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倩 《汽车与配件》2012,(18):46-47
泰国汽车工业简介 汽车工业是泰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没有采取自主建立国产汽车品牌的方式,而是选择与国际汽车企业合作,从国外引进生产线成立汽车装配厂,从组装起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确立出口导向型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成为东南亚汽车的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东南亚地区的汽车工业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长足的进步。这里,对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情况作一番快速的扫描。 泰国 泰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早,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三菱、尼桑、丰田、铃木、五十铃公司,美国的福特公司,德国的奔驰公司到泰国合资建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泰国的汽车厂现今已达16家,主要是合资企业。20世纪90年代是泰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3.
日本汽车产量1980年一举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90年代后日本汽车工业增长速度放缓。日本汽车工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日本各大汽车厂家纷纷进军亚洲汽车市场,泰国已成为日本在东南亚的汽车生产基地。然而,正当日本在泰国的亚洲车生产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却遭遇了金融危机,使其在泰国的汽车生产销售陷入困境。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泰国设置汽车贷款限制,泰铢贬值导致零部件成本上升,泰国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06,(50):12-12
东盟——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汽车工业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主要有五个汽车市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其中印尼、泰国正成为多用途汽车与小型货车的制造中心.而东盟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马来西亚,其汽车工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耕耘.现除拥有Perodua、Proton这两个全国汽车制造厂外.一些国外公司也看中了这块市场.纷纷前来设厂.如丰田。本田、日产、起亚等等。马来西亚无疑将是本区域最理想的私家车制造中心,同时.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销售国.而且每年的销售比例都在上升。  相似文献   

5.
巴西位于南美大陆,大西洋之北,国土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5位。全国有1.1亿人口。巴西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如今却使人刮目相看,它已成为拉丁美洲一个新掘起的工业大国。本世纪60年代,政府为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推出了振兴本国工业的政策,在这段时间里,巴西的汽车工业也随之悄然发展。如果从历史这个角度来考察,严格地说,巴西的汽车工业的建立发端于50年代后期。当时,诸如美国、日本以及前西德等国的汽车工业公司大举挺进巴西,这些公司包括GM、FORD、VW、BENZ、TOYO-TA等。国外的先进汽车技术,孕育了巴西的汽车工业。60年代,政府振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直接投资急剧增加,合资企业已成为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轿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主体,而此主体的主要部分已基本上合资企业性质。近年来,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典型的集团化、自由化、世界化产业。在这种形势下,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前途的,主要是汽车工业的产业特性以及由它所决定的跨国公司活动规律和我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外方对侠  相似文献   

7.
泰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泰国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其民族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也在劫难逃,汽车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在大幅下跌。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几年内,在多方面积极因素的作用下,泰国汽车工业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产销量已达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本文拟就泰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金融危机后快速复苏的推动因素以及今后几年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从1984年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开始,我国汽车工业的中外战略联盟实践已历经20多年。这20多年联盟史可分为上世纪80年代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重点和上世纪90年代至今利用合资形式“以市场换技术”的两个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大量中外合资汽车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战略联盟提升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实力,引进了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发了国内市场,扩大了汽车工业规模,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  企业信息化发展历史回顾汽车行业是我国重要工业部门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逐步进入家庭 ,汽车工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 0 0 2年我国汽车产量达 3 2 5万辆 ,位居世界第 5位。汽车产品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现生产的车型有的为国际 2 0世纪90年代水平 ,有的和国外同步生产。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促进了汽车工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早在 80年代 ,各个汽车工业大企业就进口了大中型计算机 ,如一汽早在 80年代就进口了中型机 ,建立了计算中心 ,引进了有限元分析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及 CAD/CAE…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以前,泰国的汽车全部依赖进口。为改变这种状况,泰国开始与美国和日本厂家联营,在泰国设立汽车装配厂,希望从组装起步,逐步过渡到自制国产汽车。 自70年代起,泰国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汽车年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0万辆的创记录水平。 80年代初期,泰国汽车市场有了持续平稳的增长。1980年汽车销量为8.8万辆,1981年上升到8.93万辆,1982年又平稳地上升到9.1万辆。1983年突升到11.8万辆,比上年增加29.7%。但进入80年代中期,泰国的经济衰退使汽车市场疲软,产量和销量都跌入低谷。1985年的销量跌到8.6万辆,比1984年的11.4万辆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是多种专业协作的综合性工业,汽车产品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产品技术及制造水平,而且也反遇汽车产品所消耗的相当部分相关工业产品的水平,国外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也说明,汽车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冶金、化工、建材、石化、轻工、纺织等相关工业是否同步发展或超前发展,因此,相关工业与汽车工业同步发展已成为汽车工业的迫切要求,希望国家综合部门和相关工业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本文从分析汽车相关工业的基本现状和根据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我国汽车相关工业的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吴贤明 《汽车情报》2007,(24):24-29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13.
综述当代汽车的发展方向;提出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对策和建议;指出在加强国际汽车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借鉴国外汽车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汽车开展新技术,尽快提高我国汽车新产品自主开展的能力,这是发展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入世”已指日日可待,“入世”将进我国汽车市场的逐步开放,并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入世”会对我国汽车工业中的不同车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促进加大对外武力的力度,有利于引进国外的先进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不能珍视“入世”后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汽车情报》2007,(9):32-34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2005年,马来西亚国产车和组装车的总产量为55.1042万辆,比2004年增加19.4%。其中轿车总产量为45.116万辆,商用车6.7647万辆,四轮驱动车1.5983万辆,其他1.6252万辆。宝腾汽车公司和马来西亚第二国产车厂生产的轿车占轿车总产量的82%,生产的商用车占商用车总产量的28%,商用车的产量比2006年增加了48%。  相似文献   

16.
试论汽车产品可靠性工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汽车产品可靠性工程的概述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由于飞机和电子产品的故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甚至大于敌方破坏。由此美国开始进行产品可靠研究,并逐步建立了可靠性理论。在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可靠性工程开始在美国形成一门独立的工程学科,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可靠性工程开始在发达国家中普及推广,并逐渐成为质量管理的核心。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品可靠性水平还相当低,尤其是汽车故障给用户带来的巨大损失,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质量第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环境,能源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动汽车再次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关注的焦点。电动汽车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绿色清洁”交通工具,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纷纷投主巨资进行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以美国和日本更为突出。我国汽车工业应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抓住机遇,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步伐,以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6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的发展成为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现代汽车的控制系统几乎全部由电子控制装置组成,电子技术在提高汽车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舒适性和排放控制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到2003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已达到444万辆,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关键的阶段,必须需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林 《汽车情报》2007,(28):25-30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起步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己具有一定的规模,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用车既具有汽车的机动灵活,又具备专业特性,特别是具备进行专项作业的功能,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截止2005年7月,我国生产专用汽车公告内企业数为628家,此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