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一类适应于混凝土结构施加大吨位预应力的新型胶体锚索结构,该锚索用钢绞线或精轧螺纹钢作锚杆体.用树脂胶作锚固体,根据锚固体的受力特性,构成拉力型、压力型及荷载分散型胶体锚索。对胶体锚固体构成不同的8组胶体锚索结构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得到了该类锚索的工作性能和承载能力;以压力分散型胶体锚索结构试验模型为基础.考虑材料非线性,对该类胶体锚索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进一步掌握了该类胶体锚索结构的受力规律和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冲沙闸工程预应力锚索为混凝土直线型锚索,钢绞线为无粘结钢绞线,采用后张法施工,单根预紧整束张拉。主锚索由45根钢绞线组成,是目前水利水电施工中最粗的钢绞线束,锚具重量达75 kg。文章论述了整个施工实践过程及对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炭质岩是对工程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常见软岩,尤其在边坡工程更显突出。本文介绍了柳州北环高速公路K32+200左边坡炭质岩滑坡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提出采用小导管注浆,粘结式锚杆和预应力锚索锚固,并在坡脚砌筑挡墙以及对雨水采用上拦下排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NA1合同段路基古滑坡病害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古滑坡的工程治理措施及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离散单元理论和利用离散块体技术,用离散块体模拟节理发育反倾边坡破坏机理和加固变性过程。将此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贵阳市乌开公路K44+340~K44+450段右侧滑坡工程,利用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了塑性变化范围和发展趋势;同时还利用独有的离散滑动的优势分析软弱结构面上的块体滑移和节理张拉破坏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进行路基开挖岩石坡脚是造成这次滑坡的外因;岩体风化强烈导致节理发育所形成岩体内软弱结构面是边坡失稳下滑的内因;塑性范围随着预应力锚索的加入逐渐缩小范围,在锚索加固区基本消失殆尽;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情况及预应力锚索加固过程中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充分反映和验证了预应力锚索加固岩石边坡对整体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压力集中型可回收锚索的工作特性主要体现在承载体段的受力机理以及承载体合理长度、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和预应力损失量等指标。以某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发现,可回收锚索承载体段受力变形可分为弹性、局部塑性和远端头注浆体破坏三个阶段;锚索预应力损失经过快速发展、波动期、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在使用期间内大部分预应力损失在12%~25%范围内,损失值主要集中在前2d;后期损失虽有波动但总体损失较少,一般在5%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已建的预应力结构中,结构当前的应力检测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文中利用振动法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振动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现,预应力改变了混凝土梁的有效刚度,从而改变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振动频率。因此可以通过振动频率值反推得到梁的有效应力。通过实验测试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不同预应力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值,二者的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振动法可以用来检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效应力,为结构的有效应力检测提供了一条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以树脂胶粘剂为介质的新型缓粘结预应力体系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能满足该体系要求的固化期在3、6、12个月左右、抗压强度50 MPa以上的胶粘剂组分及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对预应力筋在不同时间张拉锚固作业中的κ和μ进行测量;缓粘结预应力筋在应力状态下进行了腐蚀试验;采用缓粘结预应力筋制作了8根预应力受弯构件进行试验,并与同条件制作的有粘结、无粘结预应力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胶粘剂固化后的缓粘结预应力构件的工作性能,几乎和有粘结预应力构件相同。通过几个缓粘结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表明该体系的施工工艺与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相近,简便易行。该体系将后张法中的无粘结和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相结合,使传统的预应力技术有了更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靖 《中国水运》2010,(3):206-208
研究预应力锚索锚固洞室在爆炸波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征对认识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和完善洞室加固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集中装药爆炸波作用下直墙圆拱式洞室围岩介质内应力波宏观变化特征和峰值应力衰减规律,从而得出抗爆锚固洞室周边围岩的受力变形状态和动力反应特征,分析了预应力全长粘结式锚索的索端张力变化特征和锚固段轴应变变化波形,结果表明抗爆洞室围岩抵抗变形能力得到一定地提高。采用显式动力分析程序得出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吻合性较好,进一步证实了模型参数和建模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体外预应力加固作为一种加固桥梁结构的效果较好、使用较广的方法,使用前景非常广阔.本文结合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特点,对加固简支梁的跨中挠度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正常使用状态下,根据有粘结预应力加固梁挠度计算公式,推导了考虑无粘结预应力的二次效应下的体外预应力加固简支梁的挠度计算公式.并用试验结果与计算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110 kV单芯高压电缆护套环流的产生危及电网系统安全运行。为此,需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环流加以抑制。采用ATP仿真软件对电抗器抑制方法进行系统仿真,并根据系统继电保护要求对电抗器进行电磁参数和动热稳定设计、试制、试运行。电抗器方法的使用在国内尚属首次。计算及试运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抑制环流效果明显。局限性:当三相不平衡时,电抗器不能补偿相位。本方法对单芯高压电缆护套环流问题的处理具有实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桩码头上部结构波浪力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水位、相同波浪要素组合条件下进行波浪对码头上部结构作用力的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上部结构所受最大波浪水平力、最大波浪上托力、最大波浪水平力对应的波浪上托力以及最大波浪上托力对应的波浪水平力,分析最大波浪水平力和最大波浪上托力之间的相位差;并对最大波浪上托力和理论值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增高,作用在码头上部结构的波浪力先增大后减小,在设计高水位时,码头上部结构受到的波浪力最大;最大波浪上托力和最大波浪水平力并不同时出现,存在相位差。  相似文献   

13.
The helical pile has been used to resist the tension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prediction of the uplift capacity of helical pile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installation is still a challenge in design. Based on the change in stress according to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a simple theoretical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can calculate the uplift capacity of shallow pre-embedded circular plate anchors and the uplift capacity of helical piles installed by torque and compression.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a single-plate helical pile on its uplift capacity and verify the theoretical model, a series of model test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dense saturated sand. The single-plate helical piles with different out diameters of helixes have been installed with different installation speeds, and then, the single-plate helical piles have been moved up monotonically.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tallation speed and the size of the out diameter of the helix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uplift capacity of the helical pile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 have a good fit with the test results. Using this simple theoretical method, the designer can easily predict the uplift capacities of helical piles, which includes the influence of installation.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透空码头结构物波浪上托力研究现状的分析,运用垂向二维CFD数值波浪水槽建立模拟规则波作用下水平板波浪上托力的数值模型.通过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所获波浪压力结果的对比分析,总结平板底部流场和测点压强的分布特点,探讨不同周期波浪的最大冲击压强随波浪相对超高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规则波作用下波浪上托力的数值模拟结果与...  相似文献   

15.
董书发  马仕跃 《船电技术》2019,39(1):40-42,46
本文介绍了单芯电缆金属护套常见的接地处理方式,分析感应电压产生的原因。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除了和运行负荷的工作电流,电缆排列的方式,线芯的间距有关,还与供电回路数量,护套的接地方式选择有关。最后,结合巴油P70项目采用电缆的参数及分析计算,指出实际敷设中应采用三角型排列,金属护套采用单端接地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升船机提升系统中船厢、水体和钢缆相互耦合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作者[1]先前采用水弹性理论建立的对整个提升系统的动力特性进行数值研究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对船厢变形状态下的缆力表达式作了更为详细的推导,然后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1∶30的缩比模型为对象,从整体角度,对其流固耦合问题,主要是提升过程中船厢内水体的晃荡、提升缆的受力和船厢动态响应,作了数值研究.在提升系统受到船厢内一非对称水波扰动的假定下,分别对船厢简化为刚性和考虑实际弹性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对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计算结果表明,对升船机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文献[1]中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及本文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依托中科炼化离岸式码头工程,通过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码头桩基墩台底面压强和上托力进行研究。首先,在不同墩台底面相对超高条件下,分析了墩台底面波浪压强作用过程以及分布,对作用的两种压强类型(冲击压强和缓变压强)进行探讨,给出了墩台底面同步平均相对压强与墩台底面相对超高的变化关系。然后,在不同墩台底面相对超高条件下,分析了墩台上托力变化过程,并将最大相对上托力与最大相对同步压强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将上托力试验结果与几种典型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相关研究提供了深水离岸式码头的桩基墩台上托力计算依据,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1∶60的整体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泊位长度对17. 2万m~3LNG船系泊的影响,分析了船舶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运动量和缆绳张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横浪、横风、落潮流条件下,泊位长度缩短,艏、艉缆力分担了部分横缆力,对均衡艏、艉缆和横缆力有利,最大缆力变小;顺浪、顺风、落潮流条件下,泊位长度变化对系缆力影响不大;斜浪、横风、落潮流条件下,船舶受斜波作用,其纵横向均分配波浪力,倒缆与横缆或艏艉缆的受力基本相当;顺风时,倒缆力会大于横缆力和艏、艉缆力。该研究为天津LNG项目推荐了合适的泊位长度,可为码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纳米比亚油码头软岩地层无经验参数可取。根据1根抗压桩和1根压拔桩现场静载试验和应力测试结果,分析软岩地层中抗压桩和抗拔桩的侧阻和端阻,得出抗拔桩的上部砂土及粉土层中抗拔系数以及Q-s曲线呈缓变形的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取值。结果表明:上部砂土及粉土层中抗压桩的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所需桩土相对位移为9~15 mm,单位侧摩阻力极限值可取30.1~48.1 k Pa;下部软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大于40 mm;对2根桩的抗压过程,在最大加载条件下,实测桩端阻力分别为桩顶荷载的22.3%、27.3%,表现为摩擦型桩。采用双曲线模型预测抗拔桩极限承载力为4 896.7 k N。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东非某工程海上超长嵌岩灌注桩自平衡试验,探讨不同风化岩层的竖向抗拔侧阻力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强风化砂岩侧阻力与位移拟合线性关系为:y=1.534 2x+180.48;2)中风化泥岩侧阻力与位移拟合线性关系为:y=0.954 5x+353.5;3)相对于中风化岩层,桩土相对位移对于强风化岩层阻力值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