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华  彭明 《交通科技》2012,(5):99-102
为制定江西省高速公路冰雪灾害应急对策,基于高速公路冰雪灾害特点,系统阐述了高速公路冰雪管理目标,并提出了防治冰雪处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冰雪灾害预警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区公路雪灾因子进行分析,由此得知温度、湿度、降雪量和积雪日数是决定公路雪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主因子的专家打分方法的山区公路冰雪灾害强度模型和预警评估模型。运用山区公路冰雪灾害强度模型和冰雪灾害强度分级标准,在预警评估模型的支持下对重庆地区的历史雪灾进行判别和归类,结果与实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详细论述了冰雪天气可能产生的各种危害。从灾害天气对道路运输安全影响的角度出发,运用汽车运输工程学中的相关知识,从根本上分析了冰雪灾害对道路运输安全构成危害的机理,提出了道路运输应对冰雪灾害的解决措施,包括构建一种冰雪灾害路面打滑分类模型,以此来判断冰雪灾害的程度和基于气象条件的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快速响应系统等4个子系统。提出了各种必要的工程防护措施,为冰雪防灾纳入公路规划和设计当中,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公路冰雪清除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冰雪对干线公路运营的影响,提高干线公路的服务水平,基于国内外的沥青路面除冰雪技术与设备的发展与应用,通过对江苏省干线公路除冰雪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除冰雪设备及材料的使用情况,研究了当地干线公路的除冰雪技术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实现"路桥畅通、人员平安"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探讨如何有效地建立遥感和基础路网数据的快速获取机制,为重大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提供数据保障.当前突出的问题是重大公路灾害后交通部门开展应急抢通保通缺乏快速有效的信息支持.通过归纳概括当前中国可用的遥感数据资源管理分布情况,结合对遥感数据服务提供机制和公路地图数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公路灾害遥感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上海公路》2011,(2):I0006-I0006
由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上海市公路学会共同举办的浦东新区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培训于2011年4月11日在奉城培训中心开班。浦东新区环保局领导、公路管理署领导、上海市公路学会领导分别在培训动员会上讲话。浦东新区26个镇级农村公路管理站的13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为期4天,课程安排了公路桥梁与路面的养护管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上海市农村公  相似文献   

7.
赵磊  陈红 《公路交通科技》2013,(10):349-351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较广,具有局部常发、大面积突发等特点,合理布局公路应急资源对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十分必要。应急资源只在应急时使用,与公路养护资源合并布局,更具有经济性。本文分析了影响应急资源布局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应急资源布局的中值问题、覆盖问题和中心问题等布局模型,在解决复合目标下的应急资源布局存在诸多限制,因此,结合实际问题,构建了综合考虑局部灾害应急资源布局、区域、大面积公路灾害应急资源布局和养护资源布局的复合目标、多层级的应急资源布局模型,并进行了案例验证,进一步说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公路》2006,(6):59-59
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甘肃敦煌公路管理段结合实际制定了《2006年公路灾害应急预案》。预案在确定了重点防灾路段及构造物的同时,成立了应急抢险小组,将70名业务强、素质好的青年职工投入到应急分队中,并明确了各自职责。该段对运力保险和物资储备也做了具体的安排,以确保发生灾  相似文献   

9.
《公路》2007,(3):176-176
为了应对各种灾害对公路、桥梁的损毁,提高公路灾害预防与应急反应水平,推广公路灾害防治新技术及科研成果,《公路》杂志社决定举办2007“公路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班。此次研讨班得到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路基灾害防治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的支持,将由该课题组的专家作专题讲座。望各有关单位积极参加。一、培训内容(一)公路、桥梁水毁灾害防治技术1.我国公路水毁现状与基本特征;2.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的发展进程;3.公路、桥梁水毁的主要类型、原因及特点;4.公路与桥梁水力水文分析计算及防治水毁工程对策;5.公路灾害防治效果的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0,(6)
针对我国公路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缺乏理论方法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情景-目标-能力的编制方法。首先从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构建情景空间角度提出了应急情景构建方法,并基于不同灾后情景,提出了应急目标构建方法和应急组织能力分析方法,最后总结应急处置方案编制程序。研究成果可为公路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编制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1.
灾害条件下公路通行能力折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灾害条件下公路通行能力折算方法研究成果较为缺乏的问题,根据灾害对公路通行能力影响的特点,对灾害的种类进行分类,并设计了公路通行能力折算路段划分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类灾害条件下公路通行能力折算系数确定方法和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例证分析表明,所设计方法可以实现灾害条件下公路通行能力折算分析,为灾害条件下应急交通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信息     
《驾驶园》2008,(3)
国务院:部署灾后重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工作。会议强调,抗击冰雪灾害将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  相似文献   

13.
冰雪路面冻滑抑制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冰雪灾害对交通的影响和国内冰雪路面冻滑治理已用措施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危害,阐述在铺装阶段赋予路面冻滑抑制功能的技术对策。在归纳分析现有国外公路路面冻滑抑制铺装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国内抑制冻滑铺装技术的研发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2):120-120
<正>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作为分布最广泛、最便捷的公路基础设施,承担的抢险救灾任务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公路应急和风险管理机制,以综合预案和现场处置为代表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取得重要突破。近日,由交通运输部和世界道路协会联合主办的"公路应急和风险管理机制"国际研  相似文献   

15.
兰戟  王丹 《公路》2012,(5):302-308
结台北京市公路养护、路政巡查及应急处置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情况探讨公路路政管理、养护管理及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可以作为其他省市公路路政管理、养护管理及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序言     
提起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大片地区几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相信很多人仍然心有余悸,其中作为交通重要动脉的公路,由于被冰雪覆盖,一时难以清除,而陷入瘫痪,使人们的出行、返乡受到严重阻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转眼又一个寒冬来临,我们是否已经为道路的御寒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正1 工程意义国道317线也称为川藏公路北线,起于四川成都,止于西藏那曲,全长2 030 km,是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重要通道。雀儿山主峰海拔6 168 m,常年冰雪覆盖,雀儿山段原路长约30 km,公路通过垭口海拔高度为5 050 m,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地质复杂,每年仅2个月无降雪,雪崩、泥石流、冰雪等灾害频繁,灾难性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被称为"中国最危险公路"、"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是国道317线海拔最高、路况最差、行车最险路段,成为制约全线畅通的主要瓶颈。雀儿山隧道项目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本刊特稿     
经历了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冬季路面除冰雪技术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期我们邀请陕西省交通厅伍石生高级工程师对国内外路面除冰除雪技术进行点评。伍石生工程师是陕西省青年专家、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世界道路协会路面委员会委员、日本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理事。目前正主持"秦岭山区高速公路防冻抗滑路面修筑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灾后重建中的支撑作用,减少冰雪灾害的影响与损失,根据科技部科技减灾会商会上的要求,针对南方省市的公路交通运输和公路基础设施所受到的严重影响,交通部及时向科技部提供了冰雪灾害后路面使用性能快速检测、病害预测及处治技术、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快速养护技术等15项实用技术,科技部汇总编制了《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后重建实用技术手册》,于2008年2月9日在科技部政府网站上公布,为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山区干线公路路基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环境影响。如何提高公路的综合防护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公路运行安全、畅通,是公路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依托全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试点工作,针对云南等试点省份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并提升路基灾害防治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