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醇类燃料主要指甲醇和乙醇,属于含氧燃料.醇类用作内燃机的燃料由来已久,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即是以乙醇为燃料的.到了1909年,美国人HenryFord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燃用乙醇的汽车.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巴西、德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先后将乙醇与汽油混合燃料用于汽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次能源危机之后,由于醇类燃料的来源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可再生性,如甲醇可利用天然气、煤、石脑油、重质燃料以及木材、垃圾等来提炼、乙醇可用乙烯、含糖作物如甘蔗、甜菜等、含淀粉作物如木薯、土豆和玉米等以及草木秸杆等,醇类燃料开始较大规模地获得应用.目前,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了醇类燃料.  相似文献   

2.
孙枝鹏  张辉  李功清 《世界汽车》2002,(6):47-49,5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和石油资源的短缺,各国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能源和替代燃料,醇类作为内燃机的可替代燃料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乙醇大部分是以甘蔗、玉米、薯干和植物秸秆等为原料糖发酵制造,乙醇经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得到燃料乙醇,将燃料乙醇辅以添加剂加入汽油中,成为乙醇汽油.目前国际上醇类燃料发动机技术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酒精汽油混合燃料:(以下简称JQ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是福建省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经三年多时间,已取得良好的科研果,并于1986年5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醇类燃料的开发与研究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自1976年到1984年间曾召开过六次国际醇类燃料技术会议。与会者认为,从现生物能中提取醇类燃料来部分或全部替代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汽车上使用较为普遍的清洁代用燃料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和醚类等。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清洁代用燃料,是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汽油、柴油小得多。对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燃烧、抑制炭烟都有利,采用这类气体或液体燃料代替汽油、柴油作为汽车用燃料,其尾气排放CO、HC、CO2等污染物比汽油、柴油低得多。此外,醇类燃料含氧,还可促进燃料燃烧更完全,燃烧温度降低,使NOx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甲醇作为重要的车用替代燃料之一,也需要测量和计算燃料消耗量。我国已发布非醇类燃料《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试验采用甲醇汽车通过底盘测功机检测C0,CO2,HC排放量,根据碳平衡法原理得出甲醇燃料消耗量数学模型。计算燃料消耗量以及甲醇与汽油当量的体积比,并通过体积比直接将排放检测报告中的数据转化成甲醇燃料消耗量。实现了燃料经济性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引言 近年来,由于石油能源短缺以及对汽车排放的严格要求,各国加强了对替代石油燃料的研究和应用力度.醇醚类燃料含氧量高,燃烧充分,无黑烟,无积碳,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清洁燃料".可充分利用含氧的醇类、醚类燃烧完全、排放清洁的优点作为柴油机替代燃料. 1 醇醚类燃料理化特性 1.1 醇类燃料的理化特性 甲醇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的有毒液体,沸点64.8℃,相对密度0.7914(20℃).其化学性质较活泼,能发生氧化、酯化、羰基化等化学反应.甲醇和汽油相比热值低,汽化潜热大,抗爆性好,含氧量高. 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液体,具有含氧量高、沸点低、辛烷值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的不断短缺及排放标准的提高,代用燃料发动机越来越受到重视。论述了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甲醇、乙醇及二甲醚等代用燃料的优缺点,天然气发动机虽然容易组织完全的燃烧,且CO排放少,但总体来说此发动机缺乏机动性,只适用于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甲醇和乙醇燃料从我国能源多元化和能源安全角度出发,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醇类燃料用于汽车没有很大的困难,决策取决于系统分析,甲醚作为压燃式内燃机的燃料有很大的优越性,但要下结论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是21世纪的主要课题.作为汽车行业,开发、生产和销售排气污染物少、能源消耗低的汽车已成为业内开发工作的主流.由于燃料电池汽车是以氢为燃料,几乎不排出有害物质(排出的主要是水,仅有少量的二氧化碳),非常清洁.所以,受到了各汽车厂家的关注,纷纷将它作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清洁燃料汽车.为此,仅仅十几年的时间,燃料电池汽车就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已步入道路行驶试验阶段,预计2~3年后有望作为商品进入用户家中.  相似文献   

9.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当今汽车工业的新宠,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文中概述了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优势,回顾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研发状况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分析了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展望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国汽车的大量增加,汽车用燃料明显地日趋紧张。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汽车用的代用燃料,以解决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尤其是美国进入能源短缺的90年代,他们注重开发环境污染小的汽车代用燃料。一、甲醇目前,美国有些大城市已达到环保局的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研究表明,在洛杉矶市地区,用甲醇作燃料的小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改善了这些地区的空气污染。美国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积极地鼓励用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甲醇汽  相似文献   

11.
燃料电池汽车因具有零排放、续驶里程长、燃料加注快和噪声低等优势,引起了国内外汽车产商的广泛关注,将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作为研发的重点,并推出了一些量产的燃料电池汽车。基于丰田Mirai燃料电池汽车,对其技术原理和核心总成部件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建议,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近几年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发展。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的碰撞安全性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碰撞安全标准,给出了解决氢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能源紧缺、污染严重,1997年经国务院同意,由13个部委成立了国家燃气汽车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提出了要根据当地气化燃料资源情况来开发代用燃料汽车,并以城市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作为推广代用燃料汽车的潜在用户,以双燃料汽车作为重点,支持以国内大型骨干汽车制造厂进行代用燃料汽车的开发和生产。 由于我国代用燃料汽车发展较晚,再加上我国还未制订代用燃料汽车的系列标准、法规和优惠政策。所以除部分地区发展较早外,很多省、市还处于代用燃料汽车研究和试验阶段。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加快了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和开发,一些骨干汽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全世界汽车保有量为7.5亿辆,其中使用石油燃料汽车占97.8%,只有2.2%的汽车使用气化燃料和醇类代用燃料。代用燃料有酒精、甲醇、乙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丙烷等。 据世界石油组织公布,世界石油储量探明为1350亿吨,其中50%已消耗掉。按目前世界石油日需求量6650万桶计算,预计到2035年,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将消耗完,即使加上潜在储量,也只能维持50年。而1996年世界上天然气储量为139.72万亿m~3,按目前开采速度可用到2060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CNG两用燃料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通过东南V5CNG两用燃料汽车的系统开发费、燃料消耗量、燃料成本与汽油车对比分析,指出CNG作为福州出租车替代燃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和较大的环保效益,快速发展福州CNG两用燃料汽车对改善福州城市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使用代用燃料汽车的环境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汽车生产和使用大国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各国都在努力改进发动机燃料状况和排气后处理技术的同时,积极尝试使用排放污染少的代用燃料作为汽车能源。各种使用和燃料汽车的排放污染较现用燃料低,而又各不相同,详细介绍了各种代用燃料汽车的排放污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将来的发展和使用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汽车产品问世以来,汽油、柴油一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燃料而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及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开发和使用对环境友好、可持续供应的生物燃料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从世界各国的研究应用情况来看,较具发展潜力的生物燃料大致有燃料乙醇、合成油(BTL)、生物柴油等。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在华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令沉寂许久的氢燃料汽车又重新成为汽车产业越来越关注的技术方向。虽然氢燃料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面临问题众多,我国推广氢燃料汽车之路任重道远。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支异军,氢燃料电池汽车号称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是续驶,例如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配备了三个同型号的储氢罐,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9.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真正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受到整车制造商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环境4个维度分析了上海市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并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机遇做出了评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煤层气组份以及与天然气的异同。从煤层气的辛烷值、空燃比入手,提出了煤层气做汽车燃料的可行性,对煤层气的热值和燃料混合气的热值做了较详细的分析与说明,目的是证明煤层气可以代替汽油作为代用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