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铁路旅客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铁路旅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建立铁路旅客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成为提高铁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充分的调研,确定了铁路旅客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及其系统结构设计,提出该系统不仅要真正满足旅客的需要,而且也要建立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最大程度的满意服务。系统在建设中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切实创建一流服务信息系统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2.
张哲 《中国铁路》2013,(1):35-37
通过对旅客发放问卷调查,分析以广州南站为中心的武广、广深港(广深段)高速铁路及广珠城际铁路旅客需求、客流构成和旅客经济状况、出行几率与目的、所选择购票与出行方式等特点,据此提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策略,以期为旅客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SOA技术在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铁路旅客服务信息,拓宽旅客信息获取渠道,为铁路旅客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成为目前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SOA技术,对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架构设计,整合铁路与铁路周边资源,强化铁路旅客服务的辐射功能,实现铁路旅客信息服务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客票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已建成覆盖全国的超大型分布式售票网络.为了适应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体现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迫切需要研发和应用新一代客票系统.新一代客票系统将适应旅客服务、市场营销以及营运管理等方面的业务需求,采用两地三中心的集中式体系架构,基于三星型的广域网络结构,设计实现全新的功能体系.系统的建设将对发展现代化铁路售票方式,促进客运服务方式转型,加快客运营销从传统方式向电子商务的转变,加快客票系统从内部服务型向以旅客为中心的外部服务型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客运服务水平,方便旅客购票,缓解高峰期窗口售票压力,广铁集团与铁科院电子所、深圳永达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发了广铁集团电话订票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与通信集成技术,遵照铁路综合客户服务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规范化设计,实现了旅客订票自动语音流程处理、取票处理、客运信息查询等功能,为旅客提供了方便、实用、可靠的订取票手段.系统总体结构广铁集团电话订票系统以呼叫中心技术为基础,构建了多层次体系结构的语音订票系统,实现了复杂的电话实时订票业务流程处理.  相似文献   

6.
分析目前铁路客运发展趋势和旅客服务系统的要求,提出将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应用于铁路旅客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旅客服务集成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基本架构及其应用.在采用以铁路局为单位的集中管理模式下,通过系统配置,车站应具有正常和应急模式下不同的信息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7.
从运输服务竞争、铁路电子商务、铁路信息化3个角度分析了构建呼叫中心的必要性;针对铁路运输的特点,分析呼叫中心如何与铁路企业经营模式相结合,进一步提出如何构建一套有行业特色的呼叫中心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进客运服务手段,及时准确地为广大旅客提供社会化、全方位的铁路信息及出行服务,需要加快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系统实现自助语音查询、人工坐席接听、信息分析统计、管理监控,在旅客服务工作中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能够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方便旅客出行,增强铁路的亲和力,建立铁路车站面向旅客服务信息系统是一个必要的手段.系统通过多种有效的信息途径(互联网、手机、电子公告牌等)给旅客最大限度的信息需求,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铁路新线的建成及投八运营,铁路旅客运输在运输组织、满足旅客需求及信息化服务水平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既有的铁路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服务的需要.为给铁路旅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本文分析铁路客运站相关的信息服务平台及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功能特性,并针对新形势下客运站发展中对信息化服务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客运站旅客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依托京张高铁智能铁路建设,针对车站客运业务复杂、系统孤立的现状,从旅客服务、客运管理、客站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业务出发,设计了客站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简称:管控平台),阐述了管控平台的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平台功能和关键技术,并展示了实施效果.管控平台在京张高铁的实施应用,优化了京张智能客站各系统间的资源配置和总体架...  相似文献   

12.
铁路旅客运输密度的算法研究及应用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旅客运输密度是铁路旅客运输的一个重要统计指标,该指标的实现对编制客流图,进行旅客运输组织调整以及铁路线路改造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统计分析、可运用性和可实现性的角度剖析了铁路客流密度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客流密度的计算机实现算法和流程,该方法在实现时极大地减少了计算机运算次数,提高了运算效率,并在铁路客票营销统计分析系统、铁路客票地区中心级营销系统和铁道部假日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铁路客运段的现状,集成基于GSM-R的无线移动售/补票子系统、车长办公子系统、餐车管理子系统、列车GPS定位与自动语音播报子系统、列车移动视频监控子系统五大车载系统,构建客运段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在客运段建立集成平台,统一数据接口,规范客运业务,提供WEB查询服务,并对其中的两个关键子系统给出实现方案。铁路客运段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已在武汉铁路局下属客运段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旅客列车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保障旅客旅行卫生安全、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升铁路企业形象的重要环节。乌铁局疾病预防控制所在多年从事旅客列车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践中,建立起了由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达标考核、后勤保障等项内容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但体系建设、标准建设和系统间的衔接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通过分析铁路客运专线的相关收益及费用,从铁路运输企业和旅客两方面的利益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求解方法。所提出的换乘多种类别列车的疲劳恢复时间计算公式、不同消费层次选择不同类别列车的思想、列车开行数量的计算式、列车的吸流原则、确定列车类别的动态规划方法等都贴切反映了铁路客运组织和客运市场的相关规律。该方法在客运专线预可行性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求解路网规模为60个车站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仅需100s左右时间,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青连铁路是一条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和港口集疏运功能的干线铁路,速度目标值为200km/h,其旅客运输组织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既有客货混跑模式,也有别于纯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如何合理确定青连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是影响青连铁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研究结论:从旅行时间节省、能力利用均衡和动车组购置费等方面,经比较分析各种运输组织模式的适应性后,确定青连铁路性质为是以客运为主的客货混跑铁路,旅客列车采用动车组与普速旅客列车相结合的运输组织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了青连铁路的线路能力,极大满足了不同的客流需求,也兼顾了部分货物列车。  相似文献   

17.
城际铁路是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实现了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通过对比研究了广深、广珠和广佛肇等3条城际铁路线的客运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及客流成长等特征,为国内其他城市群发展城际铁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旅客对铁路客运信息查询的需求,通过采集客票、调度等铁路现有生产系统的客运实时信息,结合铁路需对外宣传、公布的信息,应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旅客开发出利用电话通过自助语音和人工服务两种方式查询所需客运信息的声讯查询服务系统,该系统已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成功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铁路科学、高效的发展与建设,铁路旅客站房也随即进入了高密度设计与投入使用时期。旅客站房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设施,为旅客的安全出行提供服务。其与城市各种交通方式接驳、换乘,客流量大、客流密集、流线复杂,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以铁路旅客车站设计为出发点,从色彩系统、引导标识系统、细部构造3个方面阐述提高旅客安全出行的可能,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措施,使旅客站房能够更为安全地服务大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通了一批高铁线路和新站,但部分高铁线路运量增长低于预期,未能实现盈利。参考国内外铁路客运站选址并结合铁路宁波站选址实例,着重从铁路客运站选址,结合站点布设、运营模式,探讨促进铁路运能效益发挥,并在规划引导、站点布局、科技应用、成本控制等方面对完善铁路客运站选址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