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车体设备一、车钩及缓冲装置 1.密接车钩新干线的车辆因不必考虑和现用车辆相连挂,所以使用了旋转块式密接车钩,这种车钩是由现有车辆的不完整处进行种种改进而成的。其主要改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增购车辆车钩缓冲器的设计与选型。通过对车钩气液缓冲器进行结构优化以及缓冲器的合理配置,提高了车钩缓冲器的能量吸收能力,减小了车辆救援工况的车钩受力,满足了车辆碰撞能量吸收要求及车辆救援和连挂要求。  相似文献   

3.
铁路机车车辆车钩中心高度尺主要是用于测量机车、车辆车钩中心线到钢轨顶面垂直距离及车钩上翘下垂参数的铁路专用计量器具.其准确与否关系车辆检修质量与列车运行安全.为保证车钩中心高度尺量值准确有效,保证基层站段车辆检修的质量,依据JJG1150-2018《铁路机车车辆车钩中心高度测量尺检定规程》对车钩中心高度尺检定装置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在危害行车安全的事故中,车辆分离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也非常严重.造成车辆分离的主要原因是车钩防跳间隙不符合规定,导致车钩异常开启.因此,严格落实车钩检修工艺要求,保证车钩防跳系统的检修质量对减少车辆分离事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中部从控机车车钩和车辆车钩受力测试试验的基础上,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万t重载组合列车中部从控机车车钩纵向力、横向力与车钩偏转角的关系,以及车辆间车钩受力的规律,提出解决中部从控机车轮轨横向力和减小车钩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期大秦线发生的2.1万吨组合列车中部机车与车辆车钩分离问题,总结介绍了中部机车车钩分离问题发生的过程和主要特点,结合列车操控、纵向力特点、机车检修、车辆检修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和机车模拟试验对该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车钩分离为机车车钩从车辆车钩上方受拉跳出;在长大下坡区段均是中部机车的后钩与后部车辆脱钩分离,在上坡或平坡区段是中部机车的前钩与前部车辆脱钩分离;初步判断车钩分离问题与钩高差临近限值、纵向拉钩力较大具有直接关系。最后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合理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综述地铁车辆所面临的问题及钛合金材料的优良性能。针对地铁车辆所面临的救援问题,采用钛合金过渡车钩替代普通车钩,达到降低装卸过渡车钩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救援机车连挂速度的目的。分析并总结钛合金过渡车钩在密度、强度、焊接性、阻尼特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方面的特点及优势。对钛合金过渡车钩在地铁车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1概述 列车车钩分离是列车运行中的常见故障,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和经济效益.大秦线运营的车辆中,安装13#车钩的车辆与安装16#、17#车钩的车辆数量大致相当,但运用下来,13#车钩的分离故障明显较多.仅2000年1~6月,大秦线就发生列车分离故障30起,这些分离故障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铁路货车车辆互钩差不得大于75 mm。铁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互钩差超限时,前后车钩的钩舌受力面会发生改变导致接触面积减小,车辆通过坡道或者弯道时前后车钩发生不等幅的上下振动,当振幅差过大时前后车钩易发生脱钩事故导致列车分离。另外,列车通过弯道时,车钩接触部位改变会导致车辆转弯半径发生变化,如果车辆仍以原临界速度通过弯道则易导致车辆侧翻脱轨,可见车辆互钩差超限故障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1 原因分析由于货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城轨车的车钩分类,以天津地铁车辆为例介绍了车钩的组装工艺,对车钩的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车型设计开发时,计算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车钩转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试验台上进行车辆端部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车端试验的前提是生成驱动试验台运动的试验谱。依据连挂车辆的结构参数和轨道曲线方程建立了连挂车辆和轨道三维模型;提出了基于空间坐标位姿变换理论的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车钩转角的计算方法;将连挂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车钩转角与现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5.9×10-4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计算连挂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车钩转角的正确性;最后对连挂车辆通过空间曲线时的车钩转角进行计算,并与solidworks三维空间作图法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1.2×10-4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计算连挂车辆通过空间曲线时的车钩转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车辆动态包络线计算方法,得到车体在转向架中心销位置的横向和垂向偏移量。采用几何计算结合绘图法,得到车辆通过不同曲线时的姿态。以前后两车间车钩长度为变量,迭代得到设定的车钩长度,从而确定并绘制出前后连挂车辆的姿态。得到车钩摆臂角、风挡折角等参数,通过作图法可以得到车间连接件的姿态以及车间距离。分析了车辆连挂状态通过圆曲线、S型曲线等工况下,车辆处于曲线不同纵向位置时,最大车钩摆臂角及极限车间距。从分析结果可见,在相同的曲线半径下,车辆连挂通过圆曲线时达到车间极限距离;通过S型曲线时达到车钩最大摆臂角。车辆在曲线上的纵向位置对车间连接姿态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公司自主研发的低地板车辆用折叠车钩的性能指标,阐述了折叠车钩的结构设计、曲线通过能力计算、关键受力件静强度分析以及缓冲器试验等研制过程。研制结果表明该折叠车钩能够满足低地板车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实际生产中,地铁车辆车钩的安装受车体和车钩结构影响,存在扭矩大、空间小的问题,现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车钩扭矩加载装置。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路车辆车钩的基本配置和组成情况.对机械钩头、电气连接、能量吸收装置和钩尾连接等车钩主要模块的结构和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路和新开通线路的车辆车钩选型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青岛蓝色硅谷线线路及车辆的基本情况。根据车辆的运行环境及性能要求,对几种地铁车辆常用车钩缓冲装置的特点及性能进行了对比,提出了车钩缓冲装置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轨车辆车钩缓冲器的形式,通过对缓冲器的结构、性能和特性的分析,阐述了缓冲器的配置与能量吸收的关系,为城轨车辆车钩缓冲器的设计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课题的目的是利用车辆间的车钩作为力传感器,提出利用作用在车钩上的力与车辆的加速度,以推断编组内任意车辆的制动力的方法的建议。介绍了根据车钩力与加速度以推断制动力的具体方法,并论述了在使用了货物列车的现车试验中应用了建议方法的结果,并指出,可用适当精度推断编组内任意车辆的制动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TB/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中铁道车辆通过水平曲线的校核问题,推导出车辆由定圆曲线向与之相切的直线运行时车钩最大偏移角计算方法。分析出当校核车辆车钩偏移角最大时计算车辆在S形曲线上的确切位置。  相似文献   

20.
文中阐述了地铁车辆车钩的使用维护情况,对车钩使用维护过程中易操作错误的连挂与解钩逻辑问题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车钩的防锈保养和其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