准。  相似文献   

9.
在公路设计中,经常遇到具有较厚硬壳层的软土地基,现有的设计方法往往不考虑硬壳层的作用,用一般的软土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没有充分利用这层有利的硬壳层资源,浪费较大。文中通过对软土层的受力分析,对具有硬壳层的软土地基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袋装砂井法加固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加固某软土路堤的研究,软土内的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软土的沉降、路堤的表层沉降和软土的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结果对地基加固效果的检测结果的分析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某些淤泥及淤泥质土等软土路基采用该方法进行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