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立足于重庆轨道土建5标项目,综合以往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开展三乙醇胺、建筑胶粉单掺和复掺研究,对比改性后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力学性能、电通量值、抗渗等级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等性能指标。得出结论如下:(1)C-10(三乙醇胺掺量0.06%、胶粉掺量2%)配合比回弹率低于其他配比,回弹率为基准配合比(C-0) 88.92%;(2)C-10力学性能最优,其强度为C-0强度的108.44%;(3)对比C-0、C-2(三乙醇胺掺量0.06%)、C-4(胶粉掺量2%)、C-10四种配合比,龄期90 d试件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趋势为C-4C-0C-2C-10,抗渗等级趋势为C-10C-2C-0C-4,即双掺效果优于单掺。C-10配合比已应用于实际工程,实际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水平制约着高铁运行过程中的平顺性及后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立足于商合杭高铁,通过对比普通自密实混凝土(C1)与商合杭高铁施工中两种自密实混凝土(C2、C3)的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得出相关结论如下:①C1配合比工作性评价劣于C2、C3,尤其是2 h后T_(500)时间、含气量均低于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不满足现场施工需求;②3种配合比下力学性能发展趋势为C3C2C1;③3种配合比下56 d标准养护条件下电通量、抗盐冻损失量发展趋势为C1C2C3。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试验系统地分析了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满足工程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结合天津地铁5号、6号线盾构管片制作工程实例,用较低的胶凝材料(P.O 42.5水泥用量390kg,二级粉煤灰用量80kg),配制出了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P15、抗冻融循环330次的管片用混凝土。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抗渗、耐久性好、蒸养适应性好、工作性好的特点,它是生产优质管片的材料保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配合比的方法在配置其他混凝土时也可采用。  相似文献   

4.
罗立红 《交通标准化》2014,(12):132-135
采用ASTM C1202电通量测试方法与RCM法研究了粉煤灰、矿粉两种矿物掺和料,分别在单掺、双掺情况下对混凝土电通量与RCM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时,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相关性不强;单掺矿渣粉时,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矿渣粉掺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粉煤灰和矿渣粉双掺时,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好于单掺.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海工混凝土因抗裂性能差引起的耐久性问题,研究了3种纤维在不同掺量下对海工混凝土抗压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RCM法对不同纤维掺量下海工耐久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掺入不同纤维均能增加海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不同纤维掺量下海工混凝土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有所降低,且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降低幅度逐渐增大;对比3种不同纤维掺量下的海工混凝土的性能可以看出,掺入1.5 kg/m3高强高模量聚乙烯纤维效果最佳,性能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运输过程对结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配合比符合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碳化、抗氯离子渗透)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拌和楼出口、搅拌车出口、泵口等取样点混凝土配合比分析结果与设计配合比有一定误差,不同取样点混凝土抗压强度、各个龄期混凝土碳化深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通过矿物掺合料与引气剂、憎水剂的复掺,研究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电通量和抗盐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复合掺合料后能够使混凝土获得优良的工作能,掺量50kg/m3矿物掺合料能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5~8kg/m3;混凝土56d抗压强度比可达到110%;电通量较基准混凝土降低约60%; 300次盐冻后质量损失率为1. 5%。  相似文献   

8.
利用铁尾矿砂石完全取代天然砂和碎石,配制C50混凝土,重点研究铁尾矿砂石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尾矿砂石混凝土7 d强度较普通混凝土降低6.6%,28 d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增长1%;铁尾矿砂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水渗透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测定四种水胶比下,不同矿粉掺量对碎卵石混凝土的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掺加矿粉的碎卵石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冻性均减弱.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碎卵石混凝土的7d强度不断降低,28d,56d和120d强度变化存在波动,20%为最佳矿粉掺量;抗氯离子渗透性得到明显改善;抗冻性有所降低,矿粉掺量越大,降低相对越快.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混凝土存在的各种病害,提出了基于合理配合比设计与原材料控制的C50高性能混凝土.对配置的C50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工作特性、力学与耐久性能的验证.结果表明c50混凝土具有比普通混凝土更优异的抗干缩变形与抗冻融破坏性能.其抗渗性结果表明大部分C50试件可以满足并超过规范和施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普通钢筋混凝土管片厚大笨重,生产、运输、施工中易损易裂、边缘极易破损,而使用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是有效防治此缺陷的工程手段之一.试验通过改变三种不同钢纤维类型混凝土的钢纤维体积掺量制成试块,研究不同掺量下不同类型钢纤维混凝土的拌和性能、形态,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基体混凝土相比较,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和整体韧性明显提高,强度均优于基体混凝土,哑铃型和波浪型钢纤维混凝土的拌和性能较好,体积掺量1.8%的哑铃型钢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指标.综合考虑管片的成型难易、生产成本、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地铁盾构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实际生产建议采用哑铃型钢纤维,体积掺量以1.8%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对轻集料混凝土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以及碳化龄期和瞬时荷载对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并与同等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作对比。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越差,当水灰比超过0.38时,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差;碳化初期,碳化深度随碳化龄期的延长急速增长,14 d结束时碳化深度达到整个碳化周期的70%左右;当瞬时荷载比小于60%时,碳化深度随着瞬时荷载比的变化趋势较缓慢,而当瞬时荷载比大于60%时,再增大瞬时荷载比会使碳化深度急剧增大,抗碳化性能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工程要求,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成5~40mm的再生集料,选用2种外加剂进行了C35再生混凝土的配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配合比下,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体积密度相对较小,凝结时间和含气量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再生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但抗冻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铁施工过程中现浇桩均采用自密成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孔溶液pH值以及耐久性发展制约着地基稳定性。结合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于家堡工程项目,通过对比拟应用于桩基结构中8种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抗压强度、硬化浆体孔溶液pH以及电通量指标,得出C4配合比即粉煤灰掺量20%、矿粉掺量20%为最佳配合比。实际应用成桩效果良好,满足高铁建设中桩基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优选原材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设计4种配合比的C4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采用陆上(L)、淡水(D)、海水(H)成型,在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耐久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测试,特别是在干湿交替部位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表明,矿物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对耐久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保护环境,改善混凝土工程工作性能、耐久性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在现有的条件下,试验配制出C30承台用大体积磷矿粉混凝土及C50桥面用机制砂磷矿粉泵送混凝土,优选并确定工程应用中磷渣微粉掺量及各强度等级磷矿渣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7.
免振捣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证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的平整度,通过体积法对免振捣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进行了配合比设计,计算得到各配合比参数、稀释系数、合理的水灰比及用水量,提出了免振捣多孔混凝土工作性评价方法--富余浆量法和评价指标--富余浆量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了富余浆量比的回归关系式、7 d抗压强度和有效空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式,最后提出了基于经验公式的免振捣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性能试验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混合料7 d抗压强度在3~5 MPa(重交通)和5~8 MPa(特重交通)之间,空隙率在20%~30%之间,均达到设计标准,因此,该设计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聚乙烯醇掺量对桥面铺装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聚乙烯醇掺量的桥面铺装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同养护龄期下的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及28 d龄期的抗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聚乙烯醇可提高桥面铺装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着聚乙烯醇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收缩性能先降低,在养护后期趋于稳定,抗渗性能显著提升。综合考虑聚乙烯醇掺量对桥面铺装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工程造价,推荐聚乙烯醇在桥面铺装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0%。  相似文献   

19.
以破碎的废混凝土作为替代粗骨料,冶炼渣作为替代细骨料,通过试验研究了粗骨料和细骨料在不同替代率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性能以及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替代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随之有少量的降低,适当掺量的冶炼渣替代细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但掺量过大反而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降低.掺合料的加入会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氯离子扩散系数,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鱼洞长江大桥二期工程为依托,首先对C60高性能混凝土组成材料进行优选,然后通过调整水灰质量比、砂率以及外加剂种类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通过测试C60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从中选择各项性能较好的配合比作为设计配合比。试验研究表明,当采用P.O42.5R水泥+优质骨料+硅灰(质量分数为6%)+矿渣粉(质量分数为15%)+高效外加剂时可以配制出性能优异的C60高性能混凝土。此设计步骤和思路可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