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3):3-8,17
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2003年亚洲发往美国东岸(除美国湾外)的集装箱货流为898060FEU,比上年增长11.6%,实现两位数增长。往美国东岸货物占往美国全部货物的20.3%,超过2成,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往美国东岸货物所占比例在过去近20年间一直在15%~16%间徘徊,但进入2003年后提高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丁力 《海运情报》2005,(6):11-11
2004年亚洲往美国东岸集装箱货流首次突破100万FEU,创历史最高纪录。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去年亚洲往美国东岸(往美国湾)的货流为1078631FEU,比上年增长18.6%。东岸货物在往美国货流总量中占21.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过去近20年往东岸货物所占比例一直在15%~16%左右.但从2003年起达到20%以上。预计今年4月以后往东岸的货流将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3.
尧乐 《海运情报》2007,(4):29-29
一、集装箱货流 2006年上半年亚洲往欧洲的集装箱货流,远东班轮公会(FEFC)所属15家船公司的运输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4.1%。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5):37-38
中远集运等将开设亚洲/南美东岸航线,中远集运和韩进将调整亚洲/欧洲航线,中海集运2004年营业利润增长1.8倍,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开展往天津的快速交货服务,欧洲航线西行2004年集装箱货流增长16%,2004年远东往波斯湾货流增长20%以上,2004年南北航线南行货流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马特松明年2月开设美国/中国集装箱航线,墨西哥航运加强中美支线运输,马士基海陆与南非海运联合开设新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5.
钟秋 《海运情报》2008,(2):21-22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随着日本的制造业向以亚洲为主的海外转移,与亚洲的生产协作加深,日本与进口伙伴国的贸易额1995年美国占22.4%,2006年下降到11.7%,而同期中国从10.7%上升到20.5%,超过美国而居第1位。从进口集装箱货流看,美国减少,欧盟增长缓慢,而亚洲稳步增长,在箱量上已占压倒多数。  相似文献   

6.
徐路 《海运情报》2004,(11):27-28
由于亚洲/北美、亚洲/欧洲间集装箱货流扩大,世界主要码头经营者2003年的集装箱装卸量都增长。  相似文献   

7.
一、亚洲往美国(东行)货流 2009年亚洲往美国(北美航线东行)集装箱货流为1134.1万TEU,比上年减少14.8%,货流量下跌到2004年的水平(见表1)。然而,与上半年相比,全年的货流变化率已经好转。在雷曼冲击的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持续下降的美国经济增长率,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总算转为增长,经济状况的恶化有了少许缓和。  相似文献   

8.
丁力 《海运情报》2007,(5):29-29
2006年亚洲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货流(航运公会数字)比上年增长23.8%,达到724.24万TEU,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由于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2009年亚洲往欧洲集装箱货流比上年大幅减少约15%,而欧洲往亚洲的东行货流增长4.5%。在运输需求减少、新造船大量供给的压力下,西行的运价一度下跌到上年一半的水平。但是,由于集装箱船公司采取了将船舶停止营运、闲置,拆解老龄船乃至减速航行的运力调整合理化措施,下半年市场回暖,已恢复到上年同期9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丁力 《海运情报》2004,(12):16-16
亚洲往中东集装箱货流迅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公会船公司的运输量达到51.65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其中6月的货流比上年同期增长31.60/0,达到10.65万TEU,第一次实现月运输量突破10万TEU大关。上半年的货流已接近3年前2001年全年的货流(55.6万TEU),预计全年突破100万TEU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1.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10):14-15
亚洲/中东航线的集装箱货流每年继续以两位数增长,2004年(公会数字,以下同)达到115万TEU,比上年增长近25%,第一次突破了100万TEU。预计今年将增长10%-20%。中国发运货物的迅速增长扩大了整个货流。在货流旺盛的背景下,各班轮公司加快加强中东航线。  相似文献   

12.
亚洲/美国航线东行货流增长12.4%:据美国的通关数据公司JOC-PIERS的调查.2003年上半年亚洲/美国间的集装箱货流,东行比上年同期增长12.4%.为442万TEU,实现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13.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4,(4):1-5,17
日本《货物》杂志等回顾了2003年的国际海运贸易并对2004年作了预测。从2003年东西基干航线的货流看。以欧元走高为背景,亚洲发往欧洲的货流增长20%强。往美国的货流虽然上升。但增长率为9.3%。低于10%。这两个增长率与2002年的情况正好相反。2004年往欧洲、北美的货流将继续增长。亚洲往北美为12%,亚洲往欧洲为9%。在亚洲区域内航线,日本到发的各航线的货流情况稍有不同。且达不到2003年那样的增长率,但预计南行为5%~6%。北行为9%~10%。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日本、亚洲往欧洲的集装箱货流以欧元走高为背景迅速增长,达到4585900TEU,比上年增长19.1%。这是该航线年货流量首次突破400万TEU。  相似文献   

15.
闵光 《海运情报》2006,(11):28-28,30
今年上半年亚洲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货流(航运公会数字,以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4.1%,达到318.7万TEU,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往北欧方面,往英国、荷兰等主要国家以及往俄罗斯、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新兴市场的货流扩大。在往地中海地区方面,货流增长近2成。除了往占最大比例的意大利的货流增长12.2%外,往土耳其的货流增长39.4%,增长率居第一位,往埃及、黑海地区等东地中海地区的货流扩大。  相似文献   

16.
尧乐 《海运情报》2005,(3):12-12,18
由于8000TEU型船的大量竣工,集装箱船供给过剩.导致运价市场恶化,这就是集装箱班轮业界面临的“2006年问题”。但是,日本三大海运公司班轮部门的负责人在2004年末前强调指出,这一问题已大体解决。他们认为,亚洲往欧洲、北美的基干航线的旺盛货流超过了预测,造船业界的新造船能力已经吃紧,因此,至少在今后两年间船舶供求仍将处于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从远东往黑海的集装箱货流迅速扩大,2006年达到约31万TEU(航运公会数字),2007年1~7月约为29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1.1倍。在俄罗斯,由于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购买力提高,从中国运往该国门户伊利切夫斯克的以消费品为主的货流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越南所占比例大幅上升 2009年亚洲/美国航线东行集装箱货流因世界经济衰退而低迷,已是连续两年下降,比2008年(比上年减少7.7%)减少14.8%,为1134.9万TEU。  相似文献   

19.
钟秋 《海运情报》2005,(3):16-17
在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航线,2004年旺盛的运输需求和船舶运力不足促进了共同配船和箱位相互融通等的合作.船公司间进行了合纵连横。以拉动海上贸易的到发中国的干线的扩大航班为主,与中东、东盟、印度有关的支线航班增加。随着连接亚洲与欧美的基干航线货流的扩大,主要航运公司努力构筑枢纽与轮辐运输体制,专业船公司也加强了运输网络。供求紧张有助于运价改善.各航线的运价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从亚洲往欧洲的集装箱货流(公会内外船公司合计)因欧元走高而增长,据日本《海事报》调查,达到529.79万TEU,比上年增长15.5%,创历史最高纪录。中国(除香港地区)的发运量比上年大幅增长约27%,占西行总货流量的50.5%,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中国所占比例突破5成,这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