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我国铁路行业特点,分析我国铁路运营安全的复杂性和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特点,提出中国铁路运营安全管理体系(CRSMS)构建的总体思路。CRSMS充分继承我国铁路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调研和借鉴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SMS)实施过程中的优秀实践经验,遵循PDCA闭环管理理念。其框架包括基础管理、防范管控、应急管理、监督管理、综合保障、绩效管理6大子体系,25个模块,86项基本内容。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实施CRSMS提供理论支撑,促进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为确保铁路安全持续稳定和不断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欧盟和我国轨道交通(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相关系统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轨道交通安全相关系统安全管理规范模型的构想。该模型根据安全管理活动的过程,将安全管理模型分为制定、实施和维护3个模块。制定阶段包括计划和建立,实施阶段包括筹备和具体实施,维护阶段包括测量和审核或评审。详细叙述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WTO框架下我国铁路建设市场的准入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加入WTO,铁路建设市场需要按照入世承诺逐步开放。铁路建设市场一方面面临国际建筑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面临建设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建议采用“允许外商建筑企业进入而通过设置资质管理和分级审批标准”的方式开放铁路建设市场,鼓励国外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铁路建筑施工,鼓励国外咨询企业进入我国铁路建设市场,对国外勘察设计企业严格按照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有步骤地开放,规范铁路建设管理,为我国铁路建设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4.
阐述国外铁路在客运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与其他运输方式开展联合运输;货运方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运用多渠道的销售策略提高企业竞争力,实施品牌经营。通过对国外铁路运营管理中的发展和创新进行总结和梳理,提出对我国铁路发展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线路基础变形会引起轨道几何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运营安全。首先,基于地铁隧道下穿既有有砟轨道线路路基的工程实际,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然后,以既有线路的轨道高低容许偏差管理值为依据,制定不同速度等级、不同埋深条件下铁路基础变形的控制标准和下穿施工时的沉降速率控制标准,为类似工程沉降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安全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铁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绘制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内容、绘制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铁路安全保护区平面图的绘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蒙内铁路是"一带一路"早期收获成果,由于肯尼亚的政体国体、人文习俗、民族风情不同于中国,给海外铁路运营安全提出了较高要求,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决定我国铁路"走出去"的关键因素。立足肯尼亚国情及国民意识形态,以我国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经验为基础,结合蒙内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现状,提出海外铁路运营属地化安全管理对策,为我国铁路走出国门、行稳致远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内外铁路噪声现有标准概况,论述我国铁路噪声研究现状和新标准建设,对我国现行铁路噪声标准体系和国外铁路噪声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的噪声标准类型以制定符合国情的全类型车辆噪声试验标准体系和新建标准中应包括的内容。阐述和分析国内外研究噪声地图现状和铁路噪声地图制作和应用,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以车辆类型和线路类型耦合体为中心的铁路噪声地图。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铁路信息化系统建设,我国铁路在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工作,但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互联性和互操作性仍存在问题,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系统分别在不同的平台上开发建设,平台运行方式、接口和编码格式等都不相同。为此,迫切需要制订铁路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标准共享,推动标准协同制定,保障信息化标准安全,提高标准制定和管理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分析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了铁路信息化标准管理平台的业务流程、总体架构、技术构架、主要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从高速、重载、安全、运营管理、节能环保、运用维护等技术领域,总结当前国外铁路科技发展趋势;立足国家和铁路行业、企业发展实际,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铁路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铁路机车车辆碰撞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碰撞安全及耐撞性,回顾了20多年来欧洲和美国在铁路机车车辆碰撞安全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梳理了国外涉及碰撞安全的标准,希望对我国碰撞安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燕飞  唐涛 《铁道学报》2005,27(3):124-128
铁路是一个对系统设备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很高的行业,列车提速又给铁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铁路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使得铁路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借鉴国外铁路安全技术和标准,并结合我国铁路行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这个体系是比较可行的方法。文章首先对功能安全国际标准IEC61508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对该标准在铁路安全相关系统研制、开发和评估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专刊序言     
标准化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工作 ,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手段 ,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对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行对外经济贸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铁路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 ,所制定的技术标准以及一些技术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为提高铁路装备技术水平和铁道行业研究、设计、制造、检验及运营管理等各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但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特别是实现铁…  相似文献   

14.
赵有明  刘潍清  方鸣 《中国铁路》2013,(12):102-10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和开通运营伴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如何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有效地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提高运营效率,成为一个现实又急迫的问题。着重介绍欧盟对于泛欧铁路安全管理的做法,归纳总结出欧盟铁路安全管理框架。这些做法和安全管理框架值得我国轨道交通研究、管理、建设、运营等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等级保护2.0系列标准于2019年正式发布,相对于等级保护1.0标准,等级保护2.0更注重动态防护、整体防控和精准防护。分析新形势下铁路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需求,结合铁路网络安全现状,提出等级保护2.0时代铁路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建设思路,构建基于安全管理中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计算环境的网络安全体系,并针对铁路当前新兴的IT应用安全防护需求提出主要建设内容,为铁路运营单位建设技术防护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外高铁运用维修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我国铁路运用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运营管理特点,提出我国铁路的运用与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上海市域铁路已有多个项目开工建设,但目前尚无明确的市域铁路新建项目工程验收办法及安全评估管理办法。为了对市域铁路新建项目工程验收、安全评估等管理办法的制定提供合理化建议,亟需开展市域铁路项目工程验收办法及安全评估方案的研究。[方法]从主要技术标准、建设及运营特点两方面,分析了市域铁路同地铁、国家铁路的差异。阐述了地铁、国家铁路建设项目工程验收及安全评估程序,讨论了二者在项目验收组织、验收程序及验收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上海市域铁路新建项目工程验收及安全评估的具体工作流程,提出了2个备选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并对2个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适用于上海市域铁路新建项目验收及安全评估工作流程的建议方案。[结果及结论]上海市域铁路新建项目的工程验收及安全评估建议采用方案二,即上海市域铁路项目工程验收的程序及组织方式基本沿用地铁模式,并参照国家铁路项目的标准设置联调联试流程。  相似文献   

18.
马志文 《中国铁路》2021,(1):137-143
机车车辆准入是铁路产品质量管控的关键环节,能够从源头拒绝不合格产品进入铁路市场,从而提高铁路运营效率、保障运营安全。欧盟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铁路机车车辆准入制度。对欧盟铁路机车车辆准入制度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其在准入资质要求、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认证机构、准入流程等方面的做法,并结合一些案例分析其准入效果,为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准入制度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铁路行业发展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更好地实现铁路运营的安全和效益,有必要引入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安全性(Safety),即RAMS管理模式。RAMS管理可为各行业提供安全保障,提高其运行效率,该模式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将RAMS理论引入到铁路运营安全领域,对RAMS的特性、计算方法、活动周期、指标要求进行阐述分析,指出RAMS管理模式对我国铁路运营安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开展国内外铁路环境条件标准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铁路设备与国外铁路运营条件的差异及适应性,是实施铁路"走出去"的前提和基础。国际上铁路通信信号环境条件主要采用IEC/TC 9制定的IEC 60571、IEC 61373、IEC62498及IEC 62236等标准,我国SAC/TC 278在IEC标准基础上,组织制定GB/T 25119、GB/T 21563、GB/T32347及GB/T 24338等相应标准。这些标准分别适用于车载设备气候环境、车载设备振动冲击、地面设备气候环境及振动,以及车载和地面设备的电磁兼容。通过对上述国际国内标准规定的环境气候条件、振动冲击参数以及电磁发射和抗扰度限值的对比分析可知:由于SAC/TC 278以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的方式进行标准转化,因此国内标准的环境条件及振动冲击等级划分、电磁辐射限值设置,以及各项试验的要求和方法等与相应的IEC标准基本相当,可以满足国际标准要求。另外,我国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采用的高原环境条件标准以及地面设备振动冲击标准要求严于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