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二次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的结构特点和张拉工艺,并对二次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结合实例进行实证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二次张拉中采用张拉杆连接锚毛杯整体拉起力筋的张拉方式进行张拉,能更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永存预应力值。  相似文献   

2.
桥梁工程预应力结构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可有效建立结构预应力体系,避免传统张拉弊端,提高预应力张拉精度,大大降低了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拉台座是先张法施加预应力的设备。它承受预应力筋在构件制作时的全部张拉力,张拉台座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随着先张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径梁上的应用,将梁从预制厂运至施工现场的运输条件受到了限制,且运输费用大大提高,这将限制了大跨径梁的推广应用,使桥梁结构始终处于不经济状态。为此,以上跨铁路立交桥预应力空心梁施工为例,介绍施工现场整体槽式台座的设计与应用,该张拉台座设计张拉力为500t,纵梁长度138m,以生产30m跨径宽幅空心梁为主,适用于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张拉,能满足目前城市桥梁和高等级公路桥梁此类跨度的桥型结构的施工,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后张法预应力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常用形式为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这两种结构。相比较而言,后张法预应力具有曲线配筋的特点,并且不需要使用永久性的张拉台座,其适用的张拉设备也很简单,现场施工十分便利。因此,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是指在结构或构件中预先施加应力,预应力技术则是指预应力在结构或构件中的的张拉体系与锚固方式(简称张拉锚固体系),包括预应力材料、预应力的施加与锚固、结构强度的设计计算等方面.自1928年法国工程师欧仁·费莱西奈成功地发明了张拉锚固工艺技术,并首次将高强度钢丝应用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可靠而又经济的推动了现代预应力工艺技术、设备及材料的发展. 在现代预应力技术的发展进程中,随着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及预应力筋性能的不断提高,预应力现场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因此,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为当前世界上最有发展前途、最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张拉程序以及张拉工艺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结构最为关键的施工工序,也是监理必须全程旁站的重点部位。结合林溪河大桥预应力T梁的张拉监理实践,介绍T型梁的张拉过程及监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在桥梁建设中,预应力连续箱梁是一种运用非常广泛的桥梁结构体系,它具有抗震能力强、结构刚度好以及变形小等优势。在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中,预应力及张拉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在进行施工时应该对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严格地控制。主要阐述了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预应力及张拉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智能张拉概念 智能张拉是指不依靠工人手动控制.而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仪器自动操作.完成钢绞线的张拉施工。在如今的桥梁道路建设中,预应力施工被广泛应用,其中关键工序张拉.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但是传统张拉施工,纯靠施工人员凭经验手动操作,误差率很高,无法保证预应力施工质量。不少桥梁因为预应力施工不合格,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太长高速潇河大桥上部结构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的特点,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情况,通过计算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并对张拉过程进行测控,与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箱梁预应力张拉技术的实施要点,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京承高速附道某桥梁工程中蓄次使用先张法进行预应力梁施工,包括预应力梁张拉台的制作、预应力梁的张拉与浇注和预应力梁板的放张,取得了成效.关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和施工体会的总结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桥梁预应力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所以伸长值的计算就相当重要,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后张法现浇预应力箱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总结出一套较适用于现场施工的伸长值的计算法。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箱梁预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箱梁预制施工的准备工作、钢筋绑扎、管道布置、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和总结,保证了箱梁预制的施工质量,对同类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改进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直线、曲线混合布束的预应力锚固损失计算方法,提高预应力锚固损失的理论计算精度,对预应力钢束微段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利用不同钢束形状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和应力连续条件,考虑设计中预应力钢束直线、曲线混合分布的实际影响参数与正、反摩阻损失差异,建立了针对预应力混合布束锚固损失求解的分段逼近理论,推导了预应力锚固损失精确计算公式,并编制了Python程序,实现了自动求解与简化计算; 通过现场足尺模型试验比较了精确公式与现行公路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预应力锚固损失理论算法的计算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直线、曲线混合布束锚固时反摩阻效应小于张拉时的正摩阻效应,且实际中反摩阻影响长度与现行桥梁设计规范算法有较大偏差; 采用提出的方法推算的反摩阻影响范围总体与中国铁路桥梁设计规范更为接近,在精度和离散度方面比现行公路与铁路桥梁设计规范分别高出16.7%和14.9%,且与模型试验数据的相关度更高,变异性更小; 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关研究中应考虑实际预应力直线、曲线混合布束线形与不对称正、反摩阻效应的影响,采用分段逼近法计算钢束预应力锚固损失; 在进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从简化计算的角度考虑,建议采用现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计算反摩阻效应。   相似文献   

15.
张拉锚跨丝股法架设悬索桥及其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索塔偏心调整是保证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线形与设计一致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施工调整上述偏心的方法各有差异,张拉锚跨丝股法作为一种新的悬索桥施工方法与传统采用预偏主鞍,在施工过程中顶推主鞍的方式不同.通过对澜沧江大桥施工及设计的分析研究,对张拉锚跨丝股法架设悬索桥的施工过程及施工控制的内容和参数进行了介绍,并提出根据施工控制条件制定详细的锚跨丝股张拉过程的循环条件,以此保证结构各构件在施工中是安全的及成桥时能达到设计位置.最后对锚跨丝股分两批张拉进行施工控制模拟,并得出锚固丝股张拉批次越多,张拉次数就会增长的越快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自锚式悬索桥是一种结构体系封闭的超静定结构,控制吊杆张拉力是实现合理成桥状态的一项重要措施.文章结合一座自锚式悬索桥吊杆张拉施工,分析了合理成桥状态下的吊杆内力,模拟并确定了吊杆的分次张拉施工过程,在索夹预偏计算中考虑了主缆的几何非线性影响,提出用油顶逐一试张拉的方式检测各吊杆内力.实践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吊杆施工技术可保证主梁和主塔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17.
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索塔偏心调整是保证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线形与设计一致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施工调整上述偏心的方法各有差异,张拉锚跨丝股法作为一种新的悬索桥施工方法与传统采用预偏主鞍,在施工过程中顶推主鞍的方式不同.通过对澜沧江大桥施工及设计的分析研究,对张拉锚跨丝股法架设悬索桥的施工过程及施工控制的内容和参数进行了介绍,并提出根据施工控制条件制定详细的锚跨丝股张拉过程的循环条件,以此保证结构各构件在施工中是安全的及成桥时能达到设计位置.最后对锚跨丝股分两批张拉进行施工控制模拟,并得出锚固丝股张拉批次越多,张拉次数就会增长的越快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悬浇预应力箱梁结构桥梁在交通建设项目中的普及,一些结构由于裂缝的出现,影响到桥梁的进一步应用。本文以沈彰高速公路大转弯桥、宁波市象山港大桥接线工程白墩港大桥两座典型桥梁为实际案例,通过对发生病害结构桥梁裂缝成因的理论及计算分析,推测出导致悬浇预应力箱梁结构形成裂缝的成因,提出设计过程中,通过优化预应力结构配束,增加横向钢筋加大抗剪作用等措施,减少施工期间及运营阶段外部因素对结构的不良影响,防止类似结构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亚昌 《交通标准化》2014,(10):111-113
在施工中采用梁体预应力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技术,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鉴于此,介绍了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其在桥梁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表明,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系统适应了桥梁建筑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桥梁结构安全,提高桥梁建设质量,值得在桥梁建设中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