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为研究智能汽车测试工况有效性定量评价的问题,对基于行车风险场的危险度模型进行改进,改进危险度模型主要考虑不同车道正常行驶车辆应为无风险车辆,从而提出了横向安全距离因子。考虑势能场就是动能场速度为0的特殊形式,将势能场和动能场进行了统一。定义了行车环境各要素的复杂度,复杂度用来描述车辆行驶环境的复杂程度,雨雪雾等越大越复杂,传感器识别范围内的物体越多越复杂,物体体积越小越复杂,物体变化越多越不规律越复杂,提出复杂度最大值是100,最小值0,行车环境复杂度为各项要素复杂度之和。综合考虑用户工况和测试工况的复杂度与危险度覆盖率、最大值及分布情况,构建了基于危险度和复杂度的用户与测试工况关联评价模型。结合算例,对3个测试规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当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相等时,测试规程3的有效性最高,规程2次之,规程1有效性最低。当调高复杂度指标权重时,测试规程2的有效性指数最高。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测试工况有效性的定量评价,更加全面评估测试工况的有效性,指标权重分配能够影响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动力总成驾驶性评价工况选择缺乏合理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权重和改进TOPSIS法的动力总成驾驶性客观评价工况优选方法。首先,根据动力总成工作原理分析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并搭建测试与分析软硬件平台。然后,基于组合赋权思想,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变异系数法(CV)确定主客观权重,运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获得AHP-CV模型的最优权重。接着用加权马氏距离替代欧氏距离的改进逼近理想排序(TOPSIS)搭建车辆驾驶性评价工况优选模型。最后,以静态换挡工况为例进行研究,得出10个细分工况的加权指标值,并对细分工况进行综合排序。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AHP-CV-TOPSIS模型对于车辆驾驶性评价的工况选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揭示各细分工况对驾驶性评价的重要程度,为车辆驾驶性主客观评价工况选取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对危险驾驶工况场景数据的采集和复杂度评估的方法。与大型实车路试中自然驾驶数据的采集方法不同的是,本文中基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采集其报警前后数据,并将其作为危险驾驶工况数据进行研究;在分析危险驾驶工况场景数据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不同环境、交通流和车辆相关因素的危险驾驶工况场景的复杂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专家评分结果,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得到了对危险驾驶工况场景进行复杂度评价的模型与方法,可用于智能汽车的仿真测试。  相似文献   

4.
针对驾驶性评价结果不能反映用户重点加速需求和车辆开发前期无法设定车辆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的问题,采用用户调研、循环试验工况统计分析,并结合法规要求设定用户常用加速工况,将用户重点关注的加速驾驶体验需求转化为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根据对标试验结果设定用户加速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目标值,完成实车测试、优化、验证与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用户加速工况下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均达成,车辆加速响应快。  相似文献   

5.
根据汽车实际运行工况建立数据库,构建试验工况,分析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模拟汽车的中等速、加速、减速和怠速等工况的时间比例,在实验室底盘测功器上进行试验,测出等速、加速、减速及怠速等工况的燃油消耗,之后用加权平均方法评价车型的燃油经济性。结合具体车型参数,在实际行驶车辆进行跟踪测试统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一个准确的汽车...  相似文献   

6.
针对JT 711-2008标准,补充匀加速油耗评价参数;建议用综合燃料消耗量评价时,至少要同时附上等速工况、匀加速工况油耗值及权重分配表,以使用户全面知情所购车辆的油耗特性。同时,根据实际分析营运客车在各种规定车速下的满载等速燃油消耗量权重系数与实际营运的差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蒋礼  朱煦 《路基工程》2013,(6):187-190
以清平乡11条泥石流沟为依据,分析其泥石流形成条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判。选取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关联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建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对每条泥石流沟作出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泥石流危险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C-WTVC是国家对重型商用车进行油耗认证的标准工作循环,同时也是重型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测试的推荐工况。因此,C-WTVC对商用车的匹配优化及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控制逻辑开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工况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专家观点     
正李骏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说:"要加速推进'五个标准'。第一是加速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的建设;第二要加速中国智能网联核心技术的突破;第三个是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数据库建设;第四是要加速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能力建设;最后一个是要加速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国产在用客、货汽车高速运行工况统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获得了国产在用客、货汽车高速运行工况的统计模型及其分布参数估计值,为开发适应高速运输需要的客、货汽车及在用客、货汽车的性能(动力性匹配、空气动力性能、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能等)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获取用户感性需求并塑造整车形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汽车造型风格推导与评价方法。首先描述了汽车造型设计过程的领域任务,并建立了汽车造型风格推导模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对汽车造型隐性风格进行表征,步骤包括口语分析、设计主题词的提取、权重计算和设计主题词相似度的计算与聚类。接着进一步阐述了基于特征匹配的显性风格生成机制,并与改进的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显性风格进行评价。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欧洲经济委员会在2016年发布的最新版ECE R51 Rev3中新增了多工况加速行驶车外噪声(Additional Sound Emission Provisions)的测试要求和方法。其测试工况和评价方法相对于常规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要复杂和繁琐很多。文章介绍了VBOX3i RTK数采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使用该系统完成ASEP的测试。同时通过实例介绍ASEP法规的测试方法、评价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为各汽车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载荷谱典型测试工况选取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挖掘工艺参数间潜在关系,实现了工况数据分类初选,同时充分考虑了分类过程的模糊性并且避免了方案初选的主观随意性。在初选结果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测试工况选取的典型性、全面性、试验开展的经济性以及编谱数据量4个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工况,从而提高了典型测试工况选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评估选择更优的传动系统匹配方案,基于FCM聚类法及小波分析法构建代表我国典型城市道路的行驶工况,利用Cruise软件建立各传动系方案整车仿真模型。通过内置矩阵运算功能对模型参数进行组合计算,并插值拟合求出各方案最佳传动比。引入综合评价方程对各传动系匹配方案整车综合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和定量评价,与国标工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构建我国典型城市工况是必要的,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评估出综合性能更优的传动系统匹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全面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相关的政策导向、测试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对比分析了仿真测试与实车测试的特点,重点分析仿真测试的技术基础与技术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测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仿真测试评价工具链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需加速测试场景库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确定用户使用条件下车辆耐久行驶里程及对应运行工况,是开展整车可靠性设计与评价验证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以真实用户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分布拟合与优度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用户使用条件下轻型商用车年行驶里程、期望使用年限、目标行驶里程、行驶车速和载质量情况等工况分布模型,并用采集的典型用户GPS运行数据对分布模型进行验证;最后综合问卷和测试数据确定了95%用户使用度水平下车辆全寿命周期耐久行驶目标里程及其对应工况的里程比例。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设定符合中国道路特征和用户使用条件的轻型商用车耐久性与可靠性目标、制定整车目标载荷谱和试验场可靠性规范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驾驶汽车的舒适性,提出基于城市工况的模糊巡航控制方法,依据巡航控制系统原理建立模糊控制器和汽车纵向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理想安全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差值、两车速度差作为巡航控制系统的控制变量,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模糊控制器模型、车辆纵向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以一种典型城市道路工况作为仿真工况。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很好地实现了基于城市工况的安全行驶,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选取某车型后制动器总成,利用乘用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和颗粒物监测采集设备进行制动磨损颗粒物排放测试。在四种循环测试工况下进行制动磨损颗粒物的收集,并对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粒径质量分布特征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PM2.5还是PM10,NEDC循环测试工况下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最小,WLTP-Brake循环测试工况下磨损颗粒物的排放因子最大。粒径质量分布特征方面,粒径在2.5~5.0μm范围内的颗粒物质量占比较高,NEDC工况下细颗粒产生较多,在10 nm~0.1μm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质量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工况。粒径数量分布特征方面,四种工况下粒径小于0.07μm的颗粒物数量占总颗粒物排放数量的绝大多数,WLTC和WLTP-Brake循环测试工况下超过98%,NEDC和CLTC-P工况下超过了92%。  相似文献   

19.
自卸车循环工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大量自卸车用户使用情况调研和实车试验,应用数理统计和多参数统计理论,解析出自卸车行驶循环工况.利用CRUISE软件建立了自卸车整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所建自卸车行驶循环工况的载荷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0.
道路结构和交通流量对汽车实际燃料消耗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在建立典型城市道路行驶工况过程中,应该根据道路信息,选取能够代表城市交通结构及居民集体出行特征的数据采集路线,以此保证所获取的数据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与有效性。为了获取一条更具代表行的行驶工况试验路线,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路线确定方法,并以西安市为例,计算出西安市城市道路行驶工况试验路线中各等级路网长度所占权重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0.2877:0.2543:0.2725:0.1854,且满足一致性检验,实现了西安市城市行驶工况试验中各等级道路长度的定量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