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汽车废气涡轮发电是利用汽车排放的废气推动涡轮机涡轮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新的节能方法,青岛大学的张铁柱教授为此设计了一种新装置获专利一项,日本的吉田佑也曾做过此方面试验,证明废气涡轮发电量足以提供汽车运行所需电能,但国内部分学者仍持怀疑态度。为了求证汽车废气涡轮发电量的多少,是否具有可行性,需要从理论上求得涡轮机,发电机的大致功率。本文基于此目的,以东风EQ6100型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太阳能自动追踪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直流电动机、驱动器、控制单元、光敏半导体、光电检测追踪模块和视日运动轨迹追踪模块。该装置吸收了光电检测追踪模式和视日运动轨迹追踪模式这两者的长处,晴天时采用光电检测追踪模式,利用光敏二极管的A/D转换电路来判断太阳位置,配合步进电机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对阳光进行即时追踪;阴雨天时进入视日运动轨迹追踪模式,通过软件计算当时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来进行追踪。可以对直流电机转速和转动方向进行精确的控制,实现电机的启动、正转、反转等操作。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供电成本问题日益突出,为响应国家低碳、循环经济的要求,本文将自主研发的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成功应用于丽攀高速公路中,满足了隧道照明的需求,论证了影响光伏发电量的因素,得出了低倍聚光光伏发电量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5倍聚光的目的,而灰尘是影响光伏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光伏充电技术设计了一种分层可调节式太阳能电动三轮车,具有分层式自动折叠太阳能电池板结构;采用双充电、双驱动模式,综合控制器对光伏电池组进行控制,保证电动三轮车全天候行驶。相对于传统太阳能电动三轮车,该太阳能电动三轮车有太阳能电池板可调节、采光面积大、能源利用率高、续航能力强等优点,为太阳能电动车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发展政策注重节能环保,所以在建筑工艺上,光伏发电系统就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建筑节能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应用需要注重技术指标的落实,并基于不同领域应用要加强工艺的创新,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分析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并阐述了具体的应用途径,希望可以促进建筑光伏节能领域的发展,带动建筑行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经济迅速进步,人们开始在用电方面不断提高要求。然而能源紧张,让诸多的电力企业面临诸多的压力。光伏发电这类的新发电方式,若是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缓解能源紧张带来的诸多问题。要想让分布式光伏发电达到高效,就要采取适当措施,让光伏发电更加合理和科学。本文对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对如何提升光伏发电的效率提出建议,希望对光伏发电的有效应用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石家庄市槐安路高架西延工程,在光伏声屏障常规组件和彩色组件两种方案下,分别研究了离网系统与并网系统的电气系统、发电量、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等,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储能装置成本无法显著降低的条件下,光伏声屏障使用离网系统供照明用电经济上不可行;彩色组件光伏声屏障影响发电效率,同时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可行;常规组件光伏声屏障并网系统经济上可行,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4月15日总部设在上海的强生光电发布了六项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的全球前沿技术成果。其光电非晶矽薄膜电池以其巨大的成本优势,使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在近三年内接近火电成本成为可能。目前,市场上仅多见转换效率较低的二、三代小面积薄膜电池,而国际上可制造第五代薄膜电池设备的企业屈指可数。强生光电与美国第三大真空设备制造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制造全新技术的薄膜电池核心装备’并与有关科研机构及跨国公司合作开发生产配套镭射关键设备。世界领先的生产线使其薄膜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一举超过6.5%。  相似文献   

9.
<正>该车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光伏动力充电机及相关连接器组成,电池板具有高效能、高柔性的特点,当太阳能电池电力不足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充电电池。在2015北京客车展上,作为纯电动客车行业领军企业,南京金龙再次彰显出技术创新优势本色,推出了采用太阳能新能源动力的全新NJL6117BEV太阳能电动客车。该车型的正式发布不仅体现了南京金龙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发展理念的最新成果,同时,也为新能源客车乃至汽车产业的发展引领了一条大有可为的发展方向。据介绍,NJL6117BEV太阳能电动客车是在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设了太阳能动力。太阳能光伏电板装在11 m长的车顶,电板面积有15 m2。该车型  相似文献   

10.
节能减排和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是汽车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文中简要阐述了半导体温差发电的原理,提出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和冷却液水冷形成温差发电;基于Solidworks设计了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并详细介绍了该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的结构及在汽车上的布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特种车辆用电功率越来越大,特种车辆的发电装置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特种车辆传统发电装置柴油发电机存在故障点多、维护保养工作量大等缺点,本文设计一种取力发电系统,以底盘发动机作为动力,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满足驻车及行车时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12.
游有鹏 《汽车技术》1998,(4):20-21,26
介绍了一汽车汽车发动机主轴摩擦力矩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主轴驱动,微机检测两大部分。阐述了主轴驱动式、传感器设计、微机检测原理,系统抗干扰设计等。应用该系统,不仅可减轻劳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提高发动机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温差发电技术的塞贝克效应,设计了简易温差发电装置,选择Bi2Te2作为热电材料,并通过不独立控制冷端温度和独立控制冷端温度两方面出发进行试验,发现控制冷端温度能提高发电效率,该试验结论对下一步发电装置的改进及工业低品位余热废热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光伏产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契机,其中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在近些年来的普及率增长很快,应用范围已经不只局限于各种公共建筑和特殊建筑,在小户型的居民住宅建筑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传统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大多与建筑结构本身相分离,但随着光伏建筑一体化这一理念的普及,人们开始更青睐于使用可以同时满足光伏发电需求和建筑功能需求的太阳能瓦片来设计系统。本文将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技术和应用两方面的分析,希望对这种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传统自动变速箱的运行效率,基于拉威挪行星齿轮系设计了结构紧凑的新型复合功率分流装置,推导了该功率分流装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式。通过集成并匹配两电机,构成了新型电子式无极变速器,应用杠杆法对其进行结构等效简化,并对其电功率分流特性和系统传动效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两制动器的结构优化方案。建立了搭载该变速箱的混合动力系统数学方程,应用等效杠杆模型对系统的工作模式和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并利用离线仿真对结构优化前后的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案后,系统增添了发动机直驱模式和3种纯电动模式,使得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分别提升了8.6%和5.6%。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规波浪发电装置以及桥梁防撞装置的功能单一性,设计了一种集波浪发电和防撞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桥梁保护装置。该装置主体外围结构为柔性防撞系统(复合材料自适应防撞套箱),波浪发电系统承载于柔性防撞系统硬件基础上。装置将吸收的波浪能通过动力输出系统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发电。采用水动力学软件ANSYS-AQWA分析了水深20m、波高1m、波浪周期8s条件下装置的运动特点,并计算装置发电功率。结果表明:新型装置的垂荡运动幅值为0.5m,速度最大值为0.4m/s,加速度峰值为0.35m/s~2,波浪力最大值为1.74×10~6 N,平均发电功率为160.945kW,和现有振荡浮子式发电装置进行对比,在相同的截面面积下两者发电功率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7.
基于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将某款电机系统的实际工况点分为电动工况点和发电工况点,并采用Python数据处理工具分别计算电动工况点的消耗能量和发电工况点的发电能量,根据二者的能量分布,确定重点优化区间,将优化后数值带入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电动平均效率提升1%、发电平均效率提升1.58%、续驶里程提升1.3%,验证了电机系统平均效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装载机反转六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机械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某装载机反转六连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在装载机铲装作业过程中,铲斗的最大转动角度达到23.9°,经过ADAMS优化设计后,铲斗的最大转动角度降低到9°,从而提高了装载机的作业效率。结果证明基于虚拟样机模型的优化方法对于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优化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增多及日益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文章设计了一种自发电机动车车轮状态监测系统。论文分析了机动车车轮状态监测的相关参数及其作用,提出了自发电机动车车轮状态监测系统方案,并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车轮自发电装置用于给旋转状态下的车轮监测模块供电。论文简单分析了车轮状态监测相关参数的计算及获取方法,并根据自发电车轮状态监测系统方案搭建了系统硬件模型,实现了车轮状态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远程传送及接收。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线控转向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利用转子周面和端面混合工作模式的磁流变力反馈装置。提出了昆合工作模式力矩模型及其磁路与结构设计方法,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了理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与周、端面单一模式对比分析表明,在产生相同力矩的情况下,混合模式可使结构更为紧凑;而为获得尽可能大的力矩,端面积与周面积比的合理范围在2~8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对装置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混合模式力反馈装置能在质量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同等力矩要求的线控转向路感电机执行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