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增加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的货运需求量,以最大船型限制、航线运营补贴与干支线配合为约束条件,以航线网络结构、适配船型与班期密度为决策变量,构建了考虑货主偏好的集装箱内支线班轮航线网络规划模型;为了评估规划航线对不同偏好货主的吸引力,在获得航线的集装箱运输时间与价格后,基于Logit模型计算了规划航线与市场现有航线的货主选择比例;设计了求解模型的智能启发式算法,在规划方案评价过程中计算了航次时间、航线成本、单箱运价与货运需求,在方案改善过程中调整了航线的挂靠港口与挂靠顺序;设定大连港为干线港口,渤海湾内12个港口为支线港口,规划了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计算结果表明:12个支线港共开设了7条航线,市场货运总需求为5 208TEU,规划航线的货运需求量为4 420TEU;规划航线的货主选择比例达到85%;无论货主偏好运输时间或成本,规划航线在各支线港的货主选择比例皆超过60%。可见,考虑货主偏好的内支线班轮航线网络规划模型是有效的;开设直达航线有助于吸引时间偏好货主;开设串挂航线与提高运营补贴有助于吸引成本偏好货主;采用货主选择过程代替到港时间窗约束会提升模型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整数规划研究航运集装箱路径选择问题,并将重箱和空箱统一在一个系统中研究。在本文模型中,以集装箱运输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利润是重箱运输利润减去重、空箱运输成本。约束条件考虑到满足空集装箱需求和重集装箱需求、航线运输能力限制及空箱供给数量等。应用LINGO9.0求解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来证明不同参数影响下的调运策略。本文旨在为船公司提供合理的航运集装箱运输方案,从而降低船公司的集装箱运输成本,实现船公司集装箱运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航空公司航线网络中枢纽机场具体位置及OD流路径设计问题, 根据航线网络设计参数OD 流量和单位流成本的不确定性, 定义了区间型情景集, 建立了区间型绝对鲁棒优化模型, 设计了将修正最短路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进行求解的有效算法,并利用航线网络设计经典数据及中国航空网络OD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最优鲁棒解具有全局最优性,确定型优化模型为本文模型在悲观准则下,当OD 流量和单位流成本确定时的特例;在不同情景的悲观准则和乐观准则下的模型目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在悲观准则下,用本文模型计算出标准算例的归一化后的最优目标值为784.47,比确定型模型最优目标值减少了16.65%,比相对鲁棒优化模型最优目标值减少了29.07%.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内外贸同船运输政策对航运企业布局长江经济带穿梭巴士网络的影响,本文允许同一船舶同时运输内贸集装箱和外贸集装箱,以总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服务频率、多航次、时间窗、载重量等约束,构建基于轴辐式的长江经济带集装箱穿梭巴士网络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本文设计了包含5种破坏算子和2种修复算子的自适应大邻域算法求解模型,并选取上海和长江干线19个港口间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和外贸集装箱运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实施内外贸同船政策可节约23.6%的总运输成本,提升平均舱位利用率至87%。该政策改变了原有穿梭巴士的网络结构,直达航次比例增加17%,加快了穿梭巴士的周转。同时,相比于设置1个枢纽港,长江经济带下游将南京港和太仓港共同设置为枢纽港更有利于中上游内外贸集装箱的中转,可节约6%~17%的总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船舶支线运输航线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枢纽港船舶限制时间和支线船舶容量为基础,分析了轴-辐式网络运输模式。以船舶最小总航行时间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支线集装箱运输模型。通过设计巡回路线方法实现杂交和变异,更新了解的构成,运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船舶容量为150 TEU时,在160次迭代后,总航行时间为708.6 h,航线数量为8条;当船舶容量分别为100、150 TEU时,在150次迭代后,总航行时间为714.6 h,航线数量为9条;对枢纽港船舶限制时间和支线船舶容量进行方差分析,F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值均明显小于0.05;对支线船舶容量和运营成本进行敏感性分析,增大船舶容量能够减小航线数量和运行时间,但增大了运营成本,增大枢纽港船舶限制时间能够减小航线数量;考虑航行时间和运营成本,当船舶容量为150 TEU时最合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网络的机场群航线网络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运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典型机场群。文章以三大典型机场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滑动时间窗的航线网络拓扑结构,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机场群航线网络动态特征和同构性。研究结果表明,机场群航线网络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网络特征,并表现出显著的波峰和波谷动态性,并且长三角机场群的航班集中度分布明显高于其他两大机场群。文章首次从航线网络视角,运用Dice相似系数衡量了机场群内部各机场之间航线网络同构性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班轮公司积极建设轴幅式集装箱海运网络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单位运营成本。为此,建立非线性轴幅式集装箱海运网络优化模型,以集装箱海运网络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港口通过能力约束,应用Q-学习方法与混沌优化方法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求解,寻找合理的集装箱运输路径,配置适宜的集装箱船舶。算例结果表明:混合优化算法可以有效地求解海运集装箱运输路径优化与船舶配置问题;轴幅式网络比直达运输可节省10%的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8.
2月13日,中联航运华南/台湾集装箱班轮直航快线(STD)深圳港开通仪式在深圳隆重举行,该航线是我省各港口与台湾之间首条直航的定期集装箱班轮航线。  相似文献   

9.
针对轴辐式网络中的枢纽港选择问题,在集装箱航运网络中,考虑运输需求与成本的不确定,根据数据变化规律,构建多个模型. 根据轴辐式网络的运输环节,使用成本函数表征枢纽港间运输成本,构建枢纽港选择的确定性模型;基于此,针对航运需求的离散特性,构建需求不确定的随机模型进行枢纽港选择;基于运输成本难以预测的特点,结合实际数据,使用极小极大值法构建成本不确定的枢纽港选择模型;然后,结合两者构建运输需求与运输成本同时不确定的枢纽港选择模型. 采用欧洲集装箱运输网络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求解各因素不确定下枢纽港选择的最优方案,并针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班轮公司优化航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与集装箱海运相比内河集装箱班轮运输具有其独特性,同时对于内贸箱而言,货主订舱时箱重信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其航线配载决策变得更加复杂.本文考虑不确定箱重影响,以最小化航线班轮堆栈占用数量为目标,构建内河集装箱班轮航线配载决策的随机规划模型.为实现求解,基于随机规划理论,采用机会约束描述随机约束,将随机规划模型转化为随机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设计混合邻域搜索算法求解.算法由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神经元网络训练及邻域搜索启发式3个部分组成.算例研究表明,混合邻域搜索算法的鲁棒性较好,可实现配载计划对不确定因素的有效吸收.  相似文献   

11.
叶楠 《广东交通》2005,(4):40-42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航运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对企业所拥有的航线经营权在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航运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从无形资产的几个基本概念出发,着眼于航运企业的现状,指出了现行航线经营权会计核算方法的弊端,对航运企业航线经营权的会计核算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将航线经营权认为无形资产,并论述了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阐明其应用的可行性,旨在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类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运的周期性特征,研究了处于航运上行期的多航线多船型配船与租船的联合优化问题,以及处于航运下行期的多航线多船型配船与运力闲置的联合优化问题,分别构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基于模型特点开发了相应的模拟退火算法,通过小规模问题实验确定了模型与算法参数,并通过与Lingo最优解的对比,显示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同时,现实规模问题的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空间分析及基础技术应用是研究集装箱运输的必要手段.大部分交通运输数据集由不同出处、关联性不强的原始数据组成,因而很难得到其空间分布特点.同时,集装箱路径优化和市场可达性在缓解集装箱运输拥堵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基于可用数据库对美国集装箱运输OD分布进行分析.以美国水陆运输理事会的公共货票数据库数据作为内陆铁路线路优化的原始输入.利用类似河流管理的方法优化集装箱运输路径.从进口集装箱的数据集看,从亚洲或者欧洲出发经由北美港口到达美国的集装箱,大部分经由太平洋海岸到达内陆市场.横渡太平洋贸易的进口集装箱枢纽港主要是洛杉矶、长滩和西雅图.横渡大西洋贸易的进口集装箱枢纽港主要是纽约、新泽西州和萨凡纳乔治亚州.太平洋海岸和密西西比河谷地区包括阿尼阿波利斯、芝加哥、堪萨斯城、孟菲斯、达拉斯和休斯顿的流量很高.从美国中西部至东部的集装箱流多经过纽约、新泽西州和诺福克最后到达芝加哥.对于集装箱运输OD分布的分析可以为高成本和多式联运相关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能力,班轮公司需要保证集装箱在各个港口间的运输时间达到市场平均水平. 本研究将航速设为变量,对具有运输时限的班轮航线网络设计问题进行求解,以得到既满足运输时限要求又能最大化总利润的航线网络设计与配船方案. 为了有效求解实际问题,首先采用港口聚类算法筛选出候选挂靠港,然后确定港口的标号顺序,最后采用基于列生成思想的启发式算法对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和迭代求解. 采用不同规模的标准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与采用事先给定的设计航速相比,将航速设为变量,对每条航线的平均航速进行优化,能增强航线网络设计的灵活性并提升航线网络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能力,班轮公司需要保证集装箱在各个港口间的运输时间达到市场平均水平. 本研究将航速设为变量,对具有运输时限的班轮航线网络设计问题进行求解,以得到既满足运输时限要求又能最大化总利润的航线网络设计与配船方案. 为了有效求解实际问题,首先采用港口聚类算法筛选出候选挂靠港,然后确定港口的标号顺序,最后采用基于列生成思想的启发式算法对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和迭代求解. 采用不同规模的标准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与采用事先给定的设计航速相比,将航速设为变量,对每条航线的平均航速进行优化,能增强航线网络设计的灵活性并提升航线网络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集装箱海运中船舶排放、船队部署问题,分析了班轮运营总成本的构成,依据班轮远洋多港挂靠循环航线特征及集装箱转运特点,以可变船舶航速为决策变量,船舶运营总成本与船舶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低碳经济下的班轮公司船队部署多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引用了多目标递推算法进行求解。算例中通过对航行速度的灵敏度与帕累托分析,发现了船舶最低排放的航行速度。其次,运用航运轴辐式网络的特点,从众多港口中选择部分枢纽港进行转运形成干线运输规模效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同时决策船队部署和集装箱转运,其优化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对航运市场供需平衡的运力配置决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船舶全航线配载优化模型与改进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装箱船舶稳性、强度、载荷为约束条件,以全航线倒箱量最小和吃水差最优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集装箱船舶全航线多目标配载优化模型。利用启发式算法获得初始可行解,利用改进了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用1841 TEU、3开口的集装箱船舶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改进的遗传算法能在1.967 s内求得全航线上5个挂靠港口的配载计划,并能求得5个港口的满意解;在求得的满意解中,船舶倒箱量均为0,吃水差的绝对值分别为0.0035、0.0008、0.1097、0.0011、0.3712 m,均在船舶行驶的合理范围0~0.5 m内;对于不同挂靠港数量的其他航线,改进的遗传算法能在5s内快速获得合理的配载计划。可见,优化模型与改进的遗传算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复杂网络方法,以三大航空联盟(星空联盟、天合联盟、寰宇一家)航线网络为研究对象,对三大航空联盟网络的拓扑特性与鲁棒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星空联盟网络辐射的节点数最多、平均度数最大,三大联盟网络都具有无标度特征和小世界网络效应;随机攻击下,三大联盟网络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蓄意攻击下,各联盟网络的鲁棒性都较弱;蓄意攻击和随机攻击下,网络的鲁棒性都表现为:星空联盟优于天合联盟和寰宇一家。据此为联盟航线网络优化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航速大小对于班轮的航线设计、配船类型和数量,以及货物的选择都会产生影响,本研究将航速作为变量,以总利润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班轮航线网络设计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变动需求的启发式算法,将模型进行分解和转化.通过算例的计算及与其他方法的对比表明,本研究方法能得到更优的航线网络.另外,当市场需求、运价和燃油价格等因素变化时,采用本研究的模型和算法,能对航线网络进行更有效地调整.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湖北武汉至日本、韩国国际集装箱航线开通。这是继去年开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武汉—东盟(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试验航线后,武汉又一条近洋航线。该航线以武汉阳逻港区、上海外高桥港区、韩国釜山港、日本东京港和大阪港为运输节点,通过武汉至上海支线对接上海至日本、韩国港口干线,形成武汉至韩国釜山港、日本东京港和大阪港的航线服务品牌,每周开行2个班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