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针对目前广为关注的车桥(轨)耦合振动系统横向振动计算与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从理论及试验的角度,探讨了该方法在提出,验证,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认为在车桥(轨)耦合振动系统中,横向振动的激振源是明确的;横向振动的适定解通过解析是可以得到的;可以有效地进行振动的随机分析;基于轮轨关系的方法与实际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若将车桥(轨)横向振动计算与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应用到货车脱轨计算中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
针对提速货车作用下中等跨度铁路桥梁出现横向刚度不足,横向振幅较大的情况,在分析车-桥横向振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车桥振动方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加固前后的动力特性,并以理论人工蛇行运动波形和轨道不平顺作为激励源输入,以蛇形波的波长及车速作为参数对钢板梁桥加固前后的横向振动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当蛇行波长为8.5 m,车速为50.4~75.6 km/h时,加固后桥梁跨中的最大横向振幅不同程度减小,其中加固方案3和方案4在此速度范围内桥梁的减振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半穿式桁梁桥横向动力性能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提速线(京沪)上现场测试结果和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分析了既有线提速后44m半穿式杵梁桥横向振动问题,结果均表明,提速客车通过该桥横向刚度仍能满足要求;提速货车横向刚度明显不足。同时提出提高横向刚度的几种措施并分析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磁悬浮车辆基本结构的分析,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低速常导磁吸式(EMS)磁悬浮车辆整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相邻车体间横向减振器对磁悬浮列车横向振动的影响,并得到了加装邻车减振器可以明显改善磁悬浮列车横向动力学性能的结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车轨(桥)时变系统横向振动计算中的一个关键是此系统横向振动激振源的确定。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大多以轨道横向不平顺为此系统横向振动的激振源,但是引起此系统横向振动的因素很多,诸如轨道横向不平顺、车轮踏面锥度、轮轨缺陷及制造误差、车辆质量及其载重的偏心。仅考虑轨道横向不平顺,显然忽视了其他很多因素的作用,而这些因素的作用无法包含在轨道不平顺中,15年前,曾庆元院士就提出了以构架蛇行波作为车轨(桥)时变系统横向振动激振源的思想。本文再次从数学、力学角度对此思想进行了论证,并结合大量详实的经试验验证了的计算结果及近年来作者在车振实测及列车脱轨研究方面所积累的一些印证材料,充分说明了此思想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列车通过抢修高墩横向振动随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列车-梁-钢塔墩视为一整体振动系统,采用随机振动理论,首先用计算机模拟了货物列车通过天生桥钢塔架高墩(高43m)全过程,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墩横向振动特性,结果与现场实测吻合较好,由此,讨论了高达90m钢塔架墩横向振动及振幅,研究结果表明,抢修钢呆高墩横向刚度较一般桥墩小,但货物列车限速通过时,仍能保持车轮不脱轨,其运行平稳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货物列车的编组对桥梁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桥梁测试中,发现不同的列车编组对桥梁的横向振动产生不同的作用 ,说明混编列车对桥梁的振动影响很大。目前如能在列车编组上采取措施,并进行适当限速,将有助于控制桥梁横向振动。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高速动车组在既有客运专线和高速线路之间跨线运行时的车辆运行稳定性和乘客乘坐舒适性,文章基于H∞控制设计研制了一种半主动横向减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减振器、车体加速度传感器、活塞位移传感器组成。为了验证半主动横向减振系统的性能,将其搭载于某高速动车组进行整车滚振试验,通过施加武广线路谱和胶济线路谱激励,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级下的车体横向振动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半主动横向减振系统可以有效衰减车体的横向振动,尤其是0.5~3 Hz的低频振动,幅值可衰减50%以上。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收集到的1000多个我国铁路桥梁桥墩横向振动的试验资料,从桥墩类型、上部结构类型和墩高等方面对我国目前铁路桥墩进行了分类统计。从墩高、自振频率、车速和墩顶横向刚度四个单一参数和相关综合参数两个角度对墩顶横向最大振幅进行了规律分析,提出了综合指标的新概念,以方便进一步对桥墩横向振动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引起车体横向振动的激振源可分为个别突然性的、周期性的和随机性的三类。通过对直线地段三类激振源对车体横向振动关系的研究,分析出直线地段车体横向振动与道岔单元、钢轨磨耗、不平顺波长、车体减震因数与自振频率的关系,提出控制振动的建议,对帮助现场做好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列车移动轴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振动及隔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动力学理论和三维有限单元分析方法,建立列车移动轴荷载作用下的三维地面振动数值分析模型。以3辆编组的列车为例,考虑列车速度的影响,分析了振动在大地中的传播特性和隔振沟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列车移动轴荷载引起的竖向地面振动比横向振动大,隔振沟能对竖向地面振动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2.
车辆-道岔系统横向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就12号可动心轨式单开提速道岔,建立了较为详细的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客、货车侧向过岔时车辆与道岔系统的横向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车辆侧向过岔将引起整个系统在横向上发生比较大的振动,尤其2是在道岔转辙区和心轨区位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既有线提速后病害桥墩横向振幅超限问题,提出将两桥墩墩身增厚及整体联接的加固方案,经现场振动测试验证,加固方法良好,可有效提高病害桥墩横向刚度,改善其横向振动,从而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大风环境下YW25G型客车横向振动偏移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动态偏移量检测方法,对YW25G型客车在大风环境下停留和运行时的横向振动偏移量进行了实车测试试验,提出了气动力作用下振动偏移量系数的概念,分析了列车在各种挡风墙后和无挡风墙区段停留时的横向振动偏移量系数,结果表明:得到YW25G型客车在风区停留时的最大横向振动偏移量为67 mm,在风区和非风区运行时的最大横向振动偏移量分别为141 mm和86 mm;无挡风墙时,YW25G型客车的气动力作用下的横向振动偏移量系数最大;在砼枕直插式和砼枕式挡风墙后时,该系数最小;在土堤式挡风墙后的相应系数最大;分别在加筋对拉式、加筋对拉加高式、桥式挡风墙后时,该系数则由小变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长期对国内某高速铁路部分构架横向振动超限动车组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构架横向振动超限频发的某动车组A和B的轮对进行跟踪测试,利用轮轨关系分析方法,探讨引发动车组横向振动超限的原因以及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上承式钢板梁横向振动过大的问题日渐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针对既有铁路钢板梁桥的两种加固方案,并在某大桥上进行了加固试验,结果表明:准箱形加固和两桥连接加固的方法都能够有效抑制钢板梁的横向振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津浦线滁河特大桥双柱式轻型桥墩横向振动特性的试验 ,分析其横向振动偏大的原因 ,并简述对该类桥墩加固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大风环境下P62K型空棚车横向振动偏移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动态偏移量检测方法,对P62k型空棚车在大风环境下停留和运行时的横向振动偏移量进行了实车测试试验,分析了列车在风区无挡风墙区段和各种挡风墙后停留时的横向振动偏移量系数.结果表明:空棚车在非风区和风区运行时的最大横向振动偏移量分别为83mm和137 mm,在风区无挡风墙区段和不同挡风墙后停留时最大横...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地铁工程实际,在爆破区与受保护区之间合理布置减振空孔,孔径、孔深和孔距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对现场有无减振孔爆破进行振动测试,对采集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计算,得出本工程减振孔的减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孔的最大减振率达到22.4%,降低了振动强度,减少了对近区周边构筑物(如地下连续墙)的损害;随着爆心距的增大,减振效果越来越差,在远处时几乎与无减振孔最大振速一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地铁常用减振型轨道结构由于采用不同的轨道横向限位方式,改变了钢轨的横向振动特性。为研究不同减振措施对钢轨横向振动特性的影响,本文对国内某城市地铁2号线常用减振型轨道结构进行钢轨横向加速度导纳和横向振动沿纵向的衰减率的测试分析。研究结论:(1)在频率100 Hz以下,减振垫浮置板道床的非刚性横向支承使得钢轨横向加速度导纳幅值大于普通DZⅢ-1型扣件整体道床,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钢轨横向加速度导纳幅值在50 Hz以下大于DZⅢ-1型扣件整体道床;(2) GJ-Ⅲ型减振扣件的采用使得钢轨有着相对较低的横向弯曲共振频率,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和减振垫浮置板道床的水平限位方式减弱了浮置板与基底的横向耦合,改变了200 Hz以下钢轨横向振动沿纵向的衰减率;(3) GJ-Ⅲ型减振扣件使得钢轨横向衰减率在中心频率2 500 Hz以下均小于DZⅢ-1轨道,并维持在较小的范围内,不利于减小钢轨横向振动产生的声辐射;(4)本研究成果对目前常用减振型轨道结构中钢轨横向振动特性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