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苦参碱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苦参碱(matrine)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OV2008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0.125、0.25、0.5、1.0,2.0、4.0 mg/mL)的苦参碱在不同的时间点(24、48、72 h)对OV2008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OV2008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Fas、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苦参碱对OV2008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小,G2/M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苦参碱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高而升高(P<0.01);苦参碱能够上调Fas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苦参碱可显著抑制OV2008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晕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苦参碱对OV200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有关,而苦参碱诱导凋亡可能与其上调Fas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通过影响Ca~(2+)内流对谷氨酸盐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大鼠RGCs,以0.1、1mmol/L的谷氨酸盐刺激RGCs 24、48h,建立RGCs凋亡模型,并用0.1、1.0、3.0μmol/L浓度梯度藏红花素分别处理。Annexin V-FITC/PI双标检测细胞凋亡率,Fluo-3/AM荧光标记Ca~(2+)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藏红花素对胞内钙离子介导的凋亡信号分子calpain和CaMKⅡ表达的影响。JC-1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藏红花素对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凋亡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3、Caspase-9、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0.1mmol/L谷氨酸盐刺激24h,RGCs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刺激48h时,RGCs的凋亡率达到(43.050±2.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谷氨酸盐(1mmol/L)刺激24、48h的RGCs凋亡率为(46.450±1.061)%和(45.500±3.253)%,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1mmol/L谷氨酸盐刺激RGCs 12h后加入0.1、1.0、3.0μmol/L藏红花素再处理12h,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均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1),且抑制效率具有剂量依赖性。另外,1.0μmol/L藏红花素组的谷氨酸盐诱导的胞外Ca~(2+)内流减少及钙依赖蛋白Calpain1和CaMKⅡ的表达减弱,线粒体膜电位增高,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减少,Bcl-2/Bax表达上调。结论藏红花素抑制谷氨酸盐诱导的RG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阻止胞外Ca~(2+)内流,抑制钙依赖的凋亡信号通路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GF-β2(0、0.1、1、10μg/L)处理HLEC后,Western blot检测TGF-β2诱导的线粒体途径依赖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5μg/L TGF-β2诱导细胞凋亡的具体形式,以及5μg/L TGF-β2处理细胞36h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GF-β2可明显增加Caspase3的表达(P<0.001),促凋亡蛋白Bax与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比例失调(P<0.001)并呈浓度依赖性,激活内源性线粒体途径的Bax/Bcl-2-caspase3通路的凋亡。5μg/L的TGF-β2可以诱导HLEC发生凋亡(P<0.05),处理细胞36h后可导致G1/S周期阻滞。结论 PCO过程中伴随TGF-β2诱导的线粒体途经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PCO的形成过程,将为PCO发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PNS组3组。模型组采用马血清(10mL/kg)加激素(40mg/kg)的方法建立兔SONFH模型;PNS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同时给予PNS(50mg/kg)干预;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2周后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头进行脱钙包埋,TUNEL染色观察细胞内凋亡变化,BCA法检测股骨头内caspase-3活性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股骨头内Bax及Bcl-2含量的变化。结果 TUNEL染色结果发现,模型组骨组织内可见大量凋亡细胞,PNS组骨组织内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PNS预处理后股骨头组织内的caspase-3活性明显下降(P<0.05);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模型组骨组织内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而与之相反的是PNS组骨组织内检测到的Bax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而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PNS可能通过增强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抑制caspase-3活性,减少早期SONFH股骨头组织内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DM2/p53通路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细胞株(RPMI 8226)并分为实验组(Nutlin-3a)和对照组(药物溶剂),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和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4、48、72 h时间点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降低,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MDM2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5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凋亡率(38.42%、82.26%、82.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80%、8.06%、14.69%)。结论 MDM2与p53之间构成降解-反式激活循环通路影响下游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抑制MM细胞的增殖,促进MM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股骨骨折后肾髓质浅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骨折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骨折组(36只)、骨折治疗组(36只)、正常对照组(30只);前两组大鼠分别在骨折建模后1、6、12、24、36、48h时各处死6只,在相同时间段正常对照组处死5只。HE染色观察肾髓质的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l-2和Bax在肾髓质浅层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单纯骨折组中位于肾髓质浅层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轻度颗粒变性,间质小血管轻度扩张淤血;骨折治疗组与单纯骨折组相比,病变程度较轻。在单纯骨折组中,Bcl-2及Bcl-2mRNA表达在1~36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ax表达在12~36h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Bax mRNA表达自骨折6h以后开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骨折治疗组,Bcl-2表达在1h明显比单纯骨折组高(P<0.01),Bcl-2mRNA表达在1~48h均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Bax及Bax mRNA表达在1~48h均较单纯骨折组低(P<0.01)。结论骨折创伤对肾髓质浅层Bcl-2、Bax蛋白的表达及mRNA的转录均有明显影响。PNS可能通过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以及下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及对凋亡相关基因和脂肪酸合酶(FASN)表达的影响,明确其可能的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人肝癌细胞株,随机分为对照组(无药物干预)及80、120、160μmol/L EGCG组,作用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Hoechst33258染色结果并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凋亡发生情况;用RT-PCR方法检测FASN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EGCG组Hoechst33258染色可见凋亡细胞核浓染,亮度明显加深或有染色质边集现象,亦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经160μmol/L EGCG作用48h后,肝癌细胞凋亡率最高可达28.6%;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经EGCG作用48h后肝癌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量明显下降,同时FASN表达量亦随EGCG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Bax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EGCG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发生,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以及内源性FAS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蜂斗菜素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蜂斗菜素对RPMI 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蜂斗菜素诱导的RPMIS226细胞凋亡,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spase-3、8、9蛋白表达和MEK/ERK、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蜂斗菜素作用24、48、72h后对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均<0.01);蜂斗菜素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地诱导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P<0.05,P<0.05),Caspase抑制剂预处理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蜂斗菜素作用72h后,Caspase-3、8、9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P<0.05),ERK1/2及ME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5),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蜂斗菜素能够抑制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8、9蛋白激活,ERK/MEK及p38MAPK蛋白磷酸化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二乙酸二氯荧光素盐(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罗丹明123(Rhodamine123)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Cyt-C、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 1mmol/L MPP+处理SH-SY5Y细胞48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并诱导细胞产生凋亡,凋亡率达(38.6±1.8)%。而HSYA(15、60、120μmol/L)预处理1h,可明显增加SH-SY5Y细胞存活率(P<0.001),并能有效抑制MPP+诱导的细胞调亡(P<0.01);可明显抑制MPP+诱导的细胞内ROS的增加(P<0.001);也能有效抑制MPP+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P<0.01)。120μmol/L HSYA预处理能显著性增加Bcl-2/Bax比值(P<0.01);能够明显抑制MPP+诱导的胞质Cyt-C的释放(P<0.05)和Caspase-3、Caspase-9的高表达(P<0.05,P<0.05)。结论 HSYA预处理能明显提高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可有效抑制细胞调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aspase-3在阿霉素(ADR)诱导的K562和K562/AO2细胞株凋亡过程中对Bcl-2蛋白表达的调控,探讨两者相互作用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及Bcl-2蛋白的表达;酶显色活性分析法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①K562细胞株的凋亡率对ADR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K562/AO2细胞株则无此依赖关系。②未加Caspase-3抑制剂的K562细胞株Bcl-2阳性表达率和Caspase-3活性对ADR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加入抑制剂的则无此关系,但作用48 h后Bcl-2阳性表达率下降,Caspase-3活性上升。无论加入Caspase-3抑制剂与否,K562/AO2细胞株的Caspase-3活性和Bcl-2阳性表达率均无变化。结论Caspase-3的变化能引起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二者与凋亡关系密切,并在多药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EZH2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EZH2)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肾脏组织(8例)及肾透明细胞癌标本(58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肾脏组织与肾透明细胞癌标本EZ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2.5%(1/8)、74.1%(43/58)(P<0.05).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局部进展性肾癌(Ⅲ)与转移性肾癌(Ⅳ)EZH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局限性肾癌(Ⅰ+Ⅱ)(P<0.05);高分化肾癌、中分化肾癌及低分化肾癌EZH2蛋白表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EZH2在肾透明细胞癌明显高表达,提示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肾透明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7β-雌二醇对H_2O_2诱导视网膜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 17β 雌二醇 (βE2 )对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H2 O2 、βE2以及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它莫西芬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 结果 H2 O2 能显著降低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存活率 ,表现为剂量、时间依赖型。用 βE2预培养细胞 30min后 ,再加H2 O2 继续培养 2 4h细胞存活率明显上升 (P <0 .0 5 )。用它莫西芬预培养细胞后 ,重复上述实验 ,发现它莫西芬不能阻断 βE2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原代细胞中 99%以上的细胞为雌激素受体阴性。结论 H2 O2 能导致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死亡。βE2能降低H2 O2 的毒性作用。它莫西芬不能阻断βE2的保护作用 ,培养的光受体细胞为雌激素受体阴性。提示 βE2的作用机制可能不是经雌激素受体介导的途经  相似文献   

13.
尾型同源盒基因-2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尾型同源盒基因-2(CDX2)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探讨CDX2基因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克隆人结肠CDX2基因,构建含CDX2的pEGFP-C1-CDX2表达载体,同时设pEGFP-C1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利用脂质体法将pEGFP-C1-CDX2和pEGFP-C1质粒分别转染Lovo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Lovo细胞中CDX2基因的表达;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X2对Lovo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应用ELISA法检测CDX2过表达对Lovo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含CDX2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pEGFP-C1-CDX2的Lovo细胞48 h有较高水平的CDX2蛋白的表达;与pEGFP-C1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pEGFP-C1-CDX2组的Lovo细胞在转染72 h时生长未见明显抑制,G1期及S期所占比例无明显改变,凋亡率亦无明显增加(P均>0.05),但MMP-2分泌明显减少(P<0.05)。结论 CDX2过表达对Lovo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无明显影响,但能够明显减弱Lovo细胞的侵袭力,从而对结肠癌浸润转移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及Smad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MTS法检测不同浓度尼美舒利(25、50、100、200、400μmol/L)作用于HepG2后,对照组和实验组HepG2细胞增殖的变化;TUNEL法检测尼美舒利对HepG2凋亡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尼美舒利干预后,肝癌细胞Smad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尼美舒利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尼美舒利浓度的增高,其对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可以促进肝癌细胞核固缩、碎裂,诱导其凋亡;尼美舒利干预组肝癌细胞Smad4蛋白的荧光标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尼美舒利可以通过上调肝癌细胞Smad4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MDM 2癌基因产物与脯氨酰异构酶PIN1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在U2OS骨髓瘤细胞中分别用MDM2对PIN1的单抗通过免疫沉淀法分离出MDM2或PIN1的结合蛋白 ,再用Westernblot对蛋白进行分离。结果 U2OS骨髓瘤细胞的蛋白天然提取物中MDM 2与P1 8的共沉淀物移行位置与用PIN1单抗检测的免疫沉淀物的移行位置相同。同时PIN1与P90的共沉淀物的移行位置与用MDM2单抗检测的免疫沉淀物的移行位置相同。结论 U2OS骨髓瘤细胞中MDM2与PIN1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这可能是MDM2在调控G2 /M过渡点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1246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iHa细胞分成3组,分别转染miR-1246mimics(模拟物)、miR-1246inhibitor(抑制物)、空白质粒,并测定转染效率。采用MTT法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增殖能力的区别;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区别;Western blot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表达THBS2(血小板反应蛋白2)的区别。构建THBS2的3UTR双荧光素酶质粒,与miR-1246共转染入SiHa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结果转染miR-1246mimics的SiHa细胞,MTT试验显示其增殖能力较另外两组强;划痕实验显示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另两组强;迁移、侵袭实验显示该组细胞穿膜数量较另外两组多(P<0.01);WB实验显示其THBS2蛋白低表达(灰度值6.28±10.2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3)。转染miR-1246inhibitor的SiHa细胞,MTT试验显示其生长速度较另外两组慢;划痕实验显示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另两组弱;迁移、侵袭实验显示该组细胞穿膜数量较另外两组少(P<0.01);WB实验显示其THBS2蛋白表达稍高(灰度值12.90±19.8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37)。共转染miR-1246mimics和包含THBS2的3UTR端双萤光素酶质粒后,SiHa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降低。结论 miR-1246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有促进作用,THBS2是其靶基因,降调靶蛋白THBS2的表达,可能是miR-1246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其中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he cell cycle regulators ATM, Chk2 and p53 and cell cycle arrest in HeLa cells after cisplatin therapy. Methods The proliferation-inhibiting rates of HeLa cells induced by eisplati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MTT assays.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ATM, Chk2 and p53 of HeLa cells with and withont cisplatin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pectively. The cell cycl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Results Cisplatin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eLa cells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ATM, Chk2 and p53 were increased in HeLa cells treated with cisplatin. The cell cycle was arrested in G2/M phase in HeLa cells treated with cisplatin. Conclusion Activation of ATM, Chk2 and p53 might be critical in determining whether cells survive or undergo apoptesis. Targeting ATM, Chk2 and p53 pathway might he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reversing chemoresistance to clsplatin in cervical cancer.  相似文献   

18.
柴胡皂甙d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SSd作用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学、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放免法检测细胞前列腺素E2(PGE2)产生量。结果SSd对肝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镜下观察,SSd作用组细胞可见典型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凋亡率达17.5%。肿瘤细胞前列腺素E2的产生量,SSd作用组明显下降,接近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作用组水平。结论SSd可能通过下调COX-2的表达,抑制PGE2产生而发挥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及IL-2、sIL-2R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以及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表达的变化规律 ,探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患者IL 2、sIL 2R的含量 ,免疫粘附法测定红细胞免疫活性及其调节功能 ,S P(链亲和素 过氧化物酶 )一步法测定CD3、CD4、CD8的细胞数。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组IL 2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sIL 2R则明显升高 (P <0 .0 5 ) ;红细胞C3b受体 (RBC .C3bR)、红细胞免疫调节促进因子 (RFER)明显降低 (P <0 .0 0 1)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 (RBC .ICR)、红细胞免疫调节抑制因子 (RFIR)则明显升高 ;CD3、CD4细胞数明显降低 (P <0 .0 1) ,CD8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免疫功能低下。通过临床检测患者IL 2、sIL 2R含量、红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活性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2(TSP2)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5例NSCLC癌组织和3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2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NSCLC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与NSCLC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55例癌组织中TSP2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149.10±2.94)明显高于30例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145.70±4.74)(P<0.05);TSP2的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明显有关。相关分析表明TSP2表达与MVD成负相关(r=-0.876,P<0.01)。结论TSP2与NSCLC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TSP2和MVD是临床估计NSCLC病情进展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