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地铁行车调度岗位工作负荷的建模与测算,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工作负荷影响因子,采用逐次回归分析法构建调度工作负荷预测模型,在整合DORATASK方法与零基定员法的基础上建立行车调度人员配置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定量分析现有地铁行车调度配置的工作负荷程度,并可对行车调度岗位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经过上海地铁实际验证,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降低行车调度工作负荷,对于提高调度作业稳定性、降低作业风险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地铁4号线维保服务模式为例,阐述城市轨道变通运营管理部门依托车辆制造企业得天独厚的管理、技术、资源优势和健全的运营保障与检修维护系统,实现车辆全寿命周期内价值最大化.介绍了地铁延伸服务概念、模式和流程.制造企业的地铁延伸服务模式是增加地铁维保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又一有生力量,对新兴地铁市场的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新形势下,推进修程修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和维修管理水平,是电务部门当前的一项中心任务。目前,信号设备集中检修作业的计划修流程是:编制维修工作计划一实行设备包修责任制一实施“天窗”检修作业一试验合格交付使用。对设备检修质量的控制则通常采用4种方式:双人检修作业;工长或包保干部跟表作业;实行段、车问及班组三级设备质量互检;段、车间日常设备质量检查(抽查)。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不同时期的地铁设计规范、不同城市的地铁设计标准及不同的地铁车辆段采用的大架修检修作业时间都不尽相同。为了减少因地铁车辆大架修检修作业时间的不同对地铁车辆段的设计规模及地铁列车安全运营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架修检修作业时间的因素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国内地铁车辆段大架修检修模式和经验,提出一种规模计算时可采用的大架修检修作业时间,为车辆段大架修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站务人员配置的现状及问题,指出优化站务人员配置的重要性,并将岗位定员法与模型定员法相结合,按照分类分析的思路对站务人员标准化配置进行分析。然后选取乘降量、(半)自动售票机交易量为影响变量,建立武汉市轨道交通车站第二类站务人员数量计算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拟合优度、残差、显著性检验,论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以赵家条地铁站为例,给出站务人员标准化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JavaEE的B/S架构,配合高性能、高并发关系数据库,构建车辆运用车间与检修车间之间及各自车间内部的铁路车辆质量互控及预警系统;对直通列车中发现的车辆故障通过该系统对下一作业环节进行预警。通过向前预警、向后互控,实现对车辆运用及检修质量的全方位追踪,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辆检修库接触网隔离开关的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安地铁2号线渭河车辆段车辆检修人员在检修作业时出现的地线头与接触网接触线之间的打火现象,分析了接地型和非接地型两种类型隔离开关在地铁车辆检修库中应用的利与弊,继而得出在地铁车辆检修库中应采用非接地型隔离开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以《地铁设计规范》为依据,从车辆运用及维修角度,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包括车辆检修、段场共址建设、综合维修、物质供应和管理、技术培训、专用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原则和注意事项。车辆基地资源共享不仅可满足车辆检修维保的功能需要,同时可有效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节省工程投资,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铁车辆检修业务的高速增长,研究一种适用于地铁车辆巡检机器人的导航技术,有利于提升地铁车辆维保质量并降低人工成本。因此以广州地铁九号线车辆巡检机器人运用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常用的工业机器人导航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和试验,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得出SLAM激光雷达导航技术较为适合轨道交通车辆巡检机器人。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维保作业受到基础作业设备、厂内工艺布局、人员技能水平等多重因素限制,整体管理较为落后。随着大数据分析、自我学习、智能数据聚合分析等新技术的发展,其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保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保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日常维保和架大修维保2个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化维保解决方案,期望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保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辆检修作业挂牌是为防止车辆在检修过程中被人误触动、误操作而设置的安全警示牌。介绍了无锡地铁车辆检修作业挂牌的结构、使用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通过比较国内其他地铁公司车辆检修挂牌的设计,并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对无锡地铁车辆检修作业挂牌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的车辆检修挂牌更加安全、醒目、人性化,贴合现场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采用1500V第三轨受流的地铁车辆在车辆段的受流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广州地铁4号线和深圳地铁龙岗线地铁车辆在车辆段内不同受流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1500V第三轨受流的地铁车辆在车辆段内车辆检修作业人员安全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讨论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维保模式及管理体制的形式及优缺点,结合深圳地铁四号线的车辆维保模式,分析了其形式、内容、管理机制及可借鉴性,提出了地铁车辆维保模式的可行性方案及待完善之处,并探讨地铁车辆维保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有效解决成都地铁车辆设备维保存在的问题,提升车辆设备的可靠度,成都地铁车辆专业需开展电客车零部件自主深度维修模式的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目前成都地铁车辆设备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车辆各关键子系统的故障情况。其次,对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论述,建立了车辆专业深度维修的组织架构,讨论了深度维修的场所建设及设施搭建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与之相关的综合保障机制。最后,在阐述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实施概况的基础上,对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实施零部件深度维修后,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大幅下降,解决了目前地铁车辆维保的问题,提升了车辆自主维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如何改善上盖地铁车辆段内运营条件是各地铁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从一个全新角度开展了研究。对运营各类工班作业工序和时间安排进行分析,理清运营办公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针对运营人员近40%工作时间不在车间的工作特点,提出"以距离换环境"的设计思路,将地铁车辆段内办公与生产车间进行分离设计,生产车间进行上盖开发,而办公用房在盖外集中设置,虽然增加了人员办公与车间之间的走行距离,但确保了办公环境优良,从根本上改善了上盖车辆段内运营人员的工作条件。这种设计思路首次在深圳地铁设计中得到应用,是改善上盖地铁车辆段运营条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段、停车场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地铁1号线双林车辆段、刘园停车场工艺设计,利用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和段址的实际情况,对双林车辆段、刘园停车场的分工、车辆检修作业方式、设备配置、检修工作社会化等工艺设计中的关键点和难点进行研究,明确了工艺方案,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地铁大架修车辆段属于大规模的工业设施,占地通常在30~50 hm2,其中车辆段内的大架修设施无论是占地面积、厂房规模还是设备数量,在车辆段中都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着重研究如何根据大架修工艺,精确计算各检修股道的能力、精细化设计联合检修库库内外轨道数量和布置方式,在不增加现有联合检修库建筑面积的前提下,减少库内外的轨道数量和长度、减少工艺设备、增加用于检修各种车辆部件的面积,探索出一条减少投资、减少占地,提高车辆修理效率的新设计方法。如采用本研究成果可节约投资上千万元,联合检修库库内外轨道用地可以减少20%~30%。  相似文献   

18.
刘增民 《科技交流》2001,31(4):92-94
在介绍地铁车辆运用、检修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地铁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作业程序,对于我国地铁车辆段的修建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地铁车辆检修工艺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对地铁车辆运营过程中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当前的地铁车辆检修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检修作业的合理性和效率。以地铁车辆高压供电系统为例,说明了该优化方法在地铁车辆高压供电系统上的实施流程;结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建立了定量化的地铁车辆设备危害性风险评价矩阵,用以确定故障模式的可接受程度;通过建立可接受程度与该检修项点检修等级的对应关系,最终得到检修工艺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分析广佛线地铁现行车辆维修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调查国内其他城市地铁维修模式。结合广佛线地铁可用车辆数量减少,而供车数量增加的实际情况,以及列车各系统的季节性表现和实际运用情况,提出取消固定扣车,利用运营早晚高峰的"天窗期"对车辆某个系统进行检修,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通过试行取得良好的效果,"系统修"不仅能维持列车关键设备半年间隔的检修周期不变,确保列车的安全可靠性,而且有效提高检修效率和车辆利用率,值得推广,为地铁车辆提供新的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