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王家乐 《科技交流》2004,34(4):61-68
以南京市总体规划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立足点,并结合沿线现状及规划情况,对南京地铁5号线线路方案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自2000年运营以来,对人们交通出行带了极大的便利,但对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环境噪声带来了问题。结合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凯成苑环境噪声问题,对半封闭声屏障的设计及降噪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半封闭声屏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可以提高沿线土地的可达性,提高 沿线土地的开发速度、开发强度和土地价值,但过度、 单一地开发很可能会超过轨道交通的承载力,因此要 做好沿线用地的开发性质、开发强度与轨道交通的协 调。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以北京地铁 5 号线为 例,依据该线开通后历年的 AFC 刷卡数据的分配结果 来研究客流变化规律;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 5 号线开通 后沿线的人口变化规律,得出客流与沿线用地开发的 互动关系; 在总结 5 号线沿线用地开发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适用于北京市的轨道交通沿线用地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水准测量点观测的工作量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观测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利用20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依托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空中遥感、形变敏感度高、微波穿透力强、几乎不受气象制约等特点,对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地表沉降进行监测探究,并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直观显示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周围地表沉降情况,且监测结果与传统精密水准测量监测结果间的一致性很高,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安全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人口再分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人口分布变化,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再分布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了轨道交通的具体影响范围,影响力度,以及在城市不同区域对人口再分布作用的差异。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对人口的疏散作用主要是通过沿线土地利用改变实现的。另对城市中心区、外围区和郊区发展的影响不同,因而对城市不同区位人口的作用也存在差别。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土地利用,人口数量的变化程度证实了轨道交通对其沿线要素的影响所遵循的"廊道效应"。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人口迁移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通车10年以来,对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显现。通过分析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主要区的近10年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说明轨道交通沿线中心城区是主要人口迁出地区,而沿线的近郊和郊区是主要人口迁入地区。作为人口迁入区的闵行区,新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轨道交通沿线乡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引导城市人口从高密度地区向低密度地区迁移分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宣布:12月30日,全长为40.4 km的轨道交通12号线正式开工。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一条纵贯中心城区的“西南—东北”轴向的直径线,也是轨道交通路网中一条重要的主干线。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线路正线起点为闵行区的七莘路,工程终点为金海路。线路途经闵行、徐汇、卢湾、静安、闸北、虹口、杨浦及浦东新区,共8个行政管辖区。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共设31座车站,沿线先后与1、2、3、4、6、7、8、9、10、11、13号线及规划中的15、16、18、19号线共16条线、19座站换乘,是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中换乘仅次于4号环线的线路。轨道交通12号线在2012年建成后,将与同年建成的11号线北段二期和13号线一期工程一起,形成总共13条线、总长500 km运营里程的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开工!记者@吴卫群 !记者@金嘉模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沿线建筑物密集、交通繁忙、地下管线纵横,其区间隧道基本通过圆砾、卵石、砂砾层。施工方法的选择对于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造价至关重要,在对国内盾构施工进行调研基础上,结合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水文地质情况,选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六标段区间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9.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范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影响范围和受益程度问题,对2002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房地产价格进行了实际调查,通过分析车站周边楼盘价格与楼盘距车站距离的关系,得出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部分车站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实际影响范围.以利用出行时间表述可达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范围计算模型的原理为基础,从基于广义出行成本的可达性角度来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的理论计算修正模型.利用新建立的模型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调查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修正模型,并得到了相关的推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等方面情况,对徐州地区浅埋暗挖车站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借鉴北京、沈阳等地区的暗挖成功经验,建议徐州地区轨道交通的暗挖车站采用6导洞洞桩法施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日益加快,沿线房地产价格所受影响也日渐明显.为了分析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价的影响程度及规律,以上海轨道交通1、2、3号线为例,分析了沿线房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某些特殊地区由于房价受到区域文化、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轨道交通的影响很弱;但排除个别异常值后,轨道交通对邻近站点房产的价格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即离轨道站点越近房价越高,并且越远离城市核心区轨道交通对房价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对沿线不同人群的噪声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监测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评价了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对沿线居民、学校师生和商务楼办公人员的噪声影响。评价结果表明:3号线列车运行噪声对沿线居民影响较大,对沿线商办楼和学校的影响相对较轻, 且居民在采取噪声防护措施方面相对较为困难。3号线现有噪声防治措施无法完全解决其噪声影响问题。建议今后在人口密集区应采用地下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3.
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为郑州轨道交通线网中的近期建设线路,而7号线为远期线路并在金水路站与3号线换乘。由于7号线线路沿线控制性因素较多,因此本文在充分考虑工程可实施性、客流吸引范围、车站功能性、线路线型、工程投资等方面的基础上,通过方案比选,得出了合理可行的换乘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月1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正式建成通车,首条承载着泉城900万人口的地铁线路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标志着济南地铁时代的到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位于济南市西部新城区,途经长清区、市中区和槐荫区,沿线串联了创新谷、园博园、大学城、济南西站等片区,  相似文献   

15.
拟修建的长春轨道交通7号线,下穿某精密仪器厂区(最小水平距离50 m,区间覆土为16.5 m),运营车辆对邻近内部压力机等精密仪器场区产生振动影响。通过测试分析长春轨道交通1、2号线相似断面的振动传播规律,预测了长春轨道交通7号线对沿线精密仪器场区的振动影响。结果表明:地质条件一致情况下,不同埋深条件下,行车振动加速度影响随着埋深增加而逐渐降低;敏感目标处的振动响应满足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6.
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信号系统采用了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构成、主要工作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在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的应用。为保障线路的运营安全和效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据最新消息,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万人试乘”已拉开序幕,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随着1号线带领苏州跨入“轨道交通时代”,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也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3月中旬传来消息,2号线已经展开铺轨工作。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2009年底正式开工建设。它是继1号线后苏州轨道交通线网的南北向骨干线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周边施工作业导致既有线路隧道结构受损或影响行车安全的事故频繁发生,因此需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施安全和运营安全的各类施工作业行为的管理。方法:以贵阳市某新建地下过街通道近距离上跨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和4号线施工项目为例,介绍了安全保护方案,确定了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变形控制标准;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施工工况,分析新建地下过街通道施工对既有轨道交通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影响,并对既有轨道交通结构进行了安全保护专项监测。结果及结论:新建地下过街通道基础采用暗托梁+桩基结构,以及跳槽开挖反压施工措施对既有轨道交通结构进行保护;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变形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变形值小于控制标准值;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施工作业安全管控中,采用精细化设计、现场施工控制及安全保护专项监测等措施能够保障既有轨道交通的结构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9.
9号线一期工程作为上海第一条轨道交通市郊线,与国内其他市郊线路一样,在运营初期出现客流量低、不能有效带动周边用地开发等不足.而东京TX线作为一条与9号线一期工程区位特征及功能定位均非常相似的市郊线路,开通后,客流稳步上升,且有效带动了卫星城和整个沿线地区快速发展.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及东京TX线就线路特征、周边土地...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申松线(R4线一期)工程,分析了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综合配套开发的关系,即综合配套开发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及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