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汽车电子前沿技术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电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车辆当中,并逐渐成为开发新车型、改善汽车性能的关键技术因素。汽车电子化的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对汽车动力控制、行驶姿态控制以及信息传递等电子信息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从传感器技术、微处理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方面对汽车电子新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做出了展望和设想,为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汽车仪表是汽车上重要的信息显示窗口,能集中、直观、即时、准确地提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动态状况,如行驶速度、里程、电系状况、制动、压力、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温度、油量、方向指示等;同时,驾驶人员可以通过汽车仪表不断反馈的信息,对汽车进行适时有效的控制,使汽车仪表成为驾驶人员与汽车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界面。  相似文献   

3.
覃文周 《时代汽车》2022,(4):135-136
制动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十分重要,它是汽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网联汽车因其可以集合高端传感器,融合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进行智能控制,可以实现更加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行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的使用现状,并对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汽车维修讲‘术’不讲理,而现代汽车维修在讲‘术’的同时更要讲理",即现代汽车维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亦难使之然"。为什么汽车发动机到了一定时期或达到一定行驶里程就必须更换润滑油?现代维修称为"三分维修、七分信息",这七分信息从哪里来?通过更换润滑油会获得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又为发动机提供了哪些运转工况依据?《汽车发动机基础知识讲座》对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以及检查基础知识分上、中、下三期讲述,感谢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汽车维修讲‘术’不讲理,而现代汽车维修在讲‘术’的同时更要讲理",即现代汽车维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亦难使之然"。为什么汽车发动机到了一定时期或达到一定行驶里程就必须更换润滑油?现代维修称为"三分维修,七分信息",这七分信息从哪里来?通过更换润滑油会获得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又为发动机提供了哪些运转工况依据?从本期开始《汽车发动机基础知识讲座》将对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以及检查的基础知识分上、中、下三期讲述,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汽车维修讲‘术’不讲理,而现代汽车维修在讲‘术’的同时更要讲理",即现代汽车维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亦难使之然"。为什么汽车发动机到了一定时期或达到一定行驶里程就必须更换润滑油?现代维修称为"三分维修,七分信息",这七分信息从哪里来?通过更换润滑油会获得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又为发动机提供了哪些运转工况依据?从第11期开始《汽车发动机基础知识讲座》对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以及检查的基础知识分上、中、下三期讲述,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汽车仪表是驾驶员与汽车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随着汽车从传统燃料动力系统向多能源化、多种动力系统同时驱动的技术方向发展,汽车仪表所需显示的信息量逐渐增多,对信息与人的交互性、网络共享性及精确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仅仅显示里程、车速、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温度等的传统仪表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汽车的需求。另外,如今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ABS、ASR、SRS、ESP、EFI、胎压  相似文献   

8.
正一、智能网联技术的普及速度1.什么是智能化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即ICV(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有机联合体。智能网联汽车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的交换共享,实现汽车的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智能网联汽车是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相似文献   

9.
董英娟 《重型汽车》2014,(1):33+36-33,36
前言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中弹性的连接车架(或车身)和车轴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是现代汽车最重要的总成之一.它把路面作用于车轮的支承力、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反力等力及其所产生的力矩传递至车身上,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悬架系统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因而,深入研究汽车悬架系统的性能,开发新型的悬架系统,是提高现代汽车行驶安全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汽车内部信息导向行驶系统中地磁与惯性汽车导航系统的构成、原理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汽车仪表是汽车与驾驶员进行信息交流的窗口,是汽车信息的中心,能够集中、直观、迅速地反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动态指标,如行驶速度、里程、制动压力、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温度、油量、各种危险报警。随着科技进步,汽车排放、节能、安全和舒适性等使用性能不断提高,汽车电子控制程度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车轮调整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四轮驱动汽车的调整。车轮定位对于现代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使用正确的测试设备对汽车的车轮定位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汽车的制造工艺已相当成熟,有的甚至安装了计算机控制的活动后悬架并通过前轮完成转向,这种类型就是我们熟悉的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汽车。后轮调整的微小误差对于行驶与转向性都相当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在其行驶过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个独立的控制子系统分别针对性的提高车辆某一项性能指标,而整车性能的提高则依赖于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作。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而,车辆SAS与EPS集成控制研究成为现代车辆动力学控制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汽车的仪表盘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多功能方向发展。用数字、线条、图形等形式全面反映对驾驶人有用的车辆行驶动态信息的系统称为“驾驶信息系统”(DIS)。电控汽车的驾驶信息系统又叫中心计算机系统,它由车内旅程电脑、汽车导航系统以及由电控单元控制的组合仪表盘上众多的仪表、指示灯和显  相似文献   

15.
梁杰 《重型汽车》2002,(4):10-11
1前言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高,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对汽车行驶安全性的影响越来越大.现代汽车不仅前轮具有前束、车轮外倾、主销内额和主销后倾等定位参数,许多轿车和车速较高的某些客车后轮也设定了前束、外倾以及推进角等参数.这些设定参数会随着汽车的使用而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转向沉重、前轮行驶摆动、方向盘抖动、行驶跑偏、轮胎磨损加剧、车辆转向后自动回正能力变差、保持直线行驶能力变差等,导致驾驶员驾驶疲劳,车辆操作稳定性变坏,车辆的行驶安全性降低,此外也将造成车辆动力性下降、油耗增加.因此需要定期用四轮定位系统对车辆定位参数进行检测和调整,以恢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及行驶安全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汽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行驶的安全性,卓越的性能与可靠的安全系统完美配置将是技术上努力的最高目标.内行的用户都知道,车身的扭转刚度对汽车行驶性能影响显著,刚度不强,车门、顶盖和风窗等断面容易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变形,尤其是在发生意外碰撞的时候,如果对车身进行了刚性加强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车身的变形,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现代汽车开始使用发泡增强材料.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汽车黑匣子的现状与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新一代汽车黑匣子汽车黑匣子,又称汽车工作信息记录仪、汽车综合信息记录仪,也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为汽车电子警察。它能完整、准确地记录汽车行驶状态下的有关情况,能将汽车行驶轨迹完整地记录下来,并通过专用软件在微机上再现。新一代汽车黑匣子在功能、体积和性能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一般来说,该产品体积只有香烟盒般大小,能防潮、防水、防腐和耐高温。它除了具有传统的黑匣子所拥有的事故分析功能外,还能在汽车驾驶员超速行驶时发出超速报警声,以提醒驾驶员减速行驶,并详细记录车辆每次的起动时间、行驶里程、行驶时间、最高车速以及…  相似文献   

18.
周辉 《车时代》2021,(1):110-110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标志之一。智能网联汽车是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在充分的认识智能网联汽车积极一面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在信息安全方面面临多种风险隐患,这些风险隐患直接影响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因此,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问题的探讨,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汽车制动液(刹车油)是液压制动系统和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必须具有多种适应现代汽车的性能要求以保证行驶的安全。主要为:1.平衡回流沸点不断提高现代高速汽车在行驶中的制动比较频繁,制动鼓的温度不断升高,如使用平衡回  相似文献   

20.
传统汽车悬架无法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提供良好的减振性能,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研究日益完善。本文论述了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等几种以现代控制理论为核心的悬架控制技术,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