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林区的夏利和达西亚轿车,常发现烧蚀白金的现象较为普遍且频繁。有的司机一天换几副白金,叫苦不迭。 白金烧蚀的原因有:①初级电压过高:②触点太脏;③电容器容量过大或过小;④电容器有缺陷;⑤触点间隙过小;⑥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一般传统检查白金触点烧蚀的方法是先  相似文献   

2.
断电器触点烧蚀是有触点式点火系统的一种常见故障,轻者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重者使发动机不能工作.触点烧蚀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动、静触点接触面调整失平,造成触点某一边缘出现小面积烧蚀;二是触点工作面没有打磨平整,中间凸起,造成触点中间小面积烧蚀;三是触点间隙过小,闭合时间过长,通过电流过大,造成触点熔粘烧蚀;四是容电器工作不良,不能消除触点断开时所产生的火花,致使触点烧蚀;五是发电机输出电压过高,通过触点的电流过大,造成触点熔粘烧蚀.……  相似文献   

3.
有触点点火系统的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白金触点组合须经常保养.白金触点的作用就是当上下触点闭合时,点火低压电路接通,电流通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并产生磁场;当上下触点断开时,初级线圈的电流被中断,而使次级线圈感应到点火高压电.如果断电器白金触点间隙大小不当,将会影响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带来发动机不易启动、工作不均匀、功率下降、怠速不稳等一系列故障,间隙过小还会使触点烧蚀.所以摩托车在行驶一定里程后,应对其检查和调整.以下几点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断电器触点烧蚀是有触点式点火系统的一种常见故障,轻者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重者使发动机不能工作。触点烧蚀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动、静触点接触面调整失平,造成触点某一边缘出现小面积烧蚀;二是触点工作面没有打磨平整,中间凸起,造成触点中间小面积烧蚀;三是触点间隙过小,闭合时间过长,通过电流过大,造成触点熔粘烧蚀;四是容电器工作不良,不能消除触点断开时所产生的火花,致使触点烧蚀;五是发电机输出电压过高,通过触点的电流过大,造成触点熔粘烧蚀。  相似文献   

5.
随着摩托车技术的发展,电子点火系统被普遍采用,但使用白金点火系统的摩托车仍占有一定比例,骑手在使用中也常会遇到因白金触点故障而造成行驶困难等问题。白金点火故障主要是触点烧蚀。遇剑这种情况,许多骑手只是用砂纸打磨一下或更换新件,没从烧蚀的现象中找出故障原因,因此,又会再一次烧蚀。触点  相似文献   

6.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常见故障之一是分电器触点烧蚀。分电器一旦烧蚀,会使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减弱直至消失,进而降低高压火花强度,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发动不着。引起分电器触点烧蚀的故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分电器触点间隙过小分电器触点间隙过小,在发动机无负荷工况时,尚能正常工作,当有负荷或高速运转时,易产生断火。其原因是:当分电器触点张开后,由于触点间隙过小,电阻相对减小,所以造成高转速时低压电流不易切断,致使分电器触点烧蚀。打开分电器盖,检查分电器触点烧蚀程度。若烧蚀较轻,可用细砂纸…  相似文献   

7.
一辆夏利轿车在使用中,屡次出现分电器烧白金触点甚至熔化(用不了几天就得更换一副)、发动机启动困难的异常现象。常见分电器白金触点烧蚀的原因有:点火正时不准确、电容器损坏不起作用、白金触点接触不良等。该车初步诊断,不存在上述原因,原来车主在原电容器旁另行吊装了一只(即有两个电容器),毛病便出自这。当拆除并联的电容器、紧固原装电容器后试车,故障排除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汽车点火器是利用"白金"触点的通断使点火线圈产生高压来启动发动机的.此种点火器的"白金"触点烧蚀严重、污染环境、寿命短,且经常需要驾驶员打磨、调整和更换零件,费时费力,是一种性能不稳定且不经济又使用不方便的点火器.  相似文献   

9.
有些车总爱烧白金,查找故障原因时,分电器上的电容器是否工作正常,也是一项主要的检查内容。传统点火系统的分电器上装有电容器,其作用是减轻分电器白金触点断电时的触点火花,以保护触点不被烧蚀,并利用其放电性能来提高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电容器在20 ℃时应具有大于50 MΩ的绝缘电阻,工作时能够承受白金触点打开时初级绕组产生的200~300 V自感电动势,具有耐交流电压500 V的绝缘强度,在1 min内无击穿现象。不同车型发动机电容器的容量也不同,以微型车发动机的电容器为例,其规定容量为0.25μF,若电容器的容量过小,会使电容器的灭弧作用减弱,分电器白金触点容易出现烧触。但电容器的容量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产生的次级电压是与电容器的容量成反比,即次级电压随电容器容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分电器上的电容器应按规定容量选用,不能随意更换。分电器上的电容器容量越大越好吗?@肖亮  相似文献   

10.
<正>一、起动系统故障引起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现象及故障原因故障现象:1起动机不转。2起动机运转无力。3起动机空转。常见的故障原因:1蓄电池电量不足,各导线连接松动,接线柱脏污接触不良。2起动开关触点未接触或触点烧蚀。3电磁控制式的继电器及电磁开关有故障,有如下可能:继电器触点烧蚀;继电器磁力线圈断路或烧坏;电磁开关线圈断路或接触盘接触不良。4起动机内部故障,如电枢轴弯曲或轴承过紧、损坏;整流电路端子脏污或烧蚀;电刷磨损过多;弹簧过软或损坏;电刷在电刷架内卡住与整流电路端子接触不好;电枢线圈磁场线圈短路或断路。二、起动系统故障引起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董华峰 《驾驶园》2010,(10):48-49
问:如何检查断电器触点间隙?分电器断电触点分开时有一定间隙。若间隙过大,跳火时容易烧蚀触点;若间隙过小,触点闭合时间短,减少低压电流通过,发电机高速转动时,容易出现断火现象,一般间隙为0.35-0.45毫米。调整时,取下分电器和分火头,  相似文献   

12.
摩托百宝囊     
根治电喇叭不响一法摩托车电喇叭不响故障一般是由以下4个原因引起的:1)线圈烧毁;2)触点严重烧蚀;3)触点不闭合;4)电路短路。其中2项都与电喇叭触点开关有关,可见这是常发生故障的部位。电喇叭不响增加油耗,同时也给骑乘带来了不安全因素。用下面的简单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排除按钮触点容易烧蚀或不闭合引起的不响  相似文献   

13.
(1)触点烧蚀的主要原因①带有附加电阻的点火线圈,若附加电阻发生故障,使通过点火线圈的电流过大;点火线圈质量不佳、点火线圈过热及附加电阻未接人电路等致使低压电流过大,都容易造成触点烧蚀。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电喇叭不响故障现象,一般是由于以下四个原因引起的:A.线圈烧毁;B.触点严重烧蚀;C.触点不闭合;D电路断路。而B、C两项与电喇叭按钮触点有关,可见这是常发生故障的部位。电喇叭不响增加油耗,同时也给行车带来了不安全因素。笔者在遇到这种烦心事后,另辟蹊径采取如下简单方法,从根本上排除了按钮触点容易烧蚀或不闭合引起的电喇叭不响故障。首先,找一个内圈能套入电喇叭按钮外部圆柱内的平垫圈,裁剪一个与平垫圈(外圈)相同的内胎胶垫和一根  相似文献   

15.
(一) 一、点火系统的检测 1.火花塞的检查 火花塞常见的故障是电极烧蚀或积垢,间隙过大或过小。美国车火花塞易烧蚀,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燃油品质不良,使混合气爆燃所致;再是火花塞间隙调得过小,流过电极的电流增加也是原因之一。韩国现代牌轿车火花塞易积污,主要原因是气门油封漏油引起的。无分电器点火系统(DIS)采用宽间隙火花塞,若是间隙过小,就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用户经济效率,延长汽车分电器使用寿命,兹将汽车分电器在使用中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予以简要说明。一、汽车分电器,断电器触点易过早烧蚀,造成发动机点火能量不足,影响发动机的功能。引起原因:1.安装在分电器外壳上电容器的引出导线端面沾上油污或者受潮,与接线柱绝缘部份成间接接触,绝缘性能降低,引起漏电,使电容器不能充分起到充电、放电,提高点火强度、削弱断电器触点上火花等应起的作用,从而加速触点的过早烧蚀。2.断电器触点间隙超过0.45毫米,以及触点沾有油污。  相似文献   

17.
有触点点火系统的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白金触点组合是一项需经常保养的项目。我们都知道,白金触点的作用就是当上下触点闭合时,点火低压电路接通,电流通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并产生磁场;当上下触点断开时,初级线圈的电流被中断,而使次级线圈感应到点火用的高压电。如果断电器白金触点间隙大小不当,将会影响发动机的点  相似文献   

18.
1.故障现象 我汽车连一辆东风EQ1090E(EQ140)型汽车,驾驶员反映,汽车行驶时加速困难,时而自行熄火,经常烧蚀分电器白金,有时甚至仅行驶几十公里白金就烧蚀了,更换新的白金,不久又出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9.
1.发动机断火如果一个气缸中出现断火的原因是:火花塞发生了毛病,或者因通过火花塞的高压电线破裂,断电触点(白金)的间隙失调,分电器活动触点臂的顶块磨损,气阀不能密合,气缸垫破损。若是几个气缸中发生断火的原因是:混合气太稀或太浓,火花塞导线和分电器发生了毛病。因此,要检查分电器的以下部分:(1)断电触点的间隙和状况;(2)触点臂和顶块的状况;(3)触点臂和轴是否有卡往  相似文献   

20.
张胜川  边建华 《汽车电器》2010,(4):28-29,32
阐明电磁开关工作的电路原理,依据原理探讨引起电磁开关触片、触点烧蚀的主要原因,给出改善电磁开关触片、触点烧蚀应采取的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